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006630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教材介绍一、教材整体介绍教材主要内容二年级下册共15个单元,其中有2个集中识字单元(第3、9单元)和一个开放单元(第8单元体育世界)。共27篇主体课文(集中识字单元另有3篇),读背古诗7首,自读课文15篇,听故事3篇。序单元主题主 体 课 文1好习惯不懂就问字典大楼2妈妈妈妈的爱儿子们3学识字(一)春风青蛙与蜻蜓4植树植树的季节杨树之歌一片树叶5青青的山山寨美丽的武夷山6讲信用我必须去小山羊和小灰兔7远行早发白帝城南辕北辙远行靠什么8体育世界9学识字(二)汉字一个字10动脑筋称象狮子和兔子11清清的水瀑布吃水不忘挖井人12小英雄歌唱二小放牛郎歌声江凡13快乐的生活雨后一件好事14立志

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女娲补天15夏天迷人的夏天看瓜四册自读古诗:渔歌子 (唐)张志和 P20咏柳 (唐)贺知章 P32华山 (宋)寇准 P37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P47忆江南 (唐)白居易 P79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P99小池 (宋)杨万里 P116单元主题有的的确是“主题”,有的则是题目。要根据主题单元创设的情境,创造性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单元内也可以灵活处理各项学习内容,比如“守信用”单元,我必须去练默读,学生字,课文内容可以与活动、写日记结合学习;课堂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岩石上的小蝌蚪朋友两文。二、二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

3、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2、本册认字420个。3、基本学会独立识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效的方法独立识字。4、学习音序查字法,逐渐达到能根据读音查到所需汉字。5、写字230个。6、继续练习默读,提高默读速度。7、能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能够在阅读中进行联想。8、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习不同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9、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愿意和书交朋友。10、继续学习写日记,愿意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11、关心周围事物,积极参与综合活动,热心并有创造性。三、二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提要及教学建议(一)识字及写字教学1.

4、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第三册对形声字的声旁特点做了渗透,第四册则安排以形声字声旁归类的集中识字单元,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学习独立识字。“丁丁冬冬学识字(一)”教学利用声旁识字;第4单元(P32)和第5单元(P39)教学音序查字法;第九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列出“认”、“想”、“写”、“用”四个方面的内容(P60),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要求、步骤和方法。一年级时学习的生字,基本上在口语中,字音、字义不成问题,学习的关键是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四册不少生字在书面语中,字音、字形、字义都是陌生的,学习的难点就比较多了。不要脱离语言环境教学,也不要脱离语言环境考查。

5、二年级结束时,学生的识字能力应达到以下水平:(1)认字:第四册420个,本年级共852个。 写字:第四册230个,全年级共491个。(以上仅是教材的统计)(2)基本会分析字形。不仅认识学过的部首,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能运用部首分析字形。不能总是停留在笔画、笔顺的水平,而要能大致说出一个字音、形、意的组合在一起的关系。(3)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学会音序查字法。(4)基本上掌握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2二年级下册关于学习查字典的编排设计第四册开始学习音序查字法。第二单元开始学习认识大写字母。第三单元学习在计算机键盘上认识大写字母。第四单元认识字典的音节表,翻阅查找,了解音节表的排序和特点(无

6、I、V、U)。第五单元学习音序查字法。第六单元举例说明音序查字法的作用。第七单元开始要求查字典要有速度,并提示如何使用不同的查字法:遇到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遇到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学习查字典,如果由教师来讲,极易枯燥乏味,要利用画面,引导学生读画,读画中的文字。可以像图中所画,分小组,用实物(字典),让学生自主学习。这里需要教师课前做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查字典的欲望。可以让学生边读文字,边按照文字表述尝试做一做,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起点上有新的提高。学生之间对查字典的交流直接而有效。部首查字法应当是独立认识生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活动,

7、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爱查、会查、自觉查,把查字典当作最可靠的识字方法来对待,让学生体会字典是无所不知的无声老师,把使用工具书当作最重要的阅读习惯来培养。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读正文有困难,学习查字典,刚开始时只要求会查,能找到要查的字、读准字音,只练习查字典的技能,对认字的结果不做要求。初学时不应要求速度,日后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加快速度。对于一些不要求掌握的字,比如一片树叶中“耸”“捋”等生字教材没有要求会认,教师可以用带读的办法,也就是一年级上册用过的方法进行渗透性教学。3二年级的写字要求(1)养成揣摩汉字字形的习惯。(2)开始培养经常修改错别字的习惯。(3)独立书写生字的笔画笔顺,教师不再一

8、一做指导。第四册要继续练习抄写音节,能为生字标音,在查字典时准确读出生字字音。抄写生字,原则上应该是以学生会写为准,不必布置多遍的抄写,也不必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写相同的遍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写字本。本学期要开始指导学生抄写句子,每次都有具体要求,例如提示标点要占格。复习拼音时,y和i的用法,的拼写规则,uo和o的区别等等,需要教师反复指导、练习。4关于错别字要以孩子有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纠正错别字。(1)在识字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利用汉字的特点分辨形近字的方法。比如四册P19“狼”和“狠”、“抢”和“抡”。P36 比一比,口头组成词语。幅福 飘漂 唤换 缓暖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偏旁确定字义

9、,从而能够正确用字,以便今后正确写字。(2)要教给学生如何选择查字典的方法,提出使用字典解决生字的要求,比如开始时(四册第七单元后),习作时有不会写的字自己查字典,做记号,统计数量。逐渐做到在习作中不用拼音代替生字。(3)要引导学生重视错别字问题,自己想办法预防和改正错别字,比如轮流当识字小医生、出一日一字专栏、互相出题测试等。对造句、习作的错别字,教师不要急于改正,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或互相)检查,自己修改。一次改不彻底,隔一段时间再检查,再改。要把这样做的道理向家长解释清楚,争取家长的配合。(4)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记住几个字的用法更重要。第一单元“金钥匙”提出,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坐姿端正,

10、正确握笔,少用橡皮;先看后写,按笔顺写,完整地写。一是提示态度认真,二是提出具体要求。第九单元“金钥匙”提示在写词语前先想想字的意思,避免出现错别字。(二)关于阅读阅读教学强调积累,强调整体感受,强调个性化学习。要继续培养朗读、默读的能力。利用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教学。1二年级阅读的一般要求(1)在第二册“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到三册逐步过渡到练习不用手指、不出声的默读。四册第二单元在自读时提示了线性阅读,期末要让学生基本学会默读。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不必强求所有的孩子一步到位。个别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耐心、长时间的关注、引导。(2)学会借助课

11、文插图阅读。学会读图,能看懂情节简单的多幅画面讲故事;看单幅图,能根据图中显示的各个细节了解图意,并联系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3)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习不同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愿意和书交朋友。(4)朗读和背诵要按教材要求做到正确流利,可鼓励学生多背,在阅读中多识字。古诗只要求背诵,不作分析,学生可借助插图大致理解。(5)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要在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同时,学习查找目录,树立查找资料的意识,知道书应分类。2阅读教学应把握的尺度二年级的课文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能够读下来,就可知道大意。上课能够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即可。不必逐句逐

12、段分析讲解,品词品句(讲深讲透)。学生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逐渐学会品味、体会。一篇课文的学习要保证学生有整体感知,最低标准是能够回答课后的思考题。这里保底的要求是学生能够交流讨论文后的思考题,老师可以灵活掌握,上不封顶,鼓励学生有所发展。不能将这个作为目的牵制课堂。在保证读书没有太大的生字障碍前提下,可以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通过对学生朗读和发表观点的评价,使学生达到更深一步的认识,并利用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比如选学生续编很好的句子放在课文中一起朗读,或者把学生精彩的发言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抄写等等。3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

13、课堂阅读方式和过去教材相比,本套教材的课文多了,长了。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如果老师不提琐细、死板的要求,教材选的课文,学生没有多少篇看不懂,数量也不大。所以,应当着眼于改变我们的教学。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牵扯了师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是讲得太多。有些教师习惯于条分缕析,如果不逐段提问、分析、总结、练习,就感到空落落的。二是要求不尽合理。一个人阅读文章,是不可能把每个词义、轻声、儿化韵等等都弄透彻的;同样,一个人阅读文章,他的感受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有的老师一定要教材指明,读了一篇课文,到底应该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思考题没有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好像就没有完成教学。这样的要求,既不符合

14、语文学科的特点,也不符合人们阅读文章的心理。第四册中许多课文可以练习默读,如我必须去江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等。二年级小孩可以小声口读,逐步扩大默读量。况且,课文里不少字只是渗透性学习,没有要求会认,全部强行让学生朗读,要求也不合理。课标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前提是朗读者默读、体会,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朗读”是读给自己更是读给别人听,通过自己的声音使别人与自己一同感动。朗读需要技巧。说到底,朗读更是一种表达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这与默读是不一样的。4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的设计或是为了激发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阅读,或是为了指点学生循着一定的思路找到阅读的重点,有些也是为

15、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或是进行拓展,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关注课后思考题,以此展开设计。要通过对思考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要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要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课文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课文的语言表达,又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所以学生写话与阅读密切结合,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推进的有效形式。这种练习,不都是在形式上模仿课文,有的侧重于语言,如模仿课文再写一段,如妈妈的爱;有的是激发想象,如一片树叶“小猴子再一次来到小树前,会说什么?”有的促使自己学生联想生活实际,比如看山我的路;当然,也赞赏学生把对课文的思考写下来我们说“鼓励”学生读后写,没有硬性规定的意思。因为阅读是儿童个性化的学习行为,应该鼓励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写。如果没有感受,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