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级下册介绍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3000597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三年级下册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三年级下册介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 下册 介绍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内容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是依赖于他们在地图上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的。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在本册,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2、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

3、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有研究证明,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4、,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五、教学建议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 教学内容1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具体编排如下

5、表:年 段内 容二年级下学期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三年级下学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四年级上学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编排结构如下表: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学情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

6、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单元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都真实自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四、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

7、估算习惯。五、教学建议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程序思考方法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师生的

8、需要。因此,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科普知识等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的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

9、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14课时进行教学。1、口算除法 3课时2、笔算除法 9课时3、复习检测 2课时第三单元统计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二、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

10、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三、学情分析关于“统计”,学生已经认识了1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甚至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本单元将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能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体现统计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四、单元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会

11、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会看两种统计图。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单元教学难点: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

12、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以前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2、求平均数 3课时第四单元年、月、日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

13、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四、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

14、、日和24时计时法。单元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单元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五、教学建议 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教学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

15、的时间观念。2 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一年有几个月”等问题,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3 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教师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