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999721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三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理与防护 呼吸内科感染管理制度 1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核心制度,全面开展感染监控 管理工作。 ?2、 开调展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前瞻性查与监控,开展目标 性监测。新病人入院24小内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有关 栏目。对有易感因素和侵袭性操作及时填写。确诊为医院 感染的病例,在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报告 感染办,做到不漏报、不错报。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 时,及时报感染办,并协助调查。 3、 针对本科室常见的医院感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和控制;在各种检查、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对危重病人、接受介入治疗病人及 老年病人的护理。 4、

2、认真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面对感染和疑似感染的病例,及时做病原学检查,送检率要60%。 5、 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率50%,根据病人病情和药敏试验,严格执行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制 度,分级使用合格率100%,合理使用抗生素。对特殊使用 抗菌药物要副主任以上医师签字,并进行病情分析和记录。 6、 加强治疗室。换药室、病房环境的消毒隔离工作,做好终末消毒,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诊疗器械清洗、消毒、 灭菌合格率100%。 7、 加强对传染性体液、引流液及污染物品和使用后的一次 性医疗用品无害化处理,按规定分类包装处置医疗废物。 8、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知识宣教工作。 9、 严格执行标

3、准预防,及时正确洗手,落实个人职业卫生 防护措施,加强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器械管理。10、 呼吸道传染病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多重耐药菌等特 殊病原菌感染的病人,要下隔离医嘱,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对确诊是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应及时转诊。 2011年1月17日卫生部办公厅颁发了多重耐药菌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耐碳青

4、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 (CRE)(如产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NDM-1或产 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 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 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 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1、 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高度重视多 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 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结合本机构实际工作,制订并落实多 重耐药菌感

5、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 2、 加强重点环节 管理。医疗机构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 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 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 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 实各项防控措施。3、 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 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 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

6、正确、有效 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范(WS/T313-2009)。医疗机构应当提供有效、便 捷的手卫生设施,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 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 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 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 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医疗 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 似多重耐

7、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 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1、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 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安置在同一房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 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 床旁隔离。 2、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 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 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 在每次使

8、用后擦拭消毒。3、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 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 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 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 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 生。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 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4、 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 、新

9、生儿室、血液科 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 洁、消毒。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 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 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 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 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 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 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疗机构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

10、的有关 规定,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切实落实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正确、合理地实施个体化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相关规定,避免因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细菌耐药的发生。医疗机构要建立 和完善临床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制度,定期向临床医师提供 最新的抗菌药物敏感性总结报告和趋势分析,正确指导临 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处方水平。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的建设,积极开展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 染患者或定植高危患者要进行监测,及时

11、采集有关标本送检,必要时 开展主动筛查,以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 者。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医疗机构应当加 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 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多重耐药菌 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应当及时反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临 床科室,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 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 离。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 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部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 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12、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 护理的首位工作是防范控制暴发流行,而不是被动的治疗、护理患者, 治疗病原菌而不是污染菌或定植菌,隔离病原菌而不是隔离患者,发生 病原菌传播不在患者而在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不要将患者的病原菌 带给另一例患者,切断耐药菌在医院或病室的传播。病情观察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体温:应定时测体温,如患者出现畏寒,寒战,继而高热,热型 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但是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儿可无发热, 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应考虑是否出现感染中毒,同时应通知医生,及 时处理。体温高于39摄氏度应做到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 2)呼吸:观察呼吸频率,若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减慢,提示有呼

13、吸 功能障碍可能。还可以观察呼吸节律,幅度及双侧胸廓是否对称来判 断病情变化。 3)脉搏:观察脉搏频率、节律,若脉搏细弱是病情恶化的表现 4)血压:血压定时测量,动态比较,严重者持续缺氧和 二氧化碳潴留可损害血管功能而使血压下降,血压进行性 下降应及时处理。 2、 神志观察:轻者神志无改变,重者可出现精神萎靡、 头痛、嗜睡、多汗等症状。 3、 观察有无胃肠胀气、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发现异常, 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准时记录。 4、 皮肤: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弹性等症状。 是否出现皮疹、出血点及瘀斑。 5、 关节:观察有无肿痛,活动障碍

14、或关节腔积液等情况。 一般护理 1、限制患者出病房,同时要限制陪客,减少人员出入。 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 2、鼻饲护理:在鼻饲前30分钟进行有效的吸引,清除口 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鼻饲时予抬高床头,两次鼻饲间隔 时间大于2小时,以减少误吸的发生。如果出现明显呛咳、 呼吸急促,应立即停止鼻饲,并进行吸引。进食后如有恶 心,头应偏向一侧。 3、加强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以保障营养。 4、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激素的不良反应。 专科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者指导有效咳嗽,鼓励自行咳痰,必要时遵 医嘱雾化治疗。昏迷者应定期翻身拍背,根据病情及时吸净痰液。 2.加强机械通

15、气的相关护理 3.预防隔离措施: 1)设置隔离病室时,应在门上放置隔离标识,床边放置快速干手消 毒液。 2)仪器设备应专人专用, (1)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计等一般医疗器械应专人专用。 (2)公用的器械物品(如轮椅,平车)等应在每次使用后用500mg/l有 效氯溶液消毒处理 (3)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75% 酒精进行擦拭3遍消毒。 3) 污物处理: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需放入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垃圾袋中,扎紧袋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 器盒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个人防护: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清洁和消毒工具、用品。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 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使用过的抹布和拖把必须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出现或者疑似MDR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包括及时 清洁窗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