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985710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新人教版化学一轮练出高分1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王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试剂分离方法硝酸钾(氯化钠)蒸馏水降温结晶二氧化碳(氯化氢)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乙醇(水)金属钠蒸馏学科王NaCl溶液(Na2S)AgCl过滤A. B C只有 D答案B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以通过把混合物溶于蒸馏水后降温结晶的办法除去氯化钠,正确;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应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错误;金属钠与乙醇和水都能发生反应,故错误;Na2S溶液和AgCl反应,生成Ag2S和NaCl,过滤除去Ag2S,正确。2现有三组实验: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回收碘的CCl4溶

2、液中的CCl4;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3下列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KOH溶液和Al2(SO4)3溶液B稀H2SO4和NaHCO3溶液C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DBa(OH)2溶液和NaHSO4溶液学科王答案A解析将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硫酸铝溶液中,先有沉淀而后沉淀消失;若将硫酸铝溶液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3、,先没有沉淀而后有沉淀生成。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答案D解析A项中加入过量碳酸钠,钠离子是新的杂质,不易除去;B项中加入过量硫酸钾,过量的硫酸根离子是新的杂质,不易除去;C项中加入过量硫酸钠,过量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都是新的杂质且不易除去;D项中碳酸钾可使硝酸钡生成碳酸钡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后,过量碳酸钾跟适量硝酸生成硝酸钾、CO2气体和H

4、2O,达到实验目的。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的掌握。变色硅胶含有CoCl2,无水CoCl2为蓝色,因此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其具有吸水干燥功能,A错;制备硝基苯时温度计插入水浴中控制温度

5、,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内壁或底部接触,B对;中和滴定时,容量瓶和锥形瓶洗涤后无需干燥或用溶液润洗,但滴定管和移液管洗涤后必须干燥或用待装试剂润洗后方可使用,C对;CO2、SO2的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SO2被吸收,再通入浓硫酸中,水蒸气被吸收,最后可得到干燥的CO2,D对。6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这种试剂是()ANH3H2O BNaOHCNa2CO3 DMgCO3答案D学科王解析加入NH3H2O、NaOH及Na2CO3,最后溶液中混有新杂质;溶液呈酸性,加入MgCO3后,H被消耗,溶液碱性增强,Fe3转化为

6、Fe(OH)3沉淀,杂质CO可以用盐酸除去。7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SiO2中的少量NH4Cl:在空气中充分灼烧B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浸泡,再用清水冲洗C除去CO2中混有的SO2:用NaOH溶液洗气,再干燥D除去苯中溶解的Br2: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答案C解析在空气中充分灼烧,NH4Cl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可以得到纯净的SiO2,A正确;Cu2(OH)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进入溶液,而铜不与HCl反应,可得到纯净的铜,B正确;CO2和SO2均为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错;NaOH溶液能与Br2反应生

7、成可溶于水的NaBr和NaBrO,然后分液可以得到纯净的苯,D正确。8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A用分馏的方法,可从石油中得到汽油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杂质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D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答案B解析存在大量CO2,少量CO时无法点燃,B错;Cu可以置换出AgNO3溶液中的Ag,并生成Cu(NO3)2,D对。9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提纯物质的是()答案C解析A为蒸发,分离溶液中的溶质;B为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物质;C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分离物质;D为分离气体中的杂质。学科王10如图

8、所示是实验室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实验需要收集60150 和150300 的馏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规格和名称_,仪器b、c的名称:b_,c_。(2)实验所选温度计是错误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_。(3)实验时在仪器a中加入了少量碎瓷片,其目的是_。(4)实验时在仪器b中通入冷却水,请指明冷却水的流向_。答案(1)250 mL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2)最大量程为350 的温度计(3)防止液体暴沸(4)B口进,A口出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1)实验所用的仪器a中盛放了100 mL石油,故其规格应该是250 mL,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b是冷凝管、c是锥形瓶。(2)图中所

9、用温度计的最大量程为100 ,而实验需要收集最高沸点为300 的馏分,所以应该选用最大量程大于300 的温度计,一般选用最大量程为350 的温度计。(3)在蒸馏烧瓶中加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4)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该从B口进,A口出。11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中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现有如下设计方案:(1)操作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是_、_仪器。(2)操作不用硝酸钡溶液的理由是_。(3)操作的目的是_。学科王答案(1)坩埚(或试管、蒸发皿)酒精灯(2)选用Ba(NO3)2溶液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驱赶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气体和HCl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分离

10、和提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表达的准确性。12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盐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1)操作是_;操作是_;操作是_;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2)参照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欲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需用少量的_(填“热水”或“冷水”)洗涤固体_(填“A”或“B”)。(3)在实验室常用减压的方法进行过滤,俗称抽滤,试猜想这种过滤

11、方法的优点是_。答案(1)萃取分液蒸馏玻璃棒、漏斗、烧杯(2)冷水B(3)快速过滤解析最开始加的氧化剂将Br氧化生成Br2,由加入CCl4可知,是用萃取剂萃取Br2,所以操作是萃取;将CCl4层和水层分开的过程叫做分液;利用蒸馏(操作)从溴的CCl4溶液中分离得到CCl4和液溴。由溶解度图像知,将得到的溶液进行蒸发浓缩至90 后进行结晶,再将固液不相溶的物质进行分离的操作叫过滤,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在90 时得到的固体A为MgSO4,而30 时得到的固体B为KCl,所以应用冷水洗涤固体B,才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在减压条件下进行过滤,可使过滤的速度加快。13为了除去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有的少量硫酸钠、氯化钙杂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请回答:(1)操作的名称是_。学科王(2)试剂A是_,试剂B是_,A和B都要稍过量的原因分别是_。(3)试剂C是_,加C的目的是_,为什么要调节滤液的pH?_。(4)操作得到的滤渣的成分是_。(5)最后得到的氯化钠与试样中的氯化钠质量是否相等?答案(1)过滤(2)BaCl2溶液Na2CO3溶液A除去Na2SO4杂质,B除去CaCl2杂质和过量的A(3)稀盐酸除去CO节省试剂,避免过量盐酸在蒸发时挥发出HCl,污染环境(4)BaSO4、CaCO3、BaCO3(5)不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