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985405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元集发节能管理制度规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能管理制度规范福建安溪三元集发水泥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五月目 录一、节能管理制度1二、节能目标责任制度3三、能源消费统计制度8四、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10五、能源计量管理制度11六、设备管理制度12七、节能奖惩制度13八、节能宣传和培训制度14节能管理制度规范 “十二五”时期,是本市全力推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战略,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关键时期,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加迫切,深入推进节能减碳工作面临更高要求。全市节能降耗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 10%,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2.5万吨标煤左右。一、节能管理制度(一)能

2、源管理机构及职责1.公司节能领导小组成员:组长 谢成语 副组长 伯洪、 李明旭 主要成员:毕国宏、于建设、陈华斌、李艳芳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节能的方针、政策、标准;制定本单位节能规划、目标以及完成节能目标的措施、计划;研究解决节能工作的重要问题(有工作记录);总结节能工作、表彰先进,提出鼓励先进的意见;制定下一年度节能工作计划。2.节能日常管理工作设在企管部下设的节能减排办公室,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能源消耗的统计和汇总,按规定上报公司能源统计数据;负责各部门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的统计和考核,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负责节能技改计划的落实,按计划检查进展情况。

3、3.部门节能工作小组。由车间主任及本部门有关人员等人组成,负责本部门的节能工作,制定落实公司节能工作的具体计划、组织开展各项节能活动。4.班组节能员。主要职责是及时掌握本班组重点设备运行情况,如实填写能源消耗记录,防止能源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本公司能源管理机构图如下:公司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包装车间节能小组 水泥车间节能小组 烧成车间节能小组 供料车间节能小组 部室节能小组 班组节能员班组节能员班组节能员班组节能员班组节能员二、节能目标责任制度(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建立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

4、,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并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定期公布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不断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2.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下降 10 %,2012年至2015年下降率见下表。能源消费总量到2015年控制在 90 吨标煤之内, 年均增长 5%。主要产品能耗由2012年的 155 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 110吨标煤,下降 29 %,年均下降 10 %。表1 “十二五”节能目标年度计划序号名称单位2012年年目标2013年年目标2014年年目标2015年年目标1工业总产值(现价)万元75008000825084502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

5、煤1551391251103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耗吨标煤/万元0.020.0170.0150.0134年度节能量吨标煤0.0030.0020.0025年均下降率%15%11.7%13.3%6“十二五”下降率%35表2 主要产品能耗计划表产品产量产品名称计算单位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水泥吨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煤14500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吨标煤/吨0.1450.1370.1200.095单位产品能耗下降率%5.512.420.833为了实现上述节能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下发公司各部门年度能源消耗指标和责任目标考核指标,制订完成节能责任目标的考核办法和措施,并层层进行分解;建立节能奖

6、惩制度,认真考核并建立考核记录;(附节能奖惩管理制度和节能奖惩考核记录)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建立统计台账按规定进行汇总上报;(附能源统计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定节能宣传和培训计划,节能宣传活动有计划、有布置,培训工作有考核;对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自评办法见下表,(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完成、60分以下为不及格)具体得分见表4。表3 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计分表考核指标序号考核内容分值评分标准自评得分节能目标完成(40分)1节能量40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得40分,完成目标的90%得35分、80%得30分、70%得25分、60%得20分、

7、60%以下不得分。每超额完成10%加2分,最多加6分。本指标为否决性指标,只要未达到目标值即为未完成等级。节能措施(60分)2节能工作组织和领导情况51.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研究部署企业节能工作,3分;2.设有专(兼)节能管理人员并提供工作保障,2分。3节能目标分解和落实情况101.按年度将节能目标分解到车间、班组或个人,3分;2.对节能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并建有考核记录,3分;3.实施节能奖惩考核制度并有考核记录,4分。4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技改实施情况251.主要产品能耗水平低于全市同行业20%的得10分,低于10%以下的得5分,高于同行业平均能耗水平的不得分;

8、2.安排年度节能研发专项资金和节能技改资金,4分;3.实施并完成年度节能研发项目计划和节能技改计划,4分;4.不使用落后的耗能工艺和设备,7分。5节能法律法规执行情况101.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及配套法规、市政府节能法规和规章,2分;2.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分;3.实施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定额管理制度,2分;4.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按节能设计规范和用能标准建设,2分。6节能管理工作执行情况101.对主要用能设备按规定进行节能监测,不合格指标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2分;2.配备专(兼)职能源统计人员,建立能源统计台账,按时报送能源统计报表,3分;3.依法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检定、校

9、准,2分;4.落实节能宣传和培训工作计划,2分;5.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企业年度节能工作报告,1分。小计100注:1.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以节能目标责任书确定的节能目标为准;上年度未完成的节能目标,须分摊到以后年度。三、能源消费统计制度(一)为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公司配备了燃料、电力及水的抄表人员,每月进行消耗量的统计并报给能源统计员。(二)统计员对消耗数据进行汇总和计算后,填写能源统计报表,经公司能源主管领导确认后,上报相关上级部门。(三)统计员每月对本公司能源消耗状况进行简单的动态分析,能耗变化波动较大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认真分析,及时解决查出的问题,杜绝能源浪费。(四)建立能源消耗量

10、统计表和统计台账每月进行填写。(五)外购能源如焦、原煤、汽、柴油等,应以财务结算的实际金额折算为能源量填写。(六)能源消耗台帐以公司的操作人员提供的统计台帐为准。具体情况见表4和表5(以财务统计报表为准)。表4 年度能源消耗量统计表 能源名称期初库存 购入量能源消费量期末库存合计工业生产消费其中工业中用于原材料消费非工业生产消费原煤(吨)燃料油(吨)焦炭(吨)成品油(吨)电力(万千瓦时)天然气(立方米)综合能耗(吨标煤) 注:1.综合能耗量为折标后的标准煤量; 2.表中未列出的其他能源,企业若有消耗,应如实填报在表中;3.除折标系数外,其余各栏保留两位小数;4.此表的能源消耗量应与上报统计局部

11、门的数据一致。表5能源统计台账能源名称时间班次签字底表数据本班数据原煤(千克)柴油(千克)汽油(千克)天然气(立方米)电力(千瓦时)注:1.当班应由专人负责填写,并由班长签字; 2.数字如需修改,应采用划改形式。四、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依据“节能法”的规定,企业应将能源利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科学、合理用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水平。为此,每年以产值能耗、主要产品能耗和主要设备能耗三项内容进行分析,以评价我公司能耗水平。具体见下表:表6 年工业产值能耗对比表项目上年同期本年实际完成比较 (+ )备注能源消费量(吨标煤)工业总产值(万元)产值能耗(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下降率(%)节

12、能量(吨标煤)表7 主要产品产量及能耗对比表项目上年同期本年实际完成比较(+ )备注产品产量(吨)能源消费量(吨标煤)单位产品能耗量(吨标煤/吨)节能量(吨标煤)表8 主要设备能耗对比表本年度能耗指标上年度能耗指标对比设备名称运行时间耗电量(Kwh)运行时间耗电量(Kwh)(+ -)节电量五、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根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我公司制定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办法,建立了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配备了计量管理人员。并按要求配备置了能源计量器具,以及按期进行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等制度。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见表10。表9 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序号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某车间或某主要用能设备)状态(合格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