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52974246 上传时间:2020-11-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20 届高三 5 月模拟 文科综合试题卷 本试卷共12 页,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美国学者弗兰

2、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 16 世纪至 17 世 纪中叶,凭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 7000 吨 10000 吨, “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 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 这一研究成果() A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相冲突,难以置信 B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一家之言 C依据的均是二手资料,还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 D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 25. 西周时期, 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 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防

3、止殷商旧族叛乱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6. 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为乡兵。上一级队伍经常下一级的 优秀人员而将不合格人员淘汰给下一级。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削弱地方整体实力 B整顿全国军队编制 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27. 清初洪昇的 长生殿,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婚姻纠葛。但它不同于一般人视 杨贵妃为 “祸水”,也不局限于表达改朝换代的“黍离之悲” ,而是在揭示杨、 李“占了情场, 弛了朝纲”的同时,对杨玉环追求爱情的专一给予深切同情。这说明() A追求婚姻自由成为民众共识 B文学写作创新意识有所增强 C批判封建礼教成为大势所趋 D教化百

4、姓是戏曲的主要功能 28.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 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 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 格斯认为() A.鸦片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鸦片战争失利 D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并扩大开放 29 1938 年至 1945 年,国民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从营造、入祀、公祭、日常管理到调查统 计的国家忠烈祭祀制度。普设“忠烈祠

5、” 涵盖了国民政府所认可的辛亥以来所有烈士但以抗 日烈士为主。这一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B激发国人的抗战精神、 C促进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D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 30 1952 年和 1949 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77.5% ,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145.1%, 农业总产值增长了 53.5% ,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 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 中的比重由 26.4% 上升到 35.5% 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31. 在古代雅典, 观

6、看戏剧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活动。察集于同一剧场的公民观看同样的表演, 经历同样的感受, 这样相同的经历使他们意识到他们之间滋生了一种共同的情感。这说明古 代雅典戏剧() A消弭了公民间的差别B践行了直接民主的原则 C增强了城邦的凝聚力D培养了公民的责任意识 32. 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 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 70 多个议案, 对 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 都未经国会批准, 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响战争违宪的 案件。

7、”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B各阶级之间力量对比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利益D权力机制的不断调整 33. 英国传统体育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大街小巷中斗牛、斗狗、斗鸡、足球、拳击等活动 都是寻常之事。19 世纪 30 年代起,英国议会开始颁布如虐待动物法、 城市警察法 等法律来禁止血腥暴力活动及街头巷尾聚众游戏。这一变化说明() A群众对政府政策的广泛认同 B立法是社会进步的唯一途径 C国家干预经济推动社会转型 D经济发展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34. 如表反映了以棉纺织业为先导的工业革命时期各主要国家的棉纺绽总量(单位:千枚) 表 中现象表明() A在

8、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英国棉纺工业呈持续发展状态 C各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D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 35. 法国立体画派大师乔治? 布拉克(18821963) , 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 1908 年布拉克开始通过风景画来探索自然外貌背后的几何形式,其埃斯塔克的房子 (如 图所示)便是当时的一件典型作品。在这幅画中, 房子和树木皆被简化为几何形状;景物在 画中的排列并非前后叠加,而是自上而下地推展,这样使一些物象一直达到画面的顶端。画 中的所有景物, 无论是最深远的还是最前景的,都以同样的清晰度展现于画面;以此充分表 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技

9、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视野 B浪漫主义之风影响绘画艺术 C现实主义画派开始发展盛行 D立体画派追求构图宽广无边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43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35 分。 41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 但弊病日益突出:满清入关后疯狂 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 造成钱粮亏空。1701 年,宁波府“黯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为缓和矛盾,康熙 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

10、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 年,全国 推行“摊丁入亩” ,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 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但由于放 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 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 应力, 忙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 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 它摆脱不了以往 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

11、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 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 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 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 金一项收款达 2 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 年演变成全国性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 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 方各自为政,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 义经济的兴起。 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

12、 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关于影响国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观点,大致可归为以下 几类: (1)创新说。熊彼特在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 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 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13、, 四是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五是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钻石体系说。皮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 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3)制度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 诺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竟争力的 重要性。 摘编自周子学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 对上述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因素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某一因素进行修改、补充、 否定或提出新观 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小史实准确。)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

14、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历史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明初的监察制度效仿元制设御史台、掌监察,下设殿中司和察院,洪武十五年朱 元璋撤销御使台,正式创设督察院,完成了台、察合的制度创新,“主纠察内外百官之司”。 都察院设左右都御史、副都御史和佥都御史,下设 13 道监察御史, 负责具体监察工作。监 察御史虽为都御史下属,但直接受命于皇帝,有独立进行纠举弹劾之权。明代还建立御史出 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都察院除执行监察权外, 还握有对重大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战

15、时,御史监军, 随同出征。 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和中 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专设六科给事中,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旨在加强皇帝对六部的控制。 凡六部的上奏均须交给事中审查,若有不妥, 即行驳回; 皇帝交给六部的任务也由给事中监 督按期完成。六科给事中与各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科道官虽然官秩不高,但权力很大,因 此,对科道官的选用十分严格,同时还规定, 对监官犯罪的处分比一般官吏要重。明朝历代 统治者制定并完善了监察法规,先后颁布了宪纲条例、 大明会典等。 浅论明代监察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的监察制度改革。 46 历史

16、 -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1973 年 7 月, 46 个非洲和太平洋国家提出集团对集团的谈判原则,派出统一 代表与欧洲共同体进行谈判,经过 18 个月的谈判, 欧洲共同体被迫不断作出让步。1975 年 2 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多哥首都洛 美签订贸易与经济协定。主要内容为:非、加、太 46 个国家的工业产品和绝大部分农产品 可以免税和不限量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而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向 46 国出口时不要求互惠, 只享受最惠国待遇。制订“稳定出口收入制度”,当 46 国 34 种初级产品因出口价格下跌 而遭受损失时,由欧洲共同体给予补偿。欧洲共同体 5 年内向 46 国提供 35 亿欧洲计算 单位(合 46.5 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多哥总统称,协定的签字是“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关系史上空前的事件” ,欧洲共同体执委会主席认为该协定是“20 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史上 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强调欧洲共同体愿意同发展中国家建立以经济相互依存为基础的长期 关系。 摘编自李植栴、高明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