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84469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马若青作为语文教师,我经常运用进行媒体教学,深深感到计算机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正反两面性,媒体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我看来也有它的利弊,我认为利大于弊,但是我又不敢小瞧弊,下面就我个人发表一下看法。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为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不涉及到语文,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实也同时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正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加之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所以,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就可以借助各种信息媒介提供的丰富的信息源,把课本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

2、展语文教学的空间。通过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深刻体会到计算机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不言而喻。但有时如果能把传统的教学媒介用上那会更好。下面我先从计算机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利方面说起。一、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有个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

3、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比如好多老师在讲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 ,就是把图片放到一块制成课件按照那个中轴线从南向北介绍故宫,这样做的确比教师在教室哗哗啦啦、滔滔不绝地讲要好的多,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当然不错。但是学生究竟又能了解故宫多少?尤其是阅读课文第六段找立足点和方位词时,图片只能看到外观,立足点大殿正中朱漆方台、殿顶的中央雕金蟠龙又怎能看的见,于是我在上这一课时,把图片放到课件里给学生看的同时,也把传统语文教学媒体故宫

4、建筑群沙盘模型通过大屏幕放给学生看,再讲说明文立足点什么时,学生就懂了。这样做充分发挥了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的组合,上课效果就不用说了特好。当然,我认为现代教学媒体还是优于传统教学媒体的。又如,在讲八年级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八特勒上尉的信一课,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问起巴特农神庙,竟无人知晓。于是,我从网上找到有关这一课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制成课件给同学们看,看到巴特农神庙、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等图片时,可以说下面一片尖叫,教学效果自不用说。二、 运用多媒体感知语言,培养语感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 。如何才能使

5、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

6、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光说不行,还是简单举一个我教学中的例子吧。 ,我教学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时首先从网上找到一个生活中演讲的录象带让学生边听边看,演讲者技术的确不错活脱脱一个屈原再世,学生听的特投入,演讲结束好长时间掌声仍不断,我确信课前的劳动没有白费,下面的不用说,模仿屈原的大有人在,这堂课成功了。通过运用多媒体上课

7、,学生在语感方面上了一个台阶,在此就不多举例了。三、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的激发并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激发并培养学生想象力又极其有利。在讲到纪伯伦的组歌时我让学生看了一个 flash 课文朗读,之后,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和拟人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仿照课文对一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收到很好的效果。想象

8、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驱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课堂中我很注意这一点,教学效果和成绩自我感觉很满意。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虽然方便学生学习,但是并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9、。可以说,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应用电脑,要花的时间大大超过以前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方法。因为在准备和制作软件和网上学习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电脑技术不断变化更新,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所以我常常晚上十点以后才能休息,早上六点就必须准时起床,一整天,哈欠连天,如果能上好每一节课,我将非常高兴。但现在好多老师用多媒体上课却走上了歧途。辛辛苦苦利用课外时间制成的课件却成了艺术品、动漫世界,把课也上成了地理课、政治课等其他的课,甚至上成了综艺大观。老师把多媒体当作教学主要手段,而不是辅助手段,上课成了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都是二人转,满堂歌满堂舞满堂生光电,语文课就变味道了,语文就不是语文了。所以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千万要注意,千万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综艺大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