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746241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第三单元过关检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一、单项选择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关于汉字的看法正确地是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记载工具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是人类文明的首要记载文字2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

2、的最大优点 3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http:/ 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北宋时的资治通鉴经久流传我国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 B C D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最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完整、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B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中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http:/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

3、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A B C D6.“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一古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这表明A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B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http:/ )的民族精神。A爱好和平 B勤劳勇敢 C自强不息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近年来,全国政协高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先后对闽南文化、河洛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地域文化进行调研,不断推动全国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

4、和利用,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回答9-11题。http:/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A B C D10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这主要显示了A中华文化古代辉煌的历程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1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在结束对安徽“徽文化”的考察后认为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加强对徽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和

5、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安徽在中部的崛起,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明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力量A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C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D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12、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消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A B C D13、中国古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

6、,国乃灭亡”,今有“八荣八耻”。这表明“八荣八耻”强调的是遵循古训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中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践行“八荣八耻”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A B C D1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减少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A B C D15支撑我国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事件中的精神支柱,它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它是指()A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7、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C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区域特征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17、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18、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8、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19、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

9、识A.B.C.D.20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彻底摒弃坚持辩证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先继承,后发展A BC D2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地域性22、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开始,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为公众节假日。把民族节日增设为公众节假日( ) A.有利于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 B.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C.是发展大众文化的基本要求 D.是对传统习的全面继承23、2009 年 2 月 14 日,台北故宫院长率团来到北京,与北京故宫

10、博物院商谈加强两岸文物合作交流事宜。这种文化交流( )A.说明我国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民族特征 B .体现区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C .有利于推动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 D. 有利于加深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崇尚“和”为贵尊重人的权利A B C D25、在中华文化的历程中,从殷周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各历史时期中,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二、非选择题1、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

11、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2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

12、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http:/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你认为如何弘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