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52676089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PPTX 页数:5 大小: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理论学习心得(2020年11月整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石泉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肖玉琴 摘要: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幼儿时期 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 形成就像播种应该及时一样,也有一个最佳期。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晓云先 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 是人生的格调。”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各个习惯培养关键期,帮助幼儿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教育 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 定的行为方式或行为倾

2、向。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行为习惯,如道德习惯、生活习 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 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是促 进幼儿智力、能力及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幼儿期,其自主性已开始 发展,可塑性强,是学习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时机。因此,要把握幼儿习惯 养成的关键期,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 一、从小培养,从小事抓起 幼儿园是孩子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在幼儿园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他们的一 生中至关重要,正所谓:“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 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幼儿处在生长发育期,

3、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 导。研究表明:312 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 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有些家 长,甚至有些老师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给他们订那么多制度,但孩子的某些坏 习惯一旦形成后,就会产生对抗性,新习惯要想扎根下来就困难多了,所以我们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种细节小事上、各个活动环节上,都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想 方设法运用他们能接受的形式去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如规范幼儿不丢三落四的,1,行动,就可以使幼儿养成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 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二、发挥幼

4、儿园的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善于观察 孩子们生活中的点滴,善于发现,抓住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并将教育融入孩子 一日的生活中,使得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教师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幼儿园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的身体力行更 助于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师的榜样作用胜过言语教育作用。为人师表应时 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无形中养成良好 习惯。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应做好榜样,早入园跟每个幼儿说早上好,需要幼 儿

5、帮助时,真诚的说一声请,得到帮助之后,对幼儿说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 的环境中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对幼儿与人交往能力的 教育,教师应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大方得体,使用礼貌语,尊重他人;还有 教师与同事之间的相处应融洽,使幼儿自觉养成与人和谐相处的习惯。在生活方 面,教师帮助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在给幼儿分餐前,教师用正确的 方式洗手,同时引导幼儿学习,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教师的榜样作用,比言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引导,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应贯穿于 幼儿的生活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活动、游戏中,通过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断体 验、理解和感受,逐渐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绪态度和情感模式,从而形成习惯。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幼儿园制定了幼儿一日常规,常规规定了幼儿 在一日的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幼儿时期在衣、食、 住、行、与人交往等多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要有坐姿,睡 要有睡样;饭前洗手饭后会收拾餐具;活动结束会收拾好活动用具等等。注意根 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以培养勇,2,3,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 待逆

7、反个性较强的幼儿,以综合训练方式,对其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每 个幼儿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可能会产 生不同的反应,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教师也可及时抓住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随机教育。随机教育具体、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非常适合儿童。教师 应善于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帮助幼儿逐 渐建立起行为准则,逐渐养成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等良好行为习惯。 (三)、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环境塑造孩子同样影响着孩子。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二者密 不可分。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应紧紧围

8、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题, 精心设计,大胆尝试,通过美化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环境,净化心理环境,努力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自然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从而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在室外环境创设中,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讲各种好行为、 好习惯的要求和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设计成各种好看又富于教育意义 的图片,张贴在楼道,走廊旁,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的提醒幼儿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室内环境的创设,可在教室前墙面设计一个红花墙,每个 幼儿每做一件值得表扬的事,便可奖励一朵小花,成为红花宝贝;教室图书角收 藏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图书,有时间带领幼儿一起读读故事,通过

9、故事让幼儿试 着学习那些好的行为习惯。心理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把 真诚的爱跟合理的要求结合起来,尊重幼儿的人格,循循善诱,帮助幼儿逐步形 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如在个别儿童生病时,组织其他幼儿对其进行语言的慰 问,使其体会到集体对他的关爱与温暖。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应给予认同 的评价和及时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尊和自信;面对幼儿的过失行为,教师不应 批评教育,而应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使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的改正过失, 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重视家庭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人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形 成的,家庭教

10、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 要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这就要求了父母树立正确的,4,观念,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在生活中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实 践中锻造,不要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 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愈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 成儿童的怠慢,骄横甚至无能。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谈何形成。 四、重视家园一致的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配合,会促 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在教

11、 师经常提醒与同伴的同一行动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回到家庭中完全变成了 另一副样子。有一部分家长不知道对于这么大的孩子究竟应有什么要求在家里 听之任之,也有一部分家长想要求孩子苦苦无法。因此,教师不但应在幼儿园里 注意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更应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使幼儿的良 好行为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如,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 及请家长配合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也 提出相一致的要求,使良好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坚持家园双向评估,便于家长全 面了解教育目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达到目标的情 况,“对症下药”。 总之,习

12、惯是一系列自动化的动作,是在掌握动作程序并在反复练习的基础 上逐渐形成的。特别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幼儿“自我中心化心理”所致,常会因 为方法不当而“好心办坏事”这就需要成人帮助建立必要的规则,教授一些必要 的社会交往的技能。比如:培养幼儿主动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可提出“先宾后主” “先小后大”的制度,让别人先拿玩具,如果自己想玩可同正在玩的孩子商量, 但决不能抢。成人还可用积极的口吻予以表扬、奖励或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孩子 的兴趣使孩子得到训练。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应抓住关键 期,注重方法,加强家园联系,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 使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一生的发 展打好坚实的基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