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66599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 (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结课作业专业:学号:姓名:一、什么是音乐的节奏,试着找出生活中的各种有节奏的细节,再谈谈在音乐中节奏与旋律的关系。节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音乐中的节奏概可以说是音乐的进行,这个概念包括了音乐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既有轻重缓急,也有松散与紧凑;具体些说,节奏包括节拍和速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音乐规律性的强弱交替的运动,即拍点的组合,后者是指这种律动的速率。在生活中的节奏很多,例如,均匀的脚步声、打呼声、火车行驶的咔嗒声、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声、钟表数秒、脉搏跳动、下雨时的哗哗声、蝴蝶挥动的翅膀、军人的正步等等。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它体现音乐的主要思想或全部思想,用调式关系和

2、节奏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独立的许多音的横向单声部进行。旋律是由许多音乐基本要素,如调式、节奏、节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机地结合而成。旋律在多声部音乐中,由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调音乐” 。就是说一个声部(大多为高声部)为主要旋律,其它声部都为它伴奏、衬托。有几个声部的旋律完全相同,也可能不同,并且都具有独立的作用,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进行中没有主次,谁也不愿意衬托谁,互不相让,而又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的音乐叫“复调音乐”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音乐在时间上的组织。 2、听音乐试图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3、比较中、西方音乐在表达方式、审美价值上的区别。音乐是文化的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是文化的外延。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悠久的历史活动种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和风俗的不同,它显然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西方人看世界,是采取科学的,理性的态度,是物我对立的。而中国人则全然相反,认为宇宙是个“虚”的空间,其间只有鼓动“万物”的“气”才是实在的。因此,中国人的宇宙空间意识是人在“虚、空”中,是宇宙的造化:人自在虚空中, “伏仰自得” ,尔我不分,浑化为一。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理查.斯特劳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 ,勋伯格的“异化”

4、 ,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之多。而中国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 “情”和“韵”始终贯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一切技法都包绕着“情、韵”二字。 其次审美的差异也造成东西文化差异: “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

5、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所以多讲求和谐、 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 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 。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一样是表现人的不屈精神, 命运交响曲就显得深沉而铿锵了,首先就是通过强节奏的开奏震撼人心。乐器发展的差异也造成影响: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

6、笙,唢呐多以“丝” “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追求知识,认识自然,故西方文化天然地具有一种外向性品格,表现出一种对外部世界的强烈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而注重生命,追求安乐,则自然会使中国文化具有自得、自足的内向性品格,使其具有一种收敛的、封闭性的特征。西方文化侧重知识的获得,而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条理化的,故而其心灵的结构是开放的,它有待于外部实践的检验、确证,并在这种验证之中才能确证自己的智慧和

7、力量。中国文化则不然。中国文化侧重生命享乐,而生命纯粹是个人一己之所有,享乐也只是个人感官的特权,故而其心灵结构是封闭的,它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证明,不需要第三者的认可,只要个人自己的真切感受便够了。因为这个差别,所以中国人的心灵不像西方人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支撑着、证明着,而是自己支撑自己,自己证明自己;它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自足。中国哲学始终以语录体形式著述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中国学者看来,他只要把自己所体认到的东西写出来就够了,他不需要说服读者。中国学者对读者当然也有自己的期望,但这期望不是被说服,而是能引发他们作同样的体验和感悟。中国的民族音乐绚丽多彩,是十分宝贵和丰富的

8、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力量的追求,有着深沉的音乐美,应该不断地发展传播。但它也需要更好的方法、手段去发展它,需要更多的营养去丰富它。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西乐、中西融合,以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性的新音乐文化。应该认识到,本土音乐传统的主体性就是走向未来的坚实基础,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习西方音乐是为了增加中国音乐的特色,催化中国音乐的进步,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全新的角度来研究、传播民族音乐。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应该是认真研究我国本土的民族音乐,深刻地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比如深入民间采风,寻求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所承载着的审美习性化心理以及内在神韵,如谭盾

9、所说:“当深入到民间的时候,那些直接的、朴素的碰撞会改变作曲家心中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民族的东西、传统的东西。 ”3、中国小提琴曲梁祝 。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享有盛名,请分别谈谈你对这首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梁祝是中国的一大悲剧爱情故事,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 A 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

10、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 在音色浑厚的 G 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 A 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 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

11、。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 、 “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12、。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B 徵调、4/4 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

13、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四、分析民族舞剧丝路花雨说说中国民族艺术要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丝路花雨以中国唐朝

14、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歌颂了老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父女俩的光辉艺术劳动,描写了他们的悲欢离合,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丝绸古道上一场风暴过后,敦煌画工神笔张救起了快要昏死过去的波斯商人伊努斯,而神笔张的女儿英娘却被路霸窦虎抢走。出落得美丽动人的英娘被抢走后沦为舞伎,在街头卖艺,波斯商人伊努斯为救命恩人神笔张赎回了英娘。莫高窟里,画工神笔张以女儿的舞姿为原型找绘出一幅幅壁画。市曹在壁画上看到了有着婀娜舞姿的英娘,想把英娘招进官府,占为己有。情急之下,神笔张把女儿托付给伊努斯。最

15、后,伊努斯把英娘带回波斯的路上,市曹带着同伙企图杀害他们,神笔张点燃烽火呼救,结果自己却血染大漠。然而,善恶终有果,在敦煌多国交易会上,英娘在伊努斯的帮助下借卖艺潜入会场,揭露市曹等人的罪恶,大唐节度听后一怒之下下令斩掉恶人。 这部舞剧的出彩之处非常多,首先是故事动人,现在看起来仍然像电视剧一样跌宕起伏,除了曲折的故事情节, 丝路花雨熔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新疆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它被称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五、结合影片生命因你而动听影视音乐,谈谈影视音乐的艺术特点及其表现作用。生命因你而动听主要讲诉了作曲家格兰霍兰为了完成他的

16、音乐事业,在一所中学谋到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他这么做完全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家庭生活的重担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由于自己从教经验浅薄,教学方法欠佳,女校长杰克布多次向他提出善意的批评,这更使他失去对教育学生的信心。在丈夫的工作遇到挫折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妻子在一旁耐心地劝解和宽慰他;好友体育教师比尔梅斯特也用自己从教以来的亲身经历,向霍兰证明教导学生需要无私的爱心。在霍兰的悉心培育下,原本对音乐一窍不通的白人学生葛楚凌和黑人学生路易斯鲁斯,分别学会了单簧管和大鼓这两种乐器。就在霍兰醉心于教学生活的时候,他的儿子降生了,谁知却是个先天性的失聪患儿。这一重创使霍兰对家庭的重心有所转移,消极彷徨中和漂亮的女学生露韦娜?摩根有了一段朦胧的恋情。妻子察觉到了丈夫的细微变化,但并没有点破。摩根去纽约深造后,霍兰便将全部的身心转移到了儿子和教学上,和妻子的关系也冰释前嫌。之后的 30 年间,霍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音乐素养,而且还用爱心、信任和理解赢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