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633023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龙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录音机录音带图片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 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

2、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3、。(1)课件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3)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教师过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学生自由练读。

4、2.指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3.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五、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课后小结:2、山沟的孩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4自然段。教学重点:1至5自然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教学难点: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课前准备:

5、教师:实物投影图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教学难点:感受孩子们学习的艰难以及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精神。课前准备:师: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境激情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当你还在甜蜜的梦乡里时,有这样一群孩子却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出示图片,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些山沟里的孩子,去了解他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吧!二、初读课文,巩固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得是否正

6、确。 学生指出读错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笼、钥匙”的读音。(2)通过课前预习,你学懂了哪些词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吗?(学生交流理解的词语,再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之间互相解疑,教师相机点拨)小结:刚才大家通过交流,初步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我想通过课文的学习,你会对一些词语有进一步的理解。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桌说一说,指名说)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几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你认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四、精读课文,品读感悟1、读了课文,山沟的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请你画出相关的词

7、句,想想孩子们的样子和心情,批注自己的感受。然后读一读感受深的语句。3、同桌交流感受深的语句。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下面的句子朗读、体会:(1)“天还没有亮,山沟沟是黑的。”(2)“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由黑变红了。”(3)“孩子们从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4)“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汪汪叫。天黑洞洞的。”5、引导质疑:山沟的孩子们上学实在是太苦了,可他们却不怕这些艰难困苦,总是那么乐观,对学习那么热爱。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可能提出:到底是什么激励着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呢?他们这么努

8、力地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些疑问。五、课后小结,布置作业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熟练背诵14段。课后小结: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凯旋”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

9、面。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卓”“盔”等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凯旋”等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卓”“盔”等生字,正确读写“执行、维护、凯旋”等词语。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鸟语花香、阳光明媚的环境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然而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甚至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点什么? (整理学生发言得

10、出: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个中国孩子他在呼吁什么呢? 2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些字音容易读错的,需要提醒小伙伴的。(卓、执、驻) 再来看看字形,你有没有要提醒小伙伴的。(牺、凯) 生带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3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1)标出自然段序号,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提示:第1自然段:书信开头。称呼并问候加利先生。第2自然段:正文部分。写“我”失去亲人后的巨大悲哀。第3自然段:写了爸爸的征

11、衣,爸爸仿佛在呼唤着和平。第4自然段:写爸爸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第5、6、7自然段:指出现在世界不和平的原因,呼吁救救孩子们。第8自然段:书信结尾) 2)课文讲了几个部分内容。 (提示:讲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书信开头。第二部分:正文部分。第三部分:书信结尾) 4.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这个中国孩子是谁?(雷利) 他把信写给谁?(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在信中发出了怎样的呼吁?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出雷利发出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三、板书: 要和平,不要战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2.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

12、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学习14自然段 。导语:那么,雷利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吁?请同学们自由读读14自然段。 1谁来说说,雷利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吁?(因为他爸爸是因战争而牺牲的。) 2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继续默读14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语句,并加以批注。(生默读) 1)一名卓越的观察员。(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

13、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2)一个深爱家人的好丈夫、好爸爸。(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3)一个出色的人才。(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 谁能用儿子那种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大家都为雷利有这样一位出色、勇敢的父亲而自豪,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话。(生齐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些体现爸爸优秀的语句,读出儿子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3.爸爸这么出色,这么深爱家人,正当雷利手捧鲜花,迎接爸爸时,谁也没有想到会发

14、生这样的事。(师朗读第三自然段) 此时的雷利看着爸爸的遗体,他想说些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指名答) 带着这种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哪些句子让你最感动。(生谈感受,师点评) 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和平) 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世界需要和平,我们的生活需要和平,我们的家园更需要和平。同学们,从这三个和平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渴望和平的程度)那你们能用朗读的方式读出爸爸这种渴望和平的强烈感情吗?自己在下面练练。(自由读指名读生评师评齐读师生互读) 战争就这样无情地夺去了爸爸的生命,所以雷利发出了这样的呼吁(师指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学习第58自然段 。1.雷利发出这样的呼吁仅仅是为了缅怀自己的父亲吗?默读这封信的5、6两段。(不是,是因为“世界并不太平,依然硝烟弥漫”) 2.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1)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1945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民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留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2)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