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2612149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民族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19八上马山月考)小明用一台旧洗衣机洗衣服,通电使用时,由于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他采取的措施是把洗衣间的房门关上,他是通过哪种途径减小噪声的( )A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 .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上述三种途径均采用2.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湖中倒影 B . 水“断”筷子 C . 民歌节夜晚的灯光 D . 镜中的陶罐 3.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所示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

2、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 (2019八上马山月考)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直线传播B . 光的色散C . 光的反射D . 小孔成像5. (2019八上马山月考)小佳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的图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 A . 21:10B . 10:21C . 10:51D . 12

3、:016. (2019八上马山月考)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时,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 . 先液化而后汽化B . 先升华而后蒸发C . 先液化而后升华D . 先凝华而后升华7.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 . 响度B . 音色C . 音调D . 频率8. (2019八上马山月考)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4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A . B . C . D . 9.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5所示是某物质熔

4、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C . 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10. (2019八上马山月考)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6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 1B . 2C . 3D . 411.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 .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

5、离变小D .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12.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7所示是常见的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示意图,现要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正确的是( ) A . 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 . 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凸透镜矫正C . 近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D . 远视眼的示意图,需配戴凹透镜矫正13. (2019八上马山月考)小明上学过程中,先骑车以2m/s的速度行驶了600m,然后停了2分钟,接着以5 m/s的速度走了400m到校,请问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 2m/sB . 5m/sC . 3m/sD . 2.5m/s14. (2018深圳)

6、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A . 大于20cmB . 等于10cmC . 小于10cmD . 在10cm与20cm之间15. (2019八上马山月考)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 . 透镜成的是虚像C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D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16. (2019八上马山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火焰的位置如图9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个清晰地像,则( ) A .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7、照相机C . 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D . 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更大的实像二、填空题:17. (2019八上马山月考)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18. (2019八上马山月考)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影像,是由于粗糙的屏幕发生了光的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此时反射角_入射角(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不同。19. (2019八上马山月考)

8、在SARS病毒肆意地侵害人类的时候,各单位、住户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还常用_灯来灭菌,另外,个别科研部门在与非典的斗争中研制出了多种非接触式快速(不超0.5s)测量体温的仪器,它们是利用_测温的。(两空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20.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10所示,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如果摄像头的焦距为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能形成_(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21.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11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

9、光屏应向M点的_测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22.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度数为_,MN的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三、作图与简答题题:23. (2019八上马山月考)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4. (2019八上马山月考)将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 25. (2019八上马山月

10、考)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实施人工降雨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四、实验题:26. (2019八上马山月考)如图15所示,是小郭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实验中,把平面镜放于水平桌面上,纸板应_于平面镜(选填“平行”或“垂直”)。(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

11、(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规律。(3)如图15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由此可知:_。(4)如图15甲所示,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若让一束光沿FO射入,我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反射,这说明了_。(5)如图15乙所示,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_。27. (2019八上马山月考)小汪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

12、B,一前一后竖立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16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3)点燃竖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汪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4)改进实验后,移动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5)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 12.0 12.0 等大第二次 15.0 15.0 等

13、大 实验表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8. (2019八上马山月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方移动(选填“上”或“下”)。(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

14、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五、计算题:29. (2019八上马山月考)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冰 3230空气(15) 340 铜 3750煤油(25) 1324 铝 5000水(常温) 1500 铁 5200(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一条)?(2)在一根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分别听到由金属管和空气传过来的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多长?(此时气温约为15)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0. (2017八上南宁月考)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列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