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611462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高考真题专题十(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2015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分定律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孟德尔指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他不支持融合遗传,A错误;孟德尔指出,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2、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而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四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每对等位基因可产生三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子代基因型可以产生333381种,C错误;同理,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每对等位基因可以产生两种不同的基因型,所以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答案D2.(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

3、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孟德尔分离定律的验证,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3.(2013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与发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

4、界的统一性B.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解析本题考查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推理判断能力。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正确;标志重捕法解决了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取样方法上的难题,B错误;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艾弗里的实验才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孟德尔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

5、的传递,具有普遍性,D错误。答案A4.(2011海南卷,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解析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分离。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双亲杂交

6、的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F1自交产生的F2代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故C正确。答案C考点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2013山东卷,6)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解析本题考查自交、自由交配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基本概念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题目中提到四种交配方

7、式逐一分析。杂合子连续自交:Fn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n,图中曲线符合,连续自交得到的Fn中纯合子比例为1(1/2)n,Fn1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1,二者之间差值是(1/2)n,C错误;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选择,各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故D中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杂合子的随机交配: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继续随机交配不受干扰,A和a的基因频率不改变,Aa的基因型频率也保持定值,曲线I符合小麦的此种交配方式,D中关于曲线I的描述正确;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亲本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自交一次并淘汰隐性个体后,

8、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第二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5,即0.4,第三次自交并淘汰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9,所以曲线为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B正确;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基因型为Aa的亲本随机交配一次(可视为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淘汰掉隐性个体后,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再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并淘汰掉隐性个体,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产生子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曲线符合,A正确。答案C2.(2012安徽理综,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

9、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 D.1/8解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依题意,rr个体在开花前全部死亡,说明其不具有繁殖能力。在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RRRr4/94/911。可求出产生r配子的概率为1/4.故后代中感病植株rr占1/41/41/16。答案B3.(2011上海卷,30)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纯合子 杂合子WW 红色

10、ww 纯白色 WsWs 红条白花 WpWp 红斑白花W与任一等位基因 红色 Wp与Ws、w 红斑白花 Wsw 红条白花A.3种,211 B.4种,1111C.2种,11 D.2种,31解析分析表格可知: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为:WWPWsw,则WPWs与Wsw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分别为:WpWs(红斑白花),WPw(红斑白花),WsWs(红条白花),Wsw(红条白花),所以其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应为:2种、11,故C正确。答案C4.(2015安徽卷,31).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

11、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或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

12、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LC,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CCBbCLCBbCLCL121,其中Bb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2;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2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bCLC所占比例为。(2)由于CL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基因

13、;由于CLC没有死亡,而CLCL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CL是隐性基因。(3)根据题意,由于缺失一个碱基,为基因突变,从而引起mRNA相应位置出现终止密码,进而使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可能会产生ZZ或WW型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其中WW胚胎致死,所以只剩下ZZ型的后代,所以都为雄性。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6(2)显性隐性(3)提前终止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4) 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

14、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5.(2015天津卷,9)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试验编号播种方式植株密度(106株/公顷)A品种 B品种白粉病感染程度条锈病感染程度单位面积产量单播40单播20混播22单播04单播02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据表回答:(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判断依据是_。(2)设计、两组试验,可探究_。(3)、三组相比,第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的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