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611453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5-9课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彩卡、剪刀等材料工具。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 1、启发谈话,我这里有个小礼物要送人,直接送不美观,怎么样才能即好看又能体现出尊重呢,展示实物和盒子,交流互动。 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二、发展阶段1、了解包装的重要性(结合课件) 漂亮的包装,更能突出礼品的珍贵,充分表达主人的深厚情谊,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比如: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2、:欣赏形式多样、包装精美的礼品 (1)图

2、案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2)排列方法,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图案设计方法创作(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及单独纹样等)。3、讲解示范设计过程:我们用简单的图案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变成一张美丽的包装纸。(1) 设计造型(2) 画出花纹(3) 修饰添加(4)包装完成4、学习要求:用废旧盒子或纸袋,进行美化与包装。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设计一组包装。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指导解决。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有关的知识点,稳定巩固。二、继续完成纸盒的包装,强调注意事项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尺寸尽量做到恰到好处。2、胶水使用要干净,粘合处

3、整齐。3、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4、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四、讲评作业互评自评师生评相结合,教师再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五、课后反思: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不同质感和色彩、不同材质的材料都应用了起来。大家通过动手制作,设计包装出精致可爱的“小礼物”,同时加深了对图案纹样的理解表现,体会到纹样包装巧妙的运用到生活中妙的

4、乐趣。六、板书设计 快乐刮画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2、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3、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课前准备:师生:课件、范画、牙签、刮画纸等材料工具。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展示几幅刮画作品让学生欣赏,观察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讨论交流)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二、发展阶段1、了解刮画的特点(课件

5、)(1)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刮画,又名刮蜡、刮美卡。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方式。除了用竹笔在刮画纸上进行绘画创作以外,我们还可以配合其它工具进行作画,丰富画面效果。如:牙签、用完水的水笔圆珠笔、竹筷、回形针等等。尖的用来画细线条,更好地表现细节;扁平的有一定宽度的工具可以用来画粗犷的线条或者是面。 (2)刮画纸是一种双层艺术类纸品,上层主要为黑色,下层为单色或迷彩色,刮去上层的黑色便露出下面的彩色,色彩靓丽,对比强烈,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深得小朋友的喜爱。刮画不适合反复修改,可以锻炼孩子果断的作画习惯。2、欣赏刮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大家

6、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3、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1)构图布局(2)画出形状(3)刮出画面4、学习要求: 用刮画的形式创作一个景物、人物、动物等形象,确定点线面的处理方法。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自己最好的想象力,巧妙的利用好刮画纸的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刮画知识点,并展示部分学生未完成的作业,讲解分析。二、深入探究,继续尝试刮画练习。 1、向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大胆尝试,遵守纪律。 2、可以尝试分组合作的方式,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继续

7、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2、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3、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四、讲评作业各组学生挑选一张喜欢的作品研究:作品中有哪些不同的线条?应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来表现?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自评互评师生评。五、收拾与整理六、课后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这种动力是必不可少的。快乐刮画一课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欣赏各种各样的刮画作品,把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诱发起来,在创作的时候,可以用钉子、牙签等在纸上刮出意想不到的画面,在尝试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七、板书设计无笔画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不用

8、画笔,利用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吹法等制作方法来创作图案。2、在制作图案中,发现肌理,认识肌理,创造肌理,从而获得无笔画的经验。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现无笔画的乐趣,体验肌理产生的美感,激发对美的追求欲望。教学重点:各种图案制作技法的掌握。教学难点:颜色搭配与色彩浓度的掌握。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水彩色、纸等材料工具。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展示几幅五笔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体会其特有的作画方式。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二、发展阶段1、了解无笔画的特点(课件)无笔画是一种特别的绘画表现形式,其画面不是采用画笔直接进行绘制,而是借用对印、喷洒、渍染、吸附等途径,再结合一定的技巧

9、来得到画面形象和色彩效果的。这种表现形式制作方法简单,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效果丰富多彩。2、欣赏生活中和对印作品中的各种纹理(云纹、水纹、木纹、石纹、印纹等),认识和体味大自然中这些物体的形态所具有的抽象、朦胧、变幻莫测、别具韵味的美感。 3、欣赏美术作品青山绿水 秋色浸染 木纹水纹4、示范讲解制作方法:把纸张对折,在其中一半用水彩、水粉颜料(可以调糨糊、加墨水)随意涂画。可以采用多种涂色方法(涂色、刷色、洒色、滴色),让色彩在底板上具有自然生动的渗化效果。趁颜色未干时,把另外一半纸紧贴在画面上轻轻压印。揭开纸张,形与色就被转印到另外一半纸上。使画面形态自然生动,纹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具有抽象的

10、趣味性。(1)对折纸(2)涂色(3)挤压对印(4)修饰整理5学习要求:用水彩色对印的方法制作一幅抽象画或装饰画。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强调水分和色彩的协调,色彩搭配和谐美观。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有关知识点,稳定巩固,展示部分学生的作业并讲评。二、拓展思维,了解不同的无笔画技法排水法、对印法、粘贴法、喷刷法、化水法、吹法、刮画、 拓印法。在制作无笔画的过程中,不用画笔,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三、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无笔画法,继续练习,教师巡视。四、收拾与整理五、课后反思六、板书设计:鸟语花香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工具

11、材料常识,欣赏名作,感受写意花鸟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2、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及技巧,尝试在宣纸上进行创作练习,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3、使学生理解中国画借物抒情的笔墨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画用笔墨的方法,表现花鸟的笔墨趣味。教学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技法,理解笔墨情趣。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笔、墨等材料工具。课堂教学:一、引导阶段1、播放鸟鸣的声音,结合展示美丽的花卉和鸟儿的图片,感受花鸟的美丽。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二、发展阶段1、了解中国画的特点(课件)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它是

12、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2、中国画的分类:(1)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2) 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3)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4)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3、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及用法:笔、墨、纸、砚笔法:中锋,测锋,逆锋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4、欣赏名家的作品的笔墨趣味(1)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2)吴冠中

13、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5、示范演示中国画的画法:(1)构图布局(2)勾画大体形(3)细部刻画(4)整理完成6、学习要求:试着用中国画的形式临摹或创作一幅花鸟画。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有关中国画的知识点及技法,检查工具材料的准备。二、学生继续进行中国画练习,教师巡视。 1、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2、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3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

14、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三、讲评作业,自评互评或师生评展示学生作业,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鼓励大胆创意的同学,增强学习信心。四、收拾与整理五、课后反思:六、板书设计: 诗情画意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课前准备:师生:课件、图片、纸、墨等材料工具。课堂教学: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1、启发谈话,回忆咏鹅的诗句,激发学生回忆古诗描绘的诗义,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情景。2、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二、发展阶段1、课件展示静夜思感受其诗情画意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就会常常用李白的静夜思来表达思乡的心情,这首诗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启发学生想象各种不同的情景)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常见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引导观察表现的特点及手法。3、课件出示图片,以听一听,找一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找出相配对的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