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590957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题集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填空题 1、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他们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 2、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的一个女性全身的大部分骨骼化石,是目前所知最为完整的一具南方古猿化石。她身高约1米左右,距今约为340万年,她被称为“露茜”。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随着脑力劳动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人形成。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石器,最初的石器只是简单打制的砍砸器。 5

2、、希腊神话中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是男子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反映,即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历史现象。二、问答题1、现代人类划分为哪三个人种?各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P2 答: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黑种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南的地区。黄种人分布在东亚及美洲。2、原始农业的出现有何意义? 答:答案详见教材第3页方框。3、原始社会中男子是怎样取代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的? 答:答案详见教材第5页方框。4、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

3、 答:妇女在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受到高度的尊敬,生产资料归氏族所有,男女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5、父系氏族社会有何特点? 答:氏族以男子的血缘为纽带组成。父亲开始支配子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开始产生。第2课 亚非文明古国一、填空题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 2、埃及古王国时期,国王开始修建金字塔形的巨大陵墓,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有近50层楼房高。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

4、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历史上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公元前 15世纪后,从中亚南下的雅利安人陆续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古代印度城邦遗址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存在于约公元前2300前1750年。 5、从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它把社会成员按地位

5、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不能平起平坐,不许互通婚姻、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人所从事的职业。 6、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二、问答题1、古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 答:答案详见教材第8页方框。2、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P9 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做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叙述古印度种姓制度情况?P10 答:从公元前1500年到前600年的吠陀时代,古

6、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它把社会成员按地位的高低,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不能平起平坐,不许互通婚姻,下一等级的人不得从事上一等级人所从事的职业。三、课后习题解答材料分析:1、都是要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2、看作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第3课 欧洲文明的起源一、填空题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岸,位于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从这里兴起。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城邦,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雅

7、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阿卡提半岛上,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进行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城邦的最高权利机关。此外还建立了陪审法庭,陪审员由公民通过抽签担任,参与社审案,打破了贵族垄断司法的积弊。伯利克里当政时(公元前444前429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伯利克里当政时的雅典是地中海的霸主、希腊最繁荣的城邦,也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由两名执政官掌握行政权力,协议处理政事。执政官每年改选,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公元前73年,罗马

8、爆发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给奴隶主贵族以沉重打击。这次起义是欧洲古代社会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他还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二、问答题1、什么是“布匿战争”?P16 答:指罗马和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称“布匿战争”。2、罗马的扩张战争带来什么影响?(“布匿战争”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有何影响?)P16 答:罗马的扩张战争,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展,同时也预伏着种种危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第4课 中古亚欧文明一、填空题

9、 1、公元1世纪前后,日本列岛出现许多奴隶制小国。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7世纪初改称天皇。 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3、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仍定都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它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起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掌握实权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次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11世纪前后,西欧各国的农

10、业和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意大利和法国南部发展最快,重要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5、西欧的封建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封建主掌握着城市的权力。1112世纪,西欧到处发生城市反对封建主、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法国琅城人民经过斗争取得了公社自治。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及其控制的城郊农村,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向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7个多星期后,君士坦丁堡陷落。土耳其素丹放纵士兵烧杀抢劫三天。奥斯曼土耳其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改称为伊斯坦布尔。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

11、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7、800年,查理由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皇帝,历史上称其为查理曼(即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叫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这三部分后来发展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封建国家。二、名词解释采邑制:查理马特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分封给中小贵族,接受采邑者必须宣誓效忠,并承担自备马匹、武器应召出征的义务。丕平献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矮子”丕平在罗马教皇支持下,夺得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送给教皇。从此,教皇拥有大片土地,这就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三 、问答题1、11世纪前

12、后西欧重要的城市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兴起的?P21 答:11世纪前后,西欧各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意大利和法国南部发展最快,重要的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兴起原因详见教材第21页小字。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一、填空题 1、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希波战争后,希腊的雅典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希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3、布匿战争后

13、,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2世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罗马不仅将地中海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还同北欧、印度、中国有了交往。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10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阿拉伯帝国曾征服中亚一带,阿拉伯人吸取了印度10个识字的计数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5、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威尼斯出发,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他在中国生活了10多年,回到欧洲后,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想像,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二、问答题1、叙述马拉松赛

14、跑的由来。 答案详见教材第25页小字。第6课 世界三大宗教一、填空题 1、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在这种情况下,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2、公元前3世纪中叶,印度摩揭陀国的国王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3、公元1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等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基督

15、教的经典是圣经。 4、公元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1054年,基督教正式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被称为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之中心的东部教会被称为东正教。 5、7世纪初,顺应统一要求,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号召人们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他的说教被后人编成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麦加城内的克尔白古庙内有一块黑色的陨石,被阿拉伯人视为神物。穆罕默德改克尔白古庙为清真寺,作为穆斯林朝圣之地。从此,麦加成为阿拉伯的宗教中心。 6、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二、课后习题解答知识巩固:设计表格比较三大宗教宗教名称创立者创立时间经典产生地区佛教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金刚经印度半岛基督教耶稣公元1世纪圣经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伊斯兰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