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2571198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汇报材料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某乡镇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汇报材料 xx镇共有18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总人口4.58万人,耕地面积6.1万亩。近阶段,我镇精心部署、创新举措、强力推进,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突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推动。成立了以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的垃圾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了xx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方案、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主干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与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任务与目标,将垃圾治理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突出宣传发动,强化分类处理。通过会议、宣传栏、

2、培训、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群众环卫意识。建立了垃圾治理工作微信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度整改。举办农村保洁员培训班6期,组织脱贫攻坚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村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农户门前三包责任书1万余份,制作宣传栏160个,书写标语2000余条,形成了垃圾治理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强化示范带动。以县乡主干道、河道、集镇、学校、村部周边、村庄道路为重点区域,集中清理生活垃圾,整治乡镇集镇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牛皮癣广告等,打造了余庄、罗庄、xx、金庄、路庄等一批村容整洁、生态秀美的示范村,带动效果明显。 目前我们所处的余庄村辖7个自然村,3530人,全村保洁员15

3、人,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市场化运作,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第三方治理,农村垃圾经户分类入桶、保洁员负责收集至垃圾收运点,由新安洁公司装运至县垃圾填埋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以上,初步实现了乡村四美。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我镇18个行政村都按照卫生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人员,建立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全面负责各村生活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确保垃圾处理日常工作落实到位。目前新安洁在岗保洁员有187人,公益性岗位保洁员76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协助配合新安洁公司的基础上,设立垃圾治理专项奖补资金20万元,确保垃圾处理日常运转。近年来,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00万元,

4、共建环保公厕19所,发放户用垃圾桶8000多个、配分类垃圾箱160个、大型垃圾转运车辆1辆、小型垃圾转运车辆40辆,洒水车一辆,购买公共场所健身器材45套,种植风景树20000余棵,全镇农村垃圾治理得到极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庭院整洁、沟渠净化、道路亮化、村庄美化”的环境卫生良好局面。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各村都制订了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评比制度、保洁员职责、保洁员管理办法、卫生管理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五是突出部门联动,强化工作合力。将23个相关职能部门全部列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求部门严格履职,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操作规程,形成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近期迎接全省农

5、村垃圾治理观摩会期间,全镇沿线共拆除旱厕56处、险房36户、“六改一增”21户、出动钩机40余辆次、人工1000余人次,清理建筑生活垃圾600吨、清理杂草40余亩,实现了预期目标。 六是突出督查考核,强化长效管理。组建了专项督查组,严格实行“一月一调度、每季一督查一通报、年终一考评”的督查考核制度,考评排名,全镇通报。对先进村进行奖励,对落后村就行处罚,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村,支部书记将被约谈,并在大会上作表态性发言。近期对沿途的五个村实行“一天一督查一通报”,当天通报督查动态,对照整治清单逐项销号,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跟踪问效。 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镇将责任在肩、不辱使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务求实效,强力推进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真正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带动乡村四美。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