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52556947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分析[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课件上的案例老师课件上的案例 一位母亲,与女儿关系日益紧张,她感觉和女儿越来越无法沟通。女儿高三,很聪明,只要努力就 会考出很好的成绩,但是,她平时经常看电视、上网,我看着很着急,我说她,她却说“我有打算,你该 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时偏要说”。 在孩子上初三时,发生过一件事:数学老师要她去老师家 补课,因为女儿的数学成绩不错,而且住的又比较远,就没有去,可从这以后,老师总是挑她的毛病,于 是她向妈妈述说,希望妈妈能找老师评理,可妈妈没有去,并告诉她:“你各方面努力做好,老师就不会 再批评你了”。至此,女儿认为妈妈软弱,不关心她。结果,女儿数学成绩下降,中考没能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时,女儿

2、得知同桌的母亲对孩子关怀备至,心里更是不平衡,回家后经常找碴和妈妈争吵。有时候她 明明考了 80 分,却偏偏告诉妈妈自己不及格,并说”你不用把我想的太好,也不用把我想的太坏” 。 妈 妈说“只要你生活没有遗憾,就是妈妈最大的满足”; 女儿说:“遗憾早就有了,现在说什么还有什么用? 晚了,已经来不及了” 试请你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帮助这位母亲? 原因: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 建议:首先,妈妈要摆脱“无法沟通”的观念,要将女儿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在表达方式上应采 用平和舒缓的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对女儿的关怀、理解以及对女儿所受的心疼表达出来, 采用各 种灵活轻松的方式与

3、孩子沟通 1. 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我们在听一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报告时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而在有急事等公交时却 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觉得过得非常慢,这是为什么?其原因是:(1)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与性质是影响知 觉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 件发生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一个报告,如果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人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快。(2)个体的兴趣和情绪也是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 东西以及能引起积极情绪体验的东西,

4、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相反,对厌恶的东 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出现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 的高估。在有急事等公交车时却觉得时间过得非常慢,就是这个原因。 2. 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我们在看电影时,为什么眨眼和眼动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记忆 系统由三个成分,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感觉刺激的瞬间映像,其保持时 间不超过一秒或两秒。虽然信息的感觉记忆中保存的时间很短,但却很有用。我们看电影时,眨眼很眼动 的时间不影响我们知觉的连续性,

5、就是因为我们有感觉记忆在起作用。 3.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人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非常熟悉的事物,用时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可过一会时间以后,却又 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突然想起来了。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为什么?从心理学上讲,遗忘可以分两种: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 临时性遗忘,这是一种假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重现叫永久遗忘,这是真遗忘。平时我们非常熟悉的事物 在一个特定时刻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过一会以后却又突然想起来了,这种现象就是一种临时性遗忘也称为 假遗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干扰或紧张,过了一会,当紧张被解

6、除或干扰被排除后,回忆或再认 自然也就顺利实现了。 4. 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当被问到钥匙的用途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想不到钥匙还可以做导线等其他一些用 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是怎样解释的途。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是怎样解释的?在心理学中,上述心理现象被称为功能固着。即人们习惯性 地赋予某种物体以某些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其他功能的一种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 品的一种习惯用途后,就很难堪出它的其它用途。因为钥匙最惯常的用途就是开锁,所以人们看到钥匙时 最先想到的是它能开锁,而不易想起它的其它功能。 5.

7、有些有关狼孩或者猪孩的报道,当小孩出生后,被狼或野猪等刁走,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等他们被有些有关狼孩或者猪孩的报道,当小孩出生后,被狼或野猪等刁走,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等他们被 解救出来以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比正常环境综长大的同龄孩子低得多。请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解救出来以后,发现他们的智商比正常环境综长大的同龄孩子低得多。请从心理学上分析这种现象。心理 学研究证明,影响智商发展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不仅遗传是影响智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学校 教育以及实践都是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 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在不同的家庭中,父母对

8、孩子的期望、丰富的舰艇刺激、母亲的抚爱等都会 促进儿童早期智力的发展。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通过知 识和技能的传授影响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 形成起来的。遗传因素为智力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然的物质基础。先天就有脑缺陷的儿童,他就不可 能有超常的智力。先天的遗传只是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到家庭环境、学 校环境以及实践的影响。狼孩或猪孩又正常德遗传因素,他们具有智力正常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但他们脱 离人类社会以后,在狼群或野猪群中长大,失去了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实践环境影响,得不

9、到家庭的 关爱和社会生活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参与实践,所以他们的智力发展就要受到严重的阻碍,当他 们被解救出来以后,智商会远远低于正常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6.我国古代医书我国古代医书内经内经中就有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的记载。请用心理学知识分 析这一现象。析这一现象。答题要点:(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 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2)情绪的左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有助 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

10、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烂、偏 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积极而正常德情绪体验尸保持 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 7.小娟生性柔弱,又在一个宠爱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当有一天老师因为它做事磨蹭而批评她后,小娟无小娟生性柔弱,又在一个宠爱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当有一天老师因为它做事磨蹭而批评她后,小娟无 法接受,哭了很久,并不愿上学。请分析小娟的人格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小娟这种人格类型学法接受,哭了很久,并不愿上学。请分析小娟的人格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小娟这种人格类型学 生的教育意义。生的教育意义。答题要点:1 人格特征分析。小娟的人格属于抑郁

11、质,这种气质类型的特征表现为天 性脆弱,心里敏感度高,易多愁善感,小心眼儿,畏惧退缩,行为缓慢等。2 人格影响因素分析。气 质类型体现小娟人格发展的先天因素,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她的宠爱也会强化她性情脆弱的特点,自身 做事迟缓使得老师批评了她,进而诱发了她多愁善感的负面情绪,产生了回避学校的退缩行为。3 教 育策略。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把握每种类型学生的人格差异,使用针对性教育措施。如小娟生性 脆弱,小心眼儿,老师注意批评方式要婉转,最好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其次,要培养小娟做事 麻利意志坚强乐观人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再次,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帮助小娟发 扬其人格优

12、势,克服其不足。 8某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表现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紧张、头发某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表现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紧张、头发 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请分析这位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请分析这位 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哪些心理障碍?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这位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 焦虑。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1)改变错误

13、认识: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 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的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 抑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 源的影响。不少学生是因为脑子里存在一些对考试不正确的认知,如“一次考试决定人生的命运”、“考不好 无法对自己的父母交待”,而增加了对考试的畏惧感,一种解决办法是帮助学生澄清这些不正确的认知, 可以帮助他们把焦虑的具体原因写下来,然后一条一条地分析、辩驳、推翻、重塑正确的考试观。(2) 调整竞技状态:帮助学生认真做好考前复习,指导学生注意科学用脑,养成良好的

14、作息习惯,劳逸结合, 避免题海战术,疲劳轰炸(3)掌握考试方法: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由易到难,切忌死绞难 题,合理分配时间等。(4)调控紧张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 (积极地暗示自己“我对自己有信心”、“我会成功”、“我很轻松”等),焦虑转移法(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轻 松的活动,转移注意力),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利用对抗条件反射的原理,在放松的基础上,循序 渐进,使神经过敏反应逐步减弱,直至消除),模拟训练法(实际模拟考试情绪,让学生切身体会)等等。 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时总是听一会,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 一

15、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有听到前面的而 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该认真听讲, 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又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1:请首先分析该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有哪些? 2:分析这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3: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将会采取哪些措施,运用哪些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分析 分析:分析:1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 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

16、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 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平时他很少受到教 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方法 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 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 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 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