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52549178 上传时间:2020-11-2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3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方剂汇总[参照](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寒论方剂汇总伤寒论方剂汇总 计量考:1 斤=250 克 两=15.625 克 升=200 毫升 合=20 毫升 撮=2 克 1 铢=0.7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1 分=4 克 蜀椒 1 升=50 克 葶苈子 1 升=60 克 吴茱 萸 1 升=50 克 五味子 1 升=50 克 半夏 1 升=130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中者=15 克 乌 头小者=3 克大者 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

2、.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 一合。 10.甘草干姜汤: 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 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 附方: 潜阳封髓丹

3、: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 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 二两(如鸡子大) 。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 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 石膏一斤,知母

4、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一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 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大黄二两,枳实四两,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N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n5#y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 的 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 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 3g

5、(一钱)计算” 。 伤寒论讲义 “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 60 - 80 ml 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 、 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 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 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 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 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 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 248 g(一两合 15 .5 g),新莽时期每斤 238 g(一两为 14 .875

6、 g),东汉每斤合 220 g(一两为 13 .75 g)。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 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 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 1 斤250g,汉代的 1 两15.625g,约等于 15g。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_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

7、治疗量,如 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 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 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 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 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 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 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 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 10g ,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

8、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 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 是:10g、6g、4g 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 方的用量。 ”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 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 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 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 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 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

9、,半 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 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 135 g,甘 草 90 g 大枣 36 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 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 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 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 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

10、余,以助药力, 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 三服。换算成今天的 g,其中柴胡 125 g,黄芩 45g,人参 45 g ,半夏 50g,甘草 45 g,生 姜 45 g,总量 355g,加大枣 12 枚,用水 2400 ml,先煮取 1200 ml,去渣,煎至 600 ml,每服 200 ml。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

11、柴胡 24 g,黄芩 9g,人参 9 g ,半夏 9g,甘草 9g,生 姜 9 g,总量 69g,加大枣 4 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 4 枚?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 伤寒 金匮均 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 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 16 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 31.25 克,去掉尾数,则为 30 克。鸡子 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 50 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 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

12、,我曾就 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 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EPs ?中国中医药论坛 - 中国中医药论坛Pdy. 请问各位高手在临床上应用经方时,剂量如何掌握? 名医张仲景临证用药中,对药物的煎煮及服药方法非常重视,现就伤寒论中仲景药物 煎煮及服药特点窥析如下。 药煎煮方法据情各异 1.先煎:如麻黄汤的“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 。葛根汤的“以 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 ”栀子豉汤的“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 豉” 。 2.后下:如大承气汤的“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

13、去滓,内芒硝,更 上微火一两沸。 ”一般规律是从药物质地出发,先煮质厚味难析出之厚朴、枳实,后纳味易析 出之大黄,再纳易溶之芒硝。为充分发挥药效,认为有些药不宜久煎,如气味芳香之品,有些 则宜久煎,如矿物类。 3.加清酒水煎:如炙甘草汤的“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 。药用清酒煎煮,可 增强疏通经络利血脉的作用。 4.浸渍而不煎: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以麻黄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或不 煎煮,而以麻沸汤(滚开的沸水)浸泡,少顷绞汁即饮,是取其气,薄其味,使之利于清上部无形 邪热,而不在泻下里实之法。 5.去滓再煎,如和解剂中小柴胡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14、升 温服一升” 。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且有和解少阳枢机之功,它如大柴胡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和剂的煎煮法亦如此。 药物的不同服法 仲景从病势、病性、患者体质强弱等不同情况出发提出许多服药之法,如: 1.桂枝五法:其一啜热粥,益汗源,助药力;其二温覆加被以助发汗;其三中病即止,不 必尽剂;其四小促其间,缩短服药时间,以维持药物体内浓度;其五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可谓集服药法之大全。 2.得吐者,止后服。如栀子豉汤类的“得吐者,止后服”,即服药后正气得伸张,驱邪外 出故作吐。 3.得快利止后服。如大陷胸汤的“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体现出仲景治病时时顾 护胃气

15、,护养正气,祛邪而不伤正的预防思想。 4.以白饮和服。如五苓散的“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即药后多饮水,以 使出汗,共奏化气利水、通里达表之功。 5.顿服。如干姜附子汤的“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中附子生用,取其破阴 回阳之力更强,一次顿服,使药力集中,回阳效果迅速。 ” 6.服药次数随证变化。如黄连汤的“昼三夜二服” ;桂枝汤的“半日许,令三服尽。若 病重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等等。 作者体会以上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药物煎法、服法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体会,以 便更好地在临证中应用。 古今方剂用药剂量求真 古今名医方剂中,用药剂量颇具特色,其间蕴义深刻,疗效卓著。分

16、析其处方用药,各药 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君药大可至数两,数倍于常规剂量,佐使药却可小至几分。通常 是药味少而用量精当,力专效宏。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量变则方变法亦变,治病 亦变。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煎服药法乃为因人之强弱、因病之轻重而调节 用药量的重要途径,故而有仲景与东垣等不厌其详的煎服药法。中医处方用药不应乱填剂 量,使治病失去法度而疗效不佳。 中医两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以阴阳五 为基础的辩证施治、理法方药较为完态的科学理论 体系。业医者以之为准绳用于病,而实际效果较之理论是相差甚远,今医尤甚。纵览古今, 各大医家及名间名医治病效果则远在芸芸众医之上。究其因,其超人之处多在处方用药上, 尤以用药剂量之妙不可言。余就读中医大学时,老师们来以授方剂中用药剂量之机括,多 次询问也含糊其词不得而知,所学的常规剂量屋安全保守量,以后用此常规剂量于临床, 多难获得显著疗效。故而查览古今医名方,深思穷究,明解从医十余年之疑惑,乃有所心 得,验之临床,确有其效。深知,为医者当精思熟虑,追根究底,方为不致误人之真医。 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