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52517565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大学现代文化品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论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 创(理工学院, 414006)摘 要 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塑造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逻辑起点集中表现为大学所肩负的文化传承、生产与原创使命。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先进文化,其文化品格主要由时代精神、科学精神、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构成。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塑造需要坚持自由探究的科学精神,弘扬人文教育传统,重视“全人教育”, 尊重大学基本的学术权与管理权。关键词 大学 文化 品格 塑造现代大学作为一种以独特的文化精神影响社会并引领社会进步的社会组织,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经过长期的文化

2、积淀形成的具有现代风貌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品性与风格,是大学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富于批评等精神因素的整合,是大学通过其文化构建所折射出的在的价值观和精神意志。大学的文化品格反映的是大学群体成员特有的文化和生活状态,是大学通过文化的生产与原创并化社会先进文化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体系,是体现这种价值和规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的文化品格以其潜在的规性支配着群体每个成员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最富渗透力的力量对群体每个成员产生重要影响,它滋养着一代代学人的人格理想,成为大学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大学将文化传统和时代使命熔铸于一体,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捍卫者,又是现代先进文化的生产与探索者,在现

3、代社会的“文化场”中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传承、生产精神文化,研究、实践高深学问,整合、提升社会价值,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为社会设立一个精神价值尺度。大学的文化品格辐射到社会中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同时,社会先进文化的塑造与形成又为大学的发展构建适宜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涵,在发展中超越,在超越中创造。一 、塑造现代大学文化品格的逻辑起点现代大学应该塑造怎样的文化品格?我们认为,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符合其部逻辑和自身学术运动规律的本质属性,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

4、实践中形成的反映这一本质属性的大学理念与行为方式,而这一切集中表现为大学所肩负的文化与精神使命。 大学为什么能够存在发展,并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克拉克克尔曾经指出: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它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方面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服务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在现代社会里,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大学通过独特文化品格的塑造,使自己成为公认的科学与人文精神的中心,成为为社会树立知识标准和思想标准的圣地。由此,通过文化的传承、生产与原创来塑造大学独特文化品格,便

5、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教育从一开始就作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存在。尽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阶级会有不尽相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然而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大学教育对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手段、工具及载体,同时将各种载体上的文化信息转移到人这一活生生的载体上,使受教育者成为“有文化的人”而实现的。大学在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选择功能。现代社会的广为开放和信息的高度流通,使文化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主流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也有非主流文化、先锋文化、异质文化,有文化精华,也有文化糟粕。大学面临着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甚至对峙的状态。

6、大学对文化的选择要求教育面向世界,对多样化的文化兼容并蓄,对各种文化持大度包容的态度,从而达到文化的融合、交流与互相促进。文化的选择必须对繁茂芜杂的文化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主体的选择能力。大学教育根据一定的目的,对文化进行甄别、筛选、扬弃,大学实际起着文化采集器和过滤器的作用。大学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通过教育价值观、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容来选择文化;通过教学方法、教育过程来选择文化;通过校园环境来选择文化。如果说文化的传递和继承是大学文化品格形成的基石,那么文化的生产则是大学文化品格形成的关键。大学作为高深文化的中心和高级文

7、化人才的荟萃之地,具有很高的文化“势能”。大学信息灵通,师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往往最能得风气之先,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补、整合从而创造新的精神产品中扮演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师和学生是文化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优秀文化的承载者,高深学问的代言人。当然,他们更是思想者,他们追求真理、探索未知,在探求、反思和批判中创造新的精神文化。在当代中国,大学在社会转型、全面开放的深刻变革之中,将担负起越来越多的创造精神文化的重任。大学不仅不断以新的精神文化为大学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还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大学学者们在锻造和批判

8、社会生活的同时,把各种精神产品投放到社会,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容。大学将生产出的精神文化传递给社会,以新风尚、新观念影响人的精神面貌,实现其深层的、久远的价值引导。大学的这种精神文化产品,一种表现形式是以物化的形式为载体,如书、画等,其文化生产的意义不在于这些物化形式本身,而是体现在它们所含的精神容上。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依附于精神文化生产行为,以人的活动作为自己的物化载体和表现手段,如艺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最重要的文化职能体现在文化的原创,文化的原创是大学独特的文化品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大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正是为了探索和发展高深学问,才有了“教

9、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学问的行会组织”这一最初意义上的大学。以发现新知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创新、开拓逐渐成为大学文化品格的重要的特征。大学这种“创新开拓”,既要体现“原”,又要体现“创”,要体现出问题的原发性、过程的创新性、结论的独特性等特点。文化的原创强调自主性,以自由自觉作为“本性与灵魂”。文化的原创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活动,必须积极发挥个体的创造才能,充分而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识倾向。这一过程是文化生产者抒发自我情感,表达理想,阐述自我对世界、人生的体验与追求,并通过外显的方式进行自我关照和价值确立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的原创是在开放体系下以创造性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的过程。大学不仅是推

10、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而且它是认知未知、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大学以创造性的实践引导着社会前进。不断进行创造性实践是大学实现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提高学术水平、实现文化原创的基本保证。作为高度的知识密集和智慧卓越的高校,原创精神的发扬和原创文化的出现正是其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原创要求大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实践要以社会的需要为情怀,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所给予的一切为动力,以对真理的关爱为至上,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资本,以对社会的贡献为满足,以高度的责任感竭力为社会和自身进步进行独特的创造。二、 现代大

11、学文化品格的构成大学既是一种物化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大学的文化品格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价值体系的精华,是大学文化在精神的呈现,是大学创造性的灵魂,是大学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从广义上讲,大学文化是包括大学精神、大学环境、大学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整个大学教育;从狭义上讲,大学文化主要是指大学精神,强调大学师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它是大学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仅通过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而且已经化为大学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文化品格成为大学存在与发展的精髓与灵魂。大学的文化品格是时代的客观本质、发展趋势和社会

12、崇高思想情感、精神境界的体现,大学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融汇着多种先进文化。我们认为,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主要由时代精神、科学精神、精神、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构成。 大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创造者和引领者。时代精神是时代风貌中最根本、最深刻的因素,代表和反映着所处时代的中心主题及其历史使命,对大学文化品格的形成具有时代方向性意义。构建大学文化品格需要大学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大学的理念来不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致力于铸造新的时代精神。大学文化品格应该承载和铸造怎样的时代精神呢?同志曾提炼和概括了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效的精神,淡

13、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五种精神,是最能体现时代风和最具时代价值的崇高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中凝炼和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观念体系,它既包括知识层面的文化精神,又包括观念层面的文化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主要包括实事、尊重规律的严谨态度,独立思考、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对真理的信仰和对未知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公正、创新等原则的严格遵循。科学精神既为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又为我们提供了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力量,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大学的科学精神关怀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致力于从人类的文明中提炼出更丰富

14、的精神涵。大学是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学人才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中所形成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通过教育、感染而化为一代代学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形成他们的科学理性精神、科学追求精神和科学道德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生命,也是大学文化品格形成的关键。“永恒的真理如果不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赋予新的意义,就既不是真理,也不是永恒的了。”大学应该通过长期的创新实践给学生以真正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教给学生以理性与善于应用理性的力量。实践证明,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精神是大学文化品格的生命表征。大学的精神主要表现为大学追求校园与社会进步的精神。

15、大学的精神在学术上,强调在真理面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术问题上的平等关系,教师享有学术自由,同时学生也享有学术自由,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要求,必须赋予学生自由表达学术见解的权利,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扼杀学生的学术自由。在管理上,表现为健全管理机制。大学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效,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实行管理,监督。大学的管理,就是教职工依照国家法律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参加本单位的事务管理,参加本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对行政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评价乃至推荐。“教授治校”实行学术权力约束是治校的重要措施。以往学术权威只对学科建设负责

16、,对办学行为的制约也只是通过学科建设来体现。坚持学术权力的约束,就是从权力的主体要求上限制行政权力,从权力的运行要求上约束行政权力的运行,从权力的来源要求上赋予学术权力更多的正式组织权力;就是要求管理者注重知识的权威性和学科建设的规律性,使“行政导向”与“学术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大学的精神还表现为大学以自身行为方式追求创造一个的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人文精神是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的呈现,是大学文化品格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的价值与存在为核,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的价值信念和思想态度,它特别关注人生意义,关注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体而言,大学的人文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容: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坚持理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