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52517387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次分析Matlab数学建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界围得到重视。它的应用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样的。不妨用假期旅游为例:假如有3个旅游胜地A、B、C供你选择,你会根据诸如景色、费用和居住、饮食、旅途条件等一些准则去反复比

2、较这3个候选地点首先,你会确定这些准则在你的心目中各占多大比重,如果你经济宽绰、醉心旅游,自然分别看重景色条件,而平素俭朴或手头拮据的人则会优先考虑费用,中老年旅游者还会对居住、饮食等条件寄以较大关注。其次,你会就每一个准则将3个地点进行对比,譬如A景色最好,B次之;B费用最低,C次之;C居住等条件较好等等。最后,你要将这两个层次的比较判断进行综合,在A、B、C中确定哪个作为最佳地点。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

3、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造成对比较阵。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

4、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层次分析法的优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

5、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例1 购物模型某一个顾客选购电视机时,对市场正在出售的四种电视机考虑了八项准则作为评估依据,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下:例2 选拔干部模型对三个干部候选人y1、y2 、y3,按选拔干部的五个标准:品德、才能、资历、年龄和群众关系,构成如下层次分析模型: 假设有三个干部候选人y1、y2 、y3,按选拔干部的五个标准:品德,才能,资历,年龄和群众关系,构成如下层次分析模型Image:选拔干部层次分析模型.gif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比较第 i 个元素与第 j 个元素相对上一层某个因素的重要性时,使用数量化的相对权重aij来描述。设共有 n 个元素

6、参与比较,则称为成对比较矩阵。成对比较矩阵中aij的取值可参考 Satty 的提议,按下述标度进行赋值。aij在 1-9 及其倒数中间取值。aij = 1,元素 i 与元素 j 对上一层次因素的重要性相同;aij = 3,元素 i 比元素 j 略重要;aij = 5,元素 i 比元素 j 重要;aij = 7, 元素 i 比元素 j 重要得多;aij = 9,元素 i 比元素 j 的极其重要;aij = 2n,n=1,2,3,4,元素 i 与 j 的重要性介于aij = 2n 1与aij = 2n + 1之间;,n=1,2,.,9, 当且仅当aji=n。成对比较矩阵的特点:。(备注:当i=j时

7、候,aij = 1)对例 2, 选拔干部考虑5个条件:品德x1,才能x2,资历x3,年龄x4,群众关系x5。某决策人用成对比较法,得到成对比较阵如下:a14 = 5 表示品德与年龄重要性之比为 5,即决策人认为品德比年龄重要。作一致性检验从理论上分析得到:如果A是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应该有但实际上在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时要求满足上述众多等式是不可能的。因此退而要求成对比较矩阵有一定的一致性,即可以允许成对比较矩阵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由分析可知,对完全一致的成对比较矩阵,其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等于该矩阵的维数。对成对比较矩阵 的一致性要求,转化为要求: 的绝对值最大的特征值和该矩阵的维数相差不

8、大。检验成对比较矩阵A一致性的步骤如下:计算衡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 A (n1 阶方阵)不一致程度的指标CI:RI是这样得到的:对于固定的n,随机构造成对比较阵A, 其中aij是从1,2,9,1/2,1/3,1/9中随机抽取的. 这样的A是不一致的, 取充分大的子样得到A的最大特征值的平均值n123456789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注解:从有关资料查出检验成对比较矩阵 A 一致性的标准RI:RI称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它只与矩阵阶数 n 有关。按下面公式计算成对比较阵 A 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CR:。判断方法如下: 当CR Y1 Y2比较后可得:候选人y3

9、是第一干部人选。层次分析法的用途举例例如,某人准备选购一台电冰箱,他对市场上的6种不同类型的电冰箱进行了解后,在决定买那一款式时,往往不是直接拿电冰箱整体进行比较,因为存在许多不可比的因素,而是选取一些中间指标进行考察。例如电冰箱的容量、制冷级别、价格、型号、耗电量、外界信誉、售后服务等。然后再考虑各种型号冰箱在上述各中间标准下的优劣排序。借助这种排序,最终作出选购决策。在决策时,由于6种电冰箱对于每个中间标准的优劣排序一般是不一致的,因此,决策者首先要对这7个标准的重要度作一个估计,给出一种排序,然后把6种冰箱分别对每一个标准的排序权重找出来,最后把这些信息数据综合,得到针对总目标即购买电冰

10、箱的排序权重。有了这个权重向量,决策就很容易了。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程序运用AHP法进行决策时,需要经历以下4个步骤:1、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4、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5、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则:1、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2、注意相比较元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层次分析法应用实例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对各指标之间进行两两对比之后,然后按9分位比率排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优劣顺序,依次构造出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关于判断矩阵权重计算的方法有两种,即几何平均法(根法)和规列平均法(和法)。(1)几何平均法(根法)计算判断矩阵A各行各个元素mi的乘积;计算mi的n次方根;对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该向量即为所求权重向量。(2)规列平均法(和法)计算判断矩阵A各行各个元素mi的和;将A的各行元素的和进行归一化;该向量即为所求权重向量。计算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