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52503034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校共育,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实现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以下是分享的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校联合读懂孩子,共同实现有效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共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成绩不好还不让说,这些抱怨反映出家长面临难以读懂孩子、难以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困境。为了能够读懂孩子,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双方需联合起来做出以下

2、努力: 一、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 家长和教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学特长、请家教,家长付出了不少,可却让很多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天天教育,有些学生却越发逆反。这时,就需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帮助孩子进步。 有一次,我正在给高一学生上物理课,有位学生坐在座位上睡着了,还没等我去叫醒她,她却突然歪倒了,书撒了一地。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我当时认为这孩子也许不舒服,就连忙过去把她扶起来,又帮她把课本捡起来,并问她:没有什么事吧?她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没事!一周后的一节课上,我又发现她在玩手机,就走过去轻轻地碰了碰她,她吓了一跳,赶紧把手机藏了起来。下课后我把她

3、单独叫出来,问她:我去告诉你班主任,还是你自己去向班主任坦白?她选择了自己去,虽然我不确定她会不会去,但我还是想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第二天,她依然在教室里,不难推断她没有去找班主任,因为按照规定她是要回家反省一周的。我就假装不知道,但愿她这次能改过。谁知两天后,她在我的课上又玩起了手机,我很生气地说:你太让我失望了!这次我直接把事情告诉了班主任。一周后,她回来了,很懂事地对我说:老师,通过这次反省,我认识到受处罚是因为我自己做错了事情,这是应该的,我以后会改正错误,好好学习的。 从那以后孩子上课特别认真,我就让她当了我的副课代表,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也快速上升,从最初的倒数几名,蹿升到了二十几

4、名。成长不能跨越,人生不能剪辑,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学生接受爱、理解爱、转化爱都需要时间。成长没有浪费时间之说,也只有时间能让孩子成长。遵从孩子成长的时间表,等待,等待,有一天一定会春暖花开。 从家长角度看,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建立亲密平等的亲子关系,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儿时需要的是玩伴,进入中学时代初、高中后需要的是密友,而不是凡事都按自己意志来左右孩子的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长辈。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需要我们像对待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他,尊重他。首先,尊重孩子必须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比如在家庭做出重大决策时,开个家庭会议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打成一片,共同学习、游戏、活动;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

5、等。其次,要关注孩子关注的东西,喜他所喜,悲他所悲,让他觉得你们有共同语言,够哥们,可信赖,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快乐和悲伤。再次,要善于倾听。茶余饭后,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和你交谈,即使他认识片面甚或错误也不要立即否定他,要保持高度的倾听热情,等他讲完再选准时机慢慢引导,让孩子觉得你是知心老爸、知心老妈,从而愉悦地接受你的观点。 二、做孩子精神的引领者 生活中,孩子会对家长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什么就买什么,时间久了,孩子会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心,更谈不上感恩。那封爸:钱。儿的三字信着实令人心酸。物质丰盈、精神苍白可能会成为这一代青少年的致命伤。许多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能体会父母的艰

6、难反而更看重自己虚荣心的满足,对父母提出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班主任极力争取来的困难补助、助学金被拿来请客吃饭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老师、父母亲甚至对自己的生命,表现出冷漠甚至仇视的态度,他们在造成对人对己的伤害的同时,内心深处也承受着青春期的痛苦与孤独。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应当有选择性地延迟满足,关键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这样的教育润物无声却效果显著。第一,家长要告诫孩子要有自己的立足的根本,父母的业绩和荣誉不应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根基,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做法不可效仿。要让孩子明白,人存在的价值,不在于财产的富有与知识的渊博,更在于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丰富。第二,

7、要培养孩子正直、真诚、负责、上进的品质,引导孩子树立高远的精神追求,不是通过空讲大道理,而是以生活细节为教育契机,以身作则,循循善诱。第三,要随时寻找话题,多和孩子交流沟通思想,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发展动向,适时加以引导。第四,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以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 三、做孩子成长的呵护者 孩子的成长不是朝夕可成的,它需要家长、老师长期的呵护和坚持。教师要耐心、细心地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像园丁一样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道工序:深耕、浅埋、播种、育苗。教师要用心给学生编织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营造一种向上、温馨、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于无声处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

8、第一,要信任孩子。孩子犯了错,不要简单粗暴地呵斥,而是耐心听听孩子的解释,询问犯错的原因,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孩子的感受,共商纠正之法,相信孩子能变好。第二,要赏识孩子。孩子成绩暂时不理想,不要指责批评甚或拳脚相加,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问题,中学生打架、跳楼、弑母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家长们要引以为鉴。换个视角去欣赏孩子,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相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第三,要激励孩子不断超越。孩子进步了要及时鼓励,还要让他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引导孩子不断超越自我,再创佳绩。 读懂了孩子,再因材施教,家长、教师的教育期望才会转变为孩子自觉主动的追求,这样的教育是有效教育,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1.山东临沂第三中学 2.山东省临沂兰山区工贸开发区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