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2478571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基础知识1. (2019五上官渡期末)看拼音。写词语,把字写正确、写规范。 qn l hu hung ln du dng zh_ _ _ _2. (2019五上官渡期末)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读音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1)间(jin)隔 镜匣(ji)冠(gun)军 石榴(liu)_(2)凛(ln)冽 龟(gu)裂馈(ku)赠 木框(kung)_(3)窥(ku)视 勤恳(kn) 嫉(j)妒蓑(su)毛_(4)抵(d)御 珊瑚(h)平衡(hng) 任(rn)丘_3. (2019五上官渡期末)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

2、别字,把它找出来。(1)忘却爱慕 不记其数 千真万确_(2)吩咐防碍 诗情画意 亭台楼阁_(3)隐蔽酬谢 摄氏度 一只半解_(4)允诺喉咙 应接不暇 夜幕降临_4. (2019五上官渡期末)给“裁”选择正确的义项,在横线上填上序号。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从整体中去掉;拉制、抑止;文章的体制,格式;衡量,判断,独裁_裁判员_ 剪裁_ 别出心裁_二、语言积累5. (2019五上官渡期末)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1)红日初升,_。河出伏流,_。(2)夫君子之行,_,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3)随着课文我们知道了“四时景物皆有趣,动静结合互衬托”,如:“竹喧归浣女,_”“月落

3、乌啼霜满天,_”“_,桃花流水鳜鱼肥。”(4)在清少纳言笔下,春天最美是_;夏天最美是_;秋天最美是_;冬天最美是_。6. (2019五上官渡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B .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女神等。C . 示儿和长相思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D . 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回读,能提高阅读的速度。7. (2019五上官渡期末)下面下划线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祖国建国70周年,大家继往开来迎接明天,B . 小马驹一会吃青草,一会去河边喝水,好悠然自得呀!C . 敌人想方设法地破坏地道,真

4、是神机妙算呀!D . 故事“完璧归赵”展现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三、阅读8. (2019五上官渡期末)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小题。_ 宋濂(lin)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内容充实,还有很高的艺术功底,当时的学者曾称赞他“当今文章第一”。 宋濂从幼年起,就十分热爱读书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书,然后把借来的书抄写后再按期归还给别人,由于他守信用,人家很愿意借书给他,使他能够博览群书。 20多岁后,宋濂读书更加勤奋了。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于是他步行一百多里路,去向名师请教他请教的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厉宋濂在向他请教时,每次都十分恭

5、恭敬敬地提出疑问,并躬着身子侧耳倾听。他虚心求教,跟着这位老师学到很多知识。 有一天宋濂出门访师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天。这时他就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顶着寒风冒雪去访师。等他好不容易赶到客店里,四肢都冻僵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怕苦,坚持向老师请教。 宋濂由于家境贫苦_少年求学很艰辛_粗茶淡饭是他的一日三餐_破旧棉衣是他的唯一御寒之物_沟边污水是他解渴良饮这一切他都毫不在意,他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满身珠光宝气,但他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求学读书上。就这样,经过长期刻苦努力,宋濂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1)在短文第自然段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一

6、项是(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2)这篇短文属于( )的文章。A . 介绍景物B . 写人记事C . 说明道理(3)短文主要讲了_,体现了_(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描写,作用是_。(5)关于短文的写作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事情发展顺序B . 地点转换顺序C . 空间顺序(6)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一项是( )。A . 严厉的老师B . 宋濂访师求学C . 贫苦的宋涨(7)请结合短文和本学期的课文,给同学提2条与读书有关的建议。9. (2019五上官渡期末)阅读理解中国刺绣 刺绣,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

7、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起源很早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已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三国吴王孙权使赵夫人,绣山川地势军阵图,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卢眉娘绣法华经七卷,绣于尺绢之上,因刺绣闻名,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有名的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刺绣在我国的历史已有二三千年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震绣”。至周代,有“绣绩共职”的记载。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绣品,水平都很高,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它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

8、之一。 刺绣按照材料又可分为丝绣、羽毛绣和发绣,明清时封建王朝的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如: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陇绣、湘绣、蜀绣,号称“五大名绣”,此外还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在原始社会,人们用纹身、纹面来进行装饰。自从有了麻布、毛纺织品、丝织品,有了衣服,开始在衣服、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上刺绣图腾和各式纹样。(1)短文从“什么是刺绣、_、_、_和_”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刺绣。

9、(2)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虞舜之时,已有刺绣。B . 刺绣只可以用于衣服装饰。C . 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盛行用刺绣作书画,饰件等。D . 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4)请仿照第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一种我国的其他民间传统技艺。10. (2019五上官渡期末)看懂公交线路图材料一:现在,我们提倡绿色出行。所以需要我们看懂公交线路图,才能正确的乘坐公交车出行,下面我教一教大家:首先看箭头指示方向就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若要反方向而行,则去马略对面公交站台;其次要看自己要去的地方要坐哪一路公交车,

10、然后可以了解一下时间、车票、首末发车时间的信息;现在多数公交车是无人售票,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或公交卡;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公交公司的APP或导航系统查询自己所乘车辆的到站时间。材料二:(1)观察以上三个公交站牌,你会发现这三个公交站名分别是土桥、_、_。(2)小明家住在十里铺要去外婆家,需乘车到武胜路,他应该乘坐_(数字)路公交车,经过_(数字)个站。(3)从钟家村这个站点乘车,乘坐579路公交车能直接到桃花岛吗?正确的一项是( )。A . 能,因为579路车站牌上有桃花岛这个站点。B . 不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C . 不能,站牌上无桃花岛这个站点。D . 能,因为乘车的方向相反了。

11、(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公交站牌上的箭头指示方向不是公交车前进的方向。B . 现在多数公交车是要买票的,最好是在乘车之前备好零钱。C . 现在乘公交车也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支付车费。11. (2019五上官渡期末)孔子论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论语)注释行:行走。焉:在其中。故:旧的知识。习:复习说:同“悦”高兴、快乐。(1)请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说_(shu yu) 矣_(y i)(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时可这样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 . 用以上句子

12、选自论语。论语记录的全是孔子说的话。C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是学过的内容经常练习是愉快的事。D . 孔子通过以上句子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3)读了以上文段,你得到的启示是:学习应该_、_、_。四、习作12. (2019五上官渡期末)两题任选一题。(一)大胆想象二十年后我们家乡的环境,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变化,把想象到的场景或者事件写下来,注意重点部分写具体。(二)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围绕事物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5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