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426796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冲刺专题2等值线练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 等值线考查点一等高线考向1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考向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015江苏地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 B C D4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1重点掌握判读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方法。例如,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疏密程度、弯曲和延伸方向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当在图上看不出疏密程度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判定。2掌握等高线图判读的一些技巧。例如,河流的流向与山谷处等高线凸向相反;如果等高线图中没有给出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借助河流流向判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x1)dH(x1)d(d为等高距,x为重叠等高线的条数)。3会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交通线路。选择交通线路时,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交通线路在两条等高

3、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小施工难度和节省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形区。1知识关联(1)宏观地形判读陆地地形判断海底地形判断(2)微观地形判读(3)判断地形剖面图四点起点、止点、最高点、最低点。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4)判断河流特征(5)判断气候特征(6)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地质条件水坝选址、交通线路走向、农业布局、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2易错点(1)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等高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弯曲部分一

4、般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2)鞍部是山脊与山谷的交会处,因此,沿着山脊线经过鞍部的地势为两侧高中间低,但沿山谷线经鞍部的地势则为两侧低中间高。(3)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中,若等高线疏密状况一致,则等高距越大,比例尺越大,地面坡度越大。3方法技巧 (1)紧邻河流但分别位于河流两侧的两条等值线的值相同。(2)分别位于同一等值线两侧的两条等值线的值绝不相等。(3)海岸线高程为0米,但0米等高线不一定是海岸线,还可能是内陆中地势低洼处。(4)平静水面的岸线就是等高线。(5)凸坡与凹坡的确定:等高线图的斜坡处,海拔高处等高线稀疏,而越向下等高线越稠密的为凸坡,反之为凹坡。(6

5、)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先绘制水平基线,再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过已知点作垂线,在高度表标出相应的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题组1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2015德州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据此回答12题。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题组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3(2015泰安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

6、引水渠示意图”,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A线路 B线路 C线路 D线路考查点二其他等值线的判读考向1等压线的判读(2014江苏地理)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考向2等温线的判读(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34题。3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向

7、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4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考向3等降水量线的判读5(2013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乙(3654N)1月气温(C)9.34.77月气温(C)17.1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

8、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高空、近地面等压线,图上气压与风的关系。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根据气温的数值特征,推测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冬夏季节、温差等。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凸凹等判断影响降水的因素,分析地形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4会判读新颖等值线图,注意迁移等高线判读思路:(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事物;(2)判读等值线的疏密状况;(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4)根据数值变化及等值线的疏密状况等,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1知识关联(1)等压线图判天气闭合等压线数值分布高压或低压天气晴或阴弯曲等

9、压线高压脊或低压槽天气晴或阴判风向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高空风向平行等压线判风力大小等压线疏(密)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判锋面气旋中锋面性质锋面气旋低压槽向东(西)位置锋面暖/冷性质。判季节、月份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季节冷热不同高低压不同。(2)等温线图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a太阳辐射线纬度因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如图1)。b海陆分布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如图2)。c地形、地势等温线大致平行等高线或山脉走向。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如图3)。等温线递变规律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冬、夏季节海陆热力差异等温线弯曲

10、洋流等温线闭合气压高低或地势高低(3)等降水量线图影响因素密集降水地区差异大山区或迎风坡稀疏降水地区差异小平原、高原2易错点(1)在等压线图中,弯曲部分为高压脊(等压线向低值凸出)或低压槽(等压线向高值凸出);等压线弯曲地区出现锋面,则一定是低压槽,不能是高压脊。(2)在海水等温线图中,弯曲的部分一般表示有洋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凸出为寒流,等温线向低值凸出为暖流。3方法技巧(1)洋流的流向与等水温线凸出方向一致。(2)大陆上的等温线往南凸出,则太阳直射南半球;反之,则太阳直射北半球。(3)陆地上等降水量线或等温线出现闭合或半闭合情形往往是地形影响的结果。(4)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

11、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城市中心降水多于郊区。(“雨岛效应”)题组1等压线图的判读1(2015郑州模拟)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场及台风中心位置图”,此时,北京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题组2等温线图的判读下图为“我国部分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2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A6 B8 C10 D123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A太阳辐射不同 B经度位置不同C距海远近不同 D地形特点不同题组3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读“青藏高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中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完成46

12、题。4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A东北、西北比较多 B东南、西南比较少C东南少、西北多 D东南多、西北少5图中A地是著名的多雨中心,其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6图中B地是另一个多雨中心,其水汽主要来源于()A大西洋和太平洋 B印度洋和大西洋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北冰洋和大西洋等值线的判读技巧1等值线的共性特征(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2)相邻两条等值线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按周边地区趋势依次递减或递增;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间隔相等。(3)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也不重叠(陡崖除外)。(4)等值线一般是闭合曲线,

13、在局部图中受图幅所限不一定全部闭合,但一定在相邻的多张拼接图中闭合。(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越大。2等值线的判读步骤步骤说明一看图名读图名明确等值线图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人口密度线、等震线、等时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和地租等值线等二看数值特征看最大值和最小值;看数值的递变规律;计算差值等。如等值线数值增大方向,在等高线图中为向山顶方向;在等压线中则为高压所在区域;在等温线图中为向较低纬度(海拔)的方向三看疏密同一幅图中,如等高距一定时,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水流愈急;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四看延伸方向不同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反映不同地理事物的变化特征,如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影响因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当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等五看弯曲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水流向相反;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六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如下图中有两条等值线,数值a大于b,则M地的值大于a,N地的值小于b七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