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419521 上传时间:2020-1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CVD热区-沉积区分析一、沉积原理热泳MCVD中沉积的主要原理是热泳力的作用,热泳的基本原理是: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悬浮粒子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受到净力的作用。粒子的热泳速度VT可表示如下: VT=-KvTT (1)其中,v是动力学粘度,T是绝对温度,K是热泳系数。K=0.9最适合MCVD中的沉积。增加热泳过程中的温差T可提高热泳速度。MCVD沉积效率可近似表示为1 =0.81-TeTr (2)其中,Te为加热后气流与管壁的平衡温度,Tr为反应温度。为了提高沉积效率,可改变Te和Tr。对于特定的产品,其反应温度Tr是固定的,因此,降低平衡温度可达到提高沉积效率的目的。另外,沉积效率还与气体流量

2、、流速有关。二、 MCVD 氢氧焰热区分布及对应沉积区1.SUZANNE R. NAGEL等人的研究结果1MCVD氢氧焰热区分布示意图如图1,图2为对应温度场下的微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1 氢氧焰加热MCVD衬管内部温度场分布示意图图2 对应温度场下的微粒运动轨迹示意图2SJOH 等人的研究结果2:成分条件对应微粒生成效率对应微粒沉积效率最高温度/流量/Lmin-1SiCl416001100%61%3100%66%537%89%19001100%57%3100%65%589%69%GeCl41600145%67%345%71%524%83%1900140%63%343%65%540%65%通入衬

3、管内气体流量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气体流量过小时,反应气体充满整个衬管,衬管中部生成的微粒容易被带出衬管;气体流量大,热区上游温度低,下游温度高,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氢氧焰附近贴近管壁的位置,因此生成的微粒不易被带出管外,沉积效率相对较高。3.竺逸年的研究结果3:图3 MCVD沉积过程示意图三、 MCVD沉积过程分析:(1) 温度分布:MCVD制棒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和热辐射两种方式实现的,氢氧焰的热量依次传递给衬管和管内气体。衬管受到氢氧焰的加热,随之将热量向管内传递。因此,衬管截面方向的温度由管壁到衬管中轴逐渐降低,由此产生了指向衬管中轴的温度梯度,衬管轴向的温度在氢氧焰处最高,氢

4、氧焰左右两侧温度较低。反应气体由氢氧焰左侧流向右侧,达到温度较高的反应区,反应气体转化为细小微粒。在氢氧焰右侧,衬管壁和带有细小微粒的气流的温度都下降,衬管导热性能差,温度下降速度快,而SiO2和GeO2的生成反应是放热反应,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气流的温度下降速度,以致在某点衬管壁的温度与气流温度相等,产生了一个等温点,如图3,即公式(2)中的Te。气流继续流动,产生了一个与反应区左侧反向的温度梯度。(2) 沉积过程:在未到达氢氧焰位置处时,反应气体在温度梯度的作用下向中轴区迁移,迁移过程沿着等温线的法向。气体继续沿着轴向运动,到达反应区发生氧化反应。带有SiO2和GeO2微粒的气流在等温点Te右

5、方区域受到了反向温度梯度的作用,沿着等温线法向迁移至衬管内壁,SiO2和GeO2微粒即沉积在衬管内壁。此迁移过程即为热泳,微粒迁移的驱动力即为热泳力。(3) 玻璃化过程沉积在衬管内壁的细小微粒,在随后到来的氢氧焰的高温下发生玻璃化反应,形成透明的玻璃。氢氧焰结束一个行程,即完成了一层的沉积、玻璃化工艺。(4) 简要模型MCVD沉积效率可表示为=0.81-TeTr提高沉积效率可通过降低Te实现,那么就需要迅速降低管壁或者气流的温度。MCVD沉积时,反应气体在气流上游受到指向中轴方向的热泳力而向衬管中心迁移,到达氢氧焰热区位置,在温度达到1600时,几乎所有氧化反应均可在1微秒内完成。反应生成的微

6、粒在气流在作用下被吹离热区。离开热区的气流、微粒和衬管内壁形成了一个与上游反向的温度梯度,从而使得微粒受到一个指向管壁的热泳力,在此热泳力的作用下,微粒沉积在衬管内壁,形成沉积区,宽度大概150mm,沉积区与热区的距离50mm左右,沉积速度为0.3-1.5g/min。当氢氧焰继续移动,沉积在衬管内壁的微粒在高温下玻璃化。四、 参考文献1SUZANNE R. NAGEL, J. B. MAcCHESNEY, AND KENNETH L. WALKER,An Overview of the 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CVD) Process and

7、Performance, IEE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VOL. QE-18, NO. 4, APRIL,19822S.JOH,AND R.GRIEF,The effects of SiCl4 and GeCl4 oxidation, variable properties, buoyancy and tube rotation on the 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rocess, Int.J.Heat Mass Transfer.VOL38, NO.10, (1995) 1911-19213竺逸年,光纤预制棒(MCVD法)的工艺理论研究, 光通信技术,1990年第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