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3763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议论文记叙文训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新华 名师辅导中心 1/7上海新华教育教学教案教务签字: 主管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学科:语文 授课课题:议论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年级:初三 学生姓名: 授课老师:李镇家 课时计划:2 小时授课日期时间: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记叙文、议论文文体知识;熟悉中考记叙文、议论文题型;掌握一般题型的解题技巧;难点重点难点:重点:议论文、记叙文练习教学过程家庭作业检查文体知识梳理解题思路讲解题型模拟练习学习小结(10 分钟)作业课堂进度:按计划完成 提前完成 推后完成 接受情况:完全接受 部分接受 不能接受 课堂表现:非常积极 比较积极 不积极 总结作业完成: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

2、案:学生意见反馈:学生签名: 上海新华 名师辅导中心 2/7上课内容:谁都可以是天使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 DJ。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在离西湖不远的一条小弄堂里,已经有 3 年的时间。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跟那些叽叽喳喳讲着南方方言的人,我们少有往来。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个都有一把铁门上的钥匙。我们的铁门钥匙一直以来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有时我在想,是否是

3、因为南方人比北方人要警惕。事情发生在那个炎热的午后。那时我做的是下午点档的一个音乐节目。我通常是在直播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赶到电台。在夏天我有午睡的习惯。太太那天正好在报社拼版,在午不会回来。平时午睡都是太太叫我起床,那天我就睡过了头,醒来的时候离直直播只有半小时了。以往的这个时候,我已坐在办公室里抱着一堆唱片准备进直播间了。我睡眼惺忪地爬起来,走到院子里,看到铁门上的大黑锁,这才想起钥匙在太太的手上。我首先看在院子里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结果我发现整个院子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手忙脚乱了起来。院墙出奇地高,我知道我根本做不到“狗急跳墙” ,房间里又没有装电话。我在院子里急得直跺脚。我站在铁门边,像是一个

4、渴望自由的囚犯。然后通过门缝我看到了他。他是一个正好从弄堂里经过的小乞丐。他还是一个孩子,不会超过 10 岁。炎夏的午后,他只穿着一条脏兮兮的大短裤,头发零乱得像是一蓬稻草,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背上的袋子,仿佛里面装满了宝物。我喊住他,我想请他去巷口给太太打个电话。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在我开口之前我首先想的是我是否应该先给他一点零钱作为一种报 chu。我翻遍我的口袋,除了张百元的纸币便什么也没有了。我有些尴尬,我似乎还无法做到把 100 元当做是“零钱”给一个乞丐。我飞快地跑回屋子想找出一些零钱,没有成功。然后我看到橱柜里放着的两个大大的昨晚剩下的馒头。隔着铁门,我把那两只还很松软的馒头递给了他

5、。我看得出他很高兴,他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向我道谢,转身准备离开。我叫住他,很简短地告诉他我需要他去巷口那个公用电话亭帮我打个电话,并把一张百元纸币放在了他的手掌上。他看了看手里的那张纸币,然后看了看我。我试着对他微笑,隔着门,我再次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非常着急。然后我看到他飞快地向弄堂奔去。10 分钟以后他还没有回来,我想他不会回来了。当时我给自己的安慰是,他不回来是对的他不理一个愚笨的孩子。然后我的邻居回来了,邻居打开了铁门。我借了邻居的钱飞奔到大街上去拦的士。直播没有延误。晚上问起太太,她说没人打电话给她。我笑着对太太说我白信任那个孩子了。太太笑我。我和太太一致认为那个孩子把钱拿去改善

6、生活了。也只是如此而已。我和太太的生活一如既往。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我和太太在忙着搬家。有文华路上,我们终于分期付款有了自己的房子。大铁门敞开着,我和太太与那些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忙里忙外。太太突然对我说,门口有人叮着你看呢,顺着太太的目光望过去时,接着就愣住了:居然是那个小孩!他怯怯地站在门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似乎已经很久。我看他的时候,他的眉字微微地舒展了一下,然后,他伸出他的拳头,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百元纸币。他把那只手伸给我,黑亮的眼睛望着我和太太。他似乎是个一贯沉默的孩子。他还用那种蚊子般细小的声音说道,那天,那天我是去准备打电话的那天他沿着长长的巷子刚跑出去,一辆突如其来

7、的小面包车把他的腿撞伤了。他的小伙伴救了他,他在他简陋的房间里,躺了两个月。尽管我们告诉他他可以保留这张纸币,这 100 元是他的了,可是男子走的时候,还是固执地把上海新华 名师辅导中心 3/7钱留了下来。我和太太安静地注视着他的离去,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也许,生活可以庸俗地把城市当中的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那一瞬间,我开始相信, 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发出天使一样的光芒,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人生。22 (1)根据拼音写汉字(1 分)报 chu ( )(2)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看,第 6 段加点词语“狗急跳墙”本来是 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 (2 分)2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

8、中心事件(3 分)24 第七段划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作用是 (5 分)25、 请在第 20 段横线上添上体现小乞丐最重要品质的关键词,并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古老的品质作用:1 2 (5 分)26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本文开头似有拖沓之嫌,但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因素。B 第 13 段中的两个笑都是嘲笑之意C 第 14 段中的划线句中的感叹号表示此时“我“惊喜”的感情强烈。D 第 18 段属插叙,补充交代下乞丐未能完成我的嘱托,无故消失两个月的原因27、 细读第九段划线部分,根据有关小乞丐和我的描写,请用 80 字描述小乞丐当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8

9、分)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蔚泓传统的经济学认为,人都是自利的,从事任何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项经济活动,只要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了自己的福利,就算是实现了效率。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如何实现效率。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这种理论,人们只要爱自己,只要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合理的。但现实中许多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许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没有损害,甚至还能够增进别人福利的事情往往不能实现。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给两个人 100 元,由甲决定自己拿多少,乙决定自己是否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如果乙接受甲的分配方案,则双方按照方案各拿各的钱;若乙不同意甲的提议,则两个人都一无所获。

10、如果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解释,甲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应该是自己拿 99 元,给乙 1 元,而且乙也应该能够接受这个提议,毕竟得到 1 块钱比没有钱要好,尽管少了点,但也增加了福利。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提议往往要遭到乙的反对而使得两个人什么也得不到。乙宁可自己得不到这 1 块钱,也不让甲得到那 99 元。因为乙觉得这种分配方案虽然能够给自己带来 1 块钱的好处,但不公平程度太高,所以宁可不要这 1 块钱,也不让甲“吃独食” 。乙这样做不仅考虑到了福利问题,还着重考虑了公平问题。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怎么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呢?因此,要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仅有自利是不够的,还必须利他。用一句

11、通俗的话来上海新华 名师辅导中心 4/7说,就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其实,无条件地爱别人也能够给自己带来福利的增加。这种纯粹的利他行为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增加往往不是体现在当时,而是体现在纯粹利他行为发生一段时间之后。典型的利他行为是慈善捐款。洛杉矶的企业家罗伯特洛奇在捐钱出去的时候根本没有打赚回来的主意,但他在捐了几次款以后发现,捐了款就能赚回来。因为慈善行为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洛杉矶的科学中心入口处的墙上刻着罗伯特洛奇的名字,见者无不称赞) ,从而使自己有机会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物。洛奇因为 (A.赞助 B.资助捐助捐赠)癌症研究的关系,成为一家创业制药厂的早期投资者。他当初投资的 100 万美

12、元已经增值了 7 倍,等到这家公司上市,可盈利 30 倍。洛奇在总结慈善捐款与赚钱的关系时说,他花在慈善方面的每一块钱,都能够换回 1.1-2 美元。比尔盖茨把自己从微软公司获得的 30 亿美元分红全部捐了出来。从 2000 年到 2004 年,比尔盖茨和他的夫人累计 (A.赞助 B.资助 捐助捐赠)了 100.85 亿美元。但比尔盖茨的产业都不断增值。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有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所以,即使是从自利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什么时候都要记得,除了利己,还要利他。虽然我们绝大部分人都还没有富裕到可以随意给别人捐献巨资的程度,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给别人以关爱,使自

13、己的生活因彼此之间的关爱而充满幸福和快乐。爱从自己开始,但很多时候,爱别人就是爱自己。16、把第段中反问句“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怎么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呢?”改为陈述句而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2 分) A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不怎么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B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可能使他利益不最大化。C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只可能使他利益最小化。D这种只利己而不利人的分配方案不可能使他利益最大化。17、从第 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同义词填在横线上。 (4 分)洛奇因为 (A.赞助 B.资助 捐助捐赠)癌症研究的关系,成为一家创业制药厂的早期投资者。比尔盖茨和他的夫人累计 (

14、A.赞助 B.资助 捐助捐赠)了 100.85 亿美元。但比尔盖茨的产业都不断增值。18、概括第、两段的事实论据 ,这两个事实论据论证了 (6 分)19、第段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句话的含义是 (分)20、对本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第段中, “人们只要爱自己,只要不去 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合理的 ”这一观点是有局限性的。 B.本文的论证过程是总分总结构。C.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和叙述。D.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和例证法,有力地阐述了论点。(二)阅读下文,完成 2126 题(28 分)三袋米王恒绩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 亲便去世了,只给娘俩儿留下了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 着清贫的生活。那时 ,村里没有电,儿子每天在油灯下 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清清晰晰地将母 爱密密地缝进儿子的衬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班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长高了。这年秋天,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此 时,积劳成疾的母亲却因患病已干不了农活,家里有时连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 给食堂。儿子知道,母 亲拿不出,便 说:“ 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 ”母亲摸着儿子的头:“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