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37513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系统复习题(第六册部分)一将下列各题的答案,填在下面表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1)花(2)近( 3)高( 4)楼(5)伤(6)客(7)心 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3126457 B3216457 C3126754 D36724512 下面是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事渲染(事:作) B 不辍劳作(辍:停止)C 油光可鉴(鉴:鉴别) D 深恶痛疾(疾:痛恨)3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仗势依情 无可奈何 顺水推舟 相时而动B 落花流水 勤劳检朴 张冠李戴 变化无穷C 彼竭我盈 加官进绿 鸡栖于时 杳无消息D 裨补阙漏 妄自菲薄 甘

2、拜下风 宽厚仁慈4 选词填空,依次正确的一项是;(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 。(a 风味 b 滋味 c 味道)(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 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a 看见 b 望见 c 瞥见)(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了栈桥,在一片 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a 平坦 b 平静 c 安静)(4)虽然自己不富裕,还 要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a 救济 b 周济 c 帮助)A bcbb B bcab C acbc D cbab5 加横线的词(1)作名词(2)作形容词(3)作动词用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团结

3、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2)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战无不胜。(3)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力量无穷。(4)这是一个团结的整体。A 3121 B 3211 C 3221 D 21326 下面句中画横线的词褒义贬用的一项是:A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B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C 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D 这可使我陷入了恐慌的境地。7 既没有同义词,又没有反义词的一项是:A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B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C却有一股不愉快的浑浊潜流搅浑我那快乐心情的深处。D 我拿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不安和感激。8 下面句子主干寻找正确的一项是:这在母亲心里是

4、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A 母亲是事情 B 心里是事情C 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 D 这是事情9 下面句子是因果复句的一项是:A 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B 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了仙台。C 老爷说得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D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10 下面复句层次的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因果) (并列)B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所以很担心,| 怕你不肯解剖尸体。(因果) (并列)C 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 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 | 也不是偶然的。(转折)

5、 (并列)D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转折) (因果) (假设)二按要求作业。20 分1 常识堵空。6 分A 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 。B 选自红楼梦作者 。C竞选州长作者 , 国作家。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 ,作者 。E曹刿论战选出自左传 , 左传传说是 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 史书。F陈涉世家节选出自史记 陈涉世家 、 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用毕生的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 。2 理解默写:4 分A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提出了三项战前准备,其中取信于民的一项是:B陈涉世家中,写陈涉起义近期原因的句子是: 最根本的

6、原因的句子是:C 作者写捕蛇者说这篇文章,其目的是: 3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1)肉食者鄙(鄙: ) (2)以彰其咎(咎: )(3)曷日有佸(佸: ) (4)怅恨久之(怅: )4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词义。2 分A 则久已病矣(病:古义: 今义: )B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 今义: )5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A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 )B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 )C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 )D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 )6 翻译下面句子:2 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译:7 回答问题:2 分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加点部分指的是什么样人? 2分答:

7、创造了指的是:创造着指的又是:三:阅读。25 分(一) 9 分(1)过了一个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杂志上发表出来。 (2)我的 A 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3)可以抄一点。 (4)拿来我看。 (5)我交出所抄的 B 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要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8、。(6)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7)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自然,这辜一来,的确比较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要全照黑板上那样画。(8)但是人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到:(9)图还是我画得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1 解释加横线的两个讲义 。 2 分A 讲义: B 讲义:2 本文段中记叙了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三件事是哪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请细读本文段填空。6 分答:第一件事是

9、: 表现先生( )的思想品质第二件事是: 表现先生( )的思想品质第三件事是: 表现先生( )的思想品质3 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二)(1)人类的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的。(2)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 (3)这是因为一切依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4)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 (5)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的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 (6)论快慢,打手势赶不上说话,画画

10、儿更赶不上。 (7)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 (8)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的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1 将本段文字用|划为三层。 1 分1 2 3 4 5 6 7 8 2 用 画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1 分3 文段中第三句话中加点的这 指代的是什么?1 分答:4 本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 分答:5 细读本段文字,用一个单句概括出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的五个方面的优点。5 分答:一:二:三:四:五:6 声音唯一的一个缺点是什么?1 分答:(三)7 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

11、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 给加点的字注音。1 分夏( ) 佣( )2 解释加点的字。1 分(1)尝与人佣耕(尝: )(2)苟富贵,无相忘(苟: )3 解释加点的多义字,2 分(1)若为佣耕(若: )(2)曾不若孀妻弱子(若: )(3)貌若甚戚者(若: )(4)若毒之乎(若: )4 解释句中加点的之 字。1 分(1)辍耕之垄上(之: )(2)怅恨久之(之: )5 翻译加横线的句子,1 分译:6 这段文字叙述了陈胜同耕者的一次谈话,反映了陈胜怎样的思想?1 分答:三作文 35 分(一)假如你第一次探亲,先拜访了大舅家,大舅与大妈都热情一接待了你,并且非要留你吃饭不可,而你确实有急事必须立即去二舅家,此时你应该怎样说才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你送出门呢?请你将所说的话写在下面。5 分答: (二) 以说句心里话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注意照应标题。500 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