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 一、少数民族的构成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英裔移民占总人口的 90% 以上,是最大的民族,其余都属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主要有土著黑人、意大 利人、希腊人、德国人、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犹太人、南斯拉夫人, 等等这些少数民族对澳大利亚社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土著黑人原是一个拥有 30 余万人口的民族,由于白人殖民主义的虐杀政 策,其人口日益大量减少土著黑人在一百四十六年中人口减少了 24.8 万人,即减少了 79%,其中塔斯马尼亚人全部被虐杀殆尽澳洲大陆上的黑人在一些地区也几 乎绝迹,如过去黑人人口最稠密的东南沿海地区,诸如南澳大利亚南部地区、 整个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的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原有的土著居 民或被屠杀掉,或被虐待而死,或无法生存而向内陆荒漠地区迁徙据 1941 年对纯血统的土著的统计,在新南威尔士 594 人,在维多利亚仅有 29 人,大 部分黑人住在西澳大利亚、昆士兰和澳北区 在西澳大利亚的的土著黑人,大部分住在沙漠地区,这里被称为“澳大 利亚的死心脏” 还有一部分住在金伯利高原北部的炎热地区。
在昆士兰和 澳北区的土著黑人被挤到白人不敢去的荒漠和赤热地区 在其他少数民族中,人口众多的还有意大利人、希腊人和德国人意大 利人是 19 世纪 50—60 年代由“淘金热”吸引而来在 1891 年以后,又有许 多意大利移民到来,来后,大部分人在昆士兰北部沿海地区从事甘蔗种植业 和制糖业西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后,不少意大利移民又去那里从事采金业和 经营农场,主要是在佩思郊区经营农业 在 1921 年以前,意大利移民人数一直不多,是年人口为 8135 人,到 1933 年猛增至 26756 人,成为白种人少数民族中较多的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澳大利亚极度缺乏劳动力,加之意大利本国经济崩溃,大批意大利人移 顶52006-11-12 19:40回复举报 |shamakuaidao承议郎92楼入澳大利亚,其在澳人数直线上升,1954 年达到 119897 人,1971 年高达 289476 人,遂成为澳大利亚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一般说来,二战前, 意大利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北意大利;二战后大部分来自南意大利 意大利侨民多生活在农业地区,一部分人住在大城市,如墨尔本、悉尼 和阿得雷德。
他们主要从事采金业、甘蔗业、加工业、采矿业他们来澳是 带家属来的,因此千方百计取得澳大利亚国籍那时澳大利亚政府推行移民 歧视政策,对意大利人要求加入国籍,往往多方刁难 希腊人在人数上是仅次于意大利人的少数民族他们最初大批移民来澳 大利亚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0 世纪前十年,美国曾推行限制移民入境政 策,希腊人移民来澳人数大增,1933 年已达 8337 人二战后,移民人数亦 迅速增多,1947 年为 12291 人,1961 年达 77333 人,1971 年增至 160200 人, 一跃而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少数民族 希腊移民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昆士兰、维多利亚,亦有少数人生活 在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业和北澳在 1971 年,住在维多利亚州的希腊人占 在澳希腊人总人口的 48%,而墨尔本市是集中希腊移民最多的城市他们主 要从事加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行业,还有不少的希腊人担任公职和充 任律师 德国移民及其后裔也是澳大利亚的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1954 年,其人 口已达 65422 人,1961 年超过 10 万人大关,为 109315 人,1981 年达 110758 人。
他们主要分布在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南部和昆士兰南部, 多从事农业,也有部分人经营制糖业、加工业和采矿业 在欧洲移民中突出的还有犹太人和南斯拉夫人犹太男人同非犹太女人 结婚者颇多,他们主要住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大城市内经营商业 在澳大利亚少数民族中,亚洲移民及其后裔有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 马来亚人、印尼人、阿富汗人中国人在 19 世纪 50 年代最多时达 5 万余人, 但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华人在澳人数日趋减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澳 殖民当局采取排斥华人政策;二是来澳华人多是单身,积蓄了一些钱后往往 返回祖国关于人口减少情况,详见下表: 1861—1901 年在澳华人口状况 年代/人数 1861 / 38 258 1871/28 351 1881 / 38 533 1891 / 35 821 1901 / 29 627 资料来源:J.C.R.Camm and John Mcguilton, Australians,A Historical Atlas, Broadway,1987,P.156。
1901 年,澳大利亚统治阶级公开推行“白澳政策” ,采取种种措施限制 华人入境,排斥以至迫害华人,致使华人在澳人数有减无增,到二战前夕仅 余 1.7 万人在 19 世纪下半叶,华人主要居住在维多利亚,进入 20 世纪后 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两州境内二战后,澳大利亚逐步放弃种族 主义政策,在 70 年代又公开放弃“白澳政策” ,华人在澳人数有所增多他 们主要经营菜园和果园,部分人充当洗衣工人和经营小本生意还应指出的 是,还有一部分华人同欧洲人通婚,因而出现混血种,在二战前约有 4000 人左右 日本人来澳是在 19 世纪末,多从事珍珠采捞业,因为他们以勇敢和采捞 技术高超而著名,故澳大利亚珍珠采捞业主喜欢雇佣日本采捞工人澳大利 亚政府也对日本人采取种族歧视政策,故在澳日本人人数亦日益减少,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仅余 2700 人左右他们多住在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还 有一部分日本侨民住在昆士兰地区,或经营农场,或充当农业工人 在澳印度人,在二战前约有 2000 人,他们多系海员,少数人经营农场和 2006-11-12 19:40回复举报 |shamakuaidao承议郎93楼甘蔗园。
此外还有少数人是流动小商人,到穷乡僻壤做生意 在澳马来亚人同日本人一样充任珍珠采捞工人,约有 2000 人 总之,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处于 极其艰难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