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29967 上传时间:2017-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怎样适应新课改【摘要】中学语文教学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农村语文教学改革,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关键词】农村语文新课改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教育战线轰轰烈烈地兴起,新课程理念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农村的教学效果仍不容乐观。比如,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多数还停留在理念层次上,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方案,新的实践体系和结构尚未成形。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地探索,尽快地解决。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

2、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主要体现为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下面我就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一、教师内涵、教学模式、教学思维的转变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 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 “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 ,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

3、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 ”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意识的人,然而在旧的模式下,语文

4、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 。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 “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 ,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 “随文成 形,随课成形” ,可以是“启发式” 、 “自学式” 、 “讨论式” ,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

5、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因而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加强学科计划的统筹安排农村语文教学在新课改之下,教师更应该注意合理调配时间,根据农村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多方兼

6、顾,既要有效地完成语文教材的教学,又要留有教师自选教材和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在新课程教学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学期乃至初中三年的统筹安排。如: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初中一年级着重训练对文章主题的准确把握;初中二年级能品鉴一篇文章、一席话;初中三年级就要能够对名篇名著,进行较为深入的赏析。具体到每一期的学 科计划,就阅读板块来说,要排出精讲课文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学生实践体验学习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学生课堂自学多少篇,估计用多少时间;剩余时间用于教师机动使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紧扣计划,心中有重点,步步求突破。三年下来,各个击破,就会一步步达

7、到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其他如写作也是如此,不仅要有通盘考虑,还要有具体安排、设想。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会减少简单无效的重复劳动,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学的同行,在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了一些好办法。语文课的长文短教,教师的课堂精讲,是新课改中人们对语文如何教的有益探索,也都不失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之举。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调控,那么在稍纵即逝的 45 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那是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费时多而收效甚微的状况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8、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设法解决,比如: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还有我们说的“长文短教”就是要改革我们语文教学中习惯的字、词、句、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统的形式,农村语文教学要能够打破常规,由文章的内容、 特点决定教学策略、步骤。即使就是精读课的教学,教师根据课文特点,教学中也要各有侧重、灵活处理。三、加强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

9、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因而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 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以此来达到语文教学实效的提高。总之,时下的这一代学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们正赶上了课程改革的好时机。教师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搞好校本教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自如应付各种挑战,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