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2279712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江苏徐州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正常情况下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A4 : 1 B3 : 1 C2 : 1 D1 : 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只能产生两种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种1个卵细胞,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正常情况下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2:1,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精

2、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场所精巢/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变形有无结果相同点细胞质变化都有中心体、星射线、纺锤体出现细胞核变化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细胞都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性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减半染色体行为相同:复制联会(可交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性细胞染色体是由性原细胞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来,种类都为2n种注:1、一个精原细胞,不管它含有几对等位基因,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两种,且这两种精细胞中的基因型互补(不考虑交叉互换);而一个个体产生的精细胞种类为2n(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种。 2、一个卵原细胞,不管它含有几对等位基网,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一种;

3、而一个个体产生的卵细胞种类为2n(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种。2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按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作用的实质是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C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D精子与卵细胞核的融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其实质是精子与卵细胞核的融合,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考点:动物的受精过程3下列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4、,但仍位于一个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所以既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又不含染色单体,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不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含有同源染色体,但不含染色单体,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含染色单体,错误。因此

5、,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名师点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图像 前期中期后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不联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联会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着丝点分裂4下列曲线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D曲线中没有“斜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其中A曲线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与分裂前相等,表示有丝分裂

6、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曲线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是分裂前的一半,所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曲线中有“斜线”表示核DNA数目变化,其中B曲线分裂结束时核DNA数是分裂前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C曲线的起点和终点都是0,所以不能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故B、C项错误。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名师点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曲线的判断方法(1)首先区分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2)区分开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后,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根据“染色

7、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根据“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5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答案】D

8、【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只有4条染色体,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加倍后为8条染色体,所以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A项正确;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表示有丝分裂的是细胞乙,B项正确;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个变成1个,C项正确;图1中的细胞乙,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对应图2中的de段,D项错误。考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名师点睛】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分析如图所示曲线既适用于减数分裂,也适用于有丝分裂,相关分析如下:项目ABBCCDDE染色体的变化

9、特点对应减数分裂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对应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和中期后期后期和末期6某基因型为Aa的生物个体,在自然状态下,下列有关它产生配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配子数量通常为A:a=1:1B雌配子数量通常为A:a=1:1C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一样多D雌配子的种类和雄配子的种类一样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的生物个体能产生含基因A和a两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A项正确;基因型为Aa的生物个体能产生含基因A和a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B项正确;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C项错误;雌配子的种类和雄配

10、子的种类一样多,都是两种,D项正确。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7观赏植物藏报春,在2025的条件下,红色(A)对白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或Aa的藏报春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藏报春开白花。但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A基因型完全决定表现型B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C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一定改变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改变,性状可能会改变,A、C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每种植物在环境条件改变时都能开多种颜色的花

11、,B项错误;如果把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条件下,虽然基因型仍为AA或Aa,但新开的花全是白色的,这说明温度从2025的条件下变为30条件下,性状改变,是由温度(环境)导致的,故D项正确。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8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9:3:3:1 B3:1 C1:2:1 D1:1: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有一对基因AA是纯合的,只有一对基因Dd是杂合的,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按基因分离定律计算, AADd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为31,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9孟德尔为遗传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的研究获

12、得成功的原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运用统计学方法; 实验工具较先进。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正确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正确;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正确;孟德尔在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时,对不同世代出现的不同性状的个体数目都进行了记载和分析,并且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正确;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实验工具并不先进,错误。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

13、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0下列关于染色体和DNA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B每条染色体上总是含有一个DNA分子CDNA均位于染色体上D染色体和DNA都是细胞分裂间期复制,后期加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项正确;在进行细胞分裂时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B项错误;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C项错误;DNA是在间期复制加倍的,D项错误。考点:染色体和DNA的关系11某人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则亲本的基因组成AYyRryyrr BYyRr

14、YyRr CYyRryyRr DYyRrYyrr【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两豌豆杂交,后代中性状的分离比是圆粒皱粒31,符合杂合子自交的分离比,所以亲本应为RrRr;黄色绿色11,符合测交分离比,亲本组合应为Yyyy,所以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yyRr。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名师点睛】常规自由组合问题解答方法(1)利用基因式法解答自由组合遗传题根据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写出亲本和子代的基因式,如基因式可表示为A_B_、A_bb。根据基因式推出基因型(此方法只适用于亲本和子代表现型已知且显隐性关系已知时)。(2)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9331(31)(31)(AaAa)(BbBb);1111(11)(11)(Aaaa)(Bbbb);3311(31)(11)(AaAa)(Bbbb);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