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2229733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实用-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王阁序里我们学过这样的句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架车而行,路尽而返。那么他为什么如此“猖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阮籍的世界,走进他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字嗣宗,河南开封人 博览群书,尤好老庄 为人狂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对母亲情感深厚,但守丧期间,在晋文王司马昭面前,公开纵酒吃肉 晚年做过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阮籍,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

2、政治环境中 ,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竹林七贤,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 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 陈留阮籍、谯郡嵇康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刘伶 、王戎及阮咸七

3、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学成就上,向秀的思旧赋为悼念好友嵇康和吕安所作,十分感人,但无诗流传;刘伶只有一首五言诗传世;山涛、王戎、阮咸没有诗歌传世。因此,七贤中真正能代表当时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诗歌鉴赏,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

4、情境。,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一个孤冷凄清的夜晚,“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实景 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月”、“清风”衬托其高洁不群 “薄帷”、 “吹我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明月相伴、清风 相慰,形影相吊, 高洁而落寞幽独 视觉、感觉,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孤

5、鸿”给人以失群无依之感 “翔鸟”令人顿生无处栖生之哀 “孤鸿”、“翔鸟”眼前之景自我象征 它们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仿佛在传播一种哀切的声情。 “北林”、“外野”凄清幽冷之境界 听觉,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 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永恒的悲哀,徘徊将何见,优思独伤心。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们见到什么? 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优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和愁闷的心情。,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如此忧思?,知人论世,三国魏晋时人。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专国政

6、。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公元254年,司马师废魏帝曹芳,立曹髦。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曹髦,立曹奂。死后,由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阮籍就是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为了保全自己,他不得不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提示:从抒情手法考虑,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夜晚失眠,起来弹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隐忧。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破优思、赏析。 三、四、五、六句借“明月、清风、孤鸿、翔鸟”这些景物,来抒写内心的孤单和优思。,重要抒情手法借景抒情,中间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通过明亮的

7、月光、倍感冷意的清风、失群无依的孤鸿、无处栖息的翔鸟这些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意境,以清冷的自然景色为衬托来抒写作者内心的优思。,答题步骤:1、判定 2、分析3、情旨,答题模式:通过 渲染 表达了 ,景物,气氛,感情,典型例题展示,2005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展示答案:,(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

8、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也曾看到农民利用涧水灌溉的万顷良田,但现下,这里清冷冷的山泉却再没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流逝了。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烂漫的山花,花只好任其自开自落, 虽鸟语婉转,但也是自鸣自听,一切是那么的寂静荒凉。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李华因

9、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当时宜阳位置很重要,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境内女几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山上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却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李华在安史乱平之后的一个春天经由宜阳,因对这些景象有所感触,产生独特的体验,写下此诗。,本课小结:,这首诗运用借景抒情、象征等手法抒发了作者难以排遣优思。这种优思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内心的悲凉与落寂、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忧虑。,主题: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阮籍五言

10、咏怀八十二首,是千古杰作,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有序诗的作用。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蓄在形象的描写中。,阮籍诗的贡献,.开辟黑暗压迫中状物抒怀之路 其咏怀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 其风格悲愤哀怨、隐晦曲折,“文多隐蔽,百代以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 生在易代之际,高压之下,常恐遭祸,故抒其怨愤,不能不欲露故藏,欲言又止,常常借助比兴、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推动五言诗的发展 .组诗形式的存在 咏怀开创了我国五言抒

11、情组诗的体例,自此之后,作者代不乏人。,阮籍诗的贡献,艺术特色,1、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2、中间四句似乎在写景,但是句句景中有人,即是此诗显著特点。因为这里所描摹的并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的事件,而只是借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这种从生命本质意义上提出的孤独感是过去诗歌中从未有过的。这

12、样写,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3、这首诗采用动静相形,情景交融的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起坐弹鸣琴”是动,清风吹拂、月光徜徉、鸿号鸟鸣也都是动。有人有景但无不示意着诗人内心的焦躁。然而,这里的动是以如磐夜色为背景的。动,更衬托出了夜的死寂,夜的深重。特别是那“孤鸿”在夜间高声哀号,给人以惊悸之感。这茫茫夜色笼罩着的一切,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心灵上承受着的重压。,4、诗人并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道“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

13、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就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仍是继续写景。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哀鸿、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 (1)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提示: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提示:托物言志、象征。怀才不遇的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