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14756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个“正确认识”领读十八大党章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姚桓 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核心提示:中国共产党能自我锻造为一支代表人民的精英团体,根本原因在于党拥有并始终贯彻一部与时俱进的党章。遵守党章,党即北斗,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党章规定了党员的灵魂素养和共同追求。党章要学,要精益求精地学;党章要用,要求真务实地用;党章要敬,要奉为圭臬地敬。任何党员都要时刻对照党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匹配奋发有为的共产党,以服务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世界上没有一个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诞生于一条小船,而且这条小船乘风破浪行驶了 90 多年。 (这只船很小,但是前途远大。 )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党

2、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 8000 多万党员,而且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中成功执政了 60 多年,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奇观。研究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就需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章程 。一、正确认识党章及其作用(一)何谓党章? 党章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党的活动和党内生活的总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党都要有规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工人阶级政党,更要有规矩。党章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党的活动、党的事业怎么发展;二是党内生活、党的建设怎么搞。 党章的特点有三个:权威性、科学性、全面性。权威,是因为党章由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有约束力。科学,是因为党

3、章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结合我们党的具体情况制定,反映了我们事业发展的规律。全面,是因为党章作为根本法规,其内容既涵盖党的事业,又包括党内生活的基本方面。但是,全面并不意味着党章要成为党的建设的百科全书。如果一切党的建设问题都由党章来回答,党章就必然繁杂冗长,也就不是根本法规了。 党章与准则、条例、规定、决定、指示、细则等构成党的法规体系。在根本法规之下还有各种重要的具体法规,包括准则、条例、规定、决定、指示、细则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具体法规。这些法规既是在党章的指导下制定的,同时又是对党章的必要补充,共同构成了党的法规体系。党章和这些具体法规的关系,就好像宪法和具体法律的关系一样。 (二

4、)党章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有一个共同遵循的章程能够使我们党保持政治思想的统一、组织团结和行动一致,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政治上最先进、组织上最团结、最有战斗力动员力的政党。这就是党章的作用。列宁曾说过,组织能使力量增强十倍。一支队伍,如果实现了高度组织化,战斗力就会成倍增强。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曾坦率地跟蒋介石谈过,他说,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国民党虽然人数多,但是不团结,四分五裂;共产党人虽少,但是大家都为一个主义奋斗,有纪律。共产党的战斗力远远比国民党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共同遵循的党章,在革命战争时期,政治思想组织的优势最终会转化为军事优势,从而取得胜利。现在,这种政治思想组织的

5、优势对我们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也同样重要。 对于党章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来理解。一是立党之本。党章规定的是我们党赖以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东西。二是行动之规。我们党开展活动的根本规则是按照党章进行的。三是对照之镜。党章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党员义务,就是一个最好的镜子,可以用它来对照,做合格党员。四是执纪之尺。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是纪律的准绳。也就是说,党员是不是违反纪律、违反纪律如何处理等问题都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来执行。五是护党之宝。党章是我们不可丢掉的一个根本法宝。 (三)十八大党章的背景和总体认识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决定性阶段是什么意思?就是在这个

6、阶段,历史给这一代共产党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一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但同时,这种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如果我们做得好,可以为民族复兴作出历史性贡献;如果应对失当,就会愧对先人和后代。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就要求我们党把全部的智慧、力量凝聚在一个目标上,完成我们的任务。依法治国需要依规治党来保证、促进。我们现在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要领导人民制定法律,更重要的是保证法律的实施。如何保证?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自身要作出榜样,通过依规治党来促进、保证依法治国。如果执政党不能做到依规管党,那么谈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这也突显了党章的重要。对十八大党章的背景作一个总结,就是十

7、八大党章是由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需要奠基和催生的。中国共产党 90 年的历史积淀,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小康的迫切需要奠基、催生了十八大党章。十八大党章的文本形态是复合形态。什么叫复合型?就是一部分是总纲,另一部分是组织条文,也就是总纲后面有 11 章条文内容,共 17000 多字。可以看到,我们的党章从七大以后就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前面是内容充实的总纲,后面是条文。其好处体现在:总纲指导组织条文的贯彻,组织条文又保证总纲的落实,并且对于党员来说也方便学习。这也体现了我们党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特点。我对十八大党章的总体认识是,它把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自身建设伟大工程的要求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在一个法规文件

8、上,以统一思想和行动。所以说党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看党章的总纲部分。党章的总纲部分规定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党的行动方略、党自身建设的原则要求,通过完整地阐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和政策,吸引有志之士加入党组织,特别是凝聚全党政治思想共识,保证在重大问题行动一致。党章的总纲起到了这些作用。其次,看党章的条文部分。党章条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章到第六章规定了党员、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就是从正向建构党的组织体系和活动原则。第七章、第八章规定了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这是反向来约束全党行为。在党章的条文中,一方面是从正面应该怎么建设,另

9、一方面也有要禁止做什么,这就是党章条文的基本结构。二、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一) “两个先锋队” “一个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的事业和自身建设的方向。党章中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段话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先锋队” “一个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 。 “两个先锋队” ,即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 ,即中国特色

10、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个代表” ,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开始,我们的党章就这样来阐述党的性质。(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最根本的属性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现在还存在着阶级,工人阶级仍然是最先进的阶级,党仍然是由这个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这是本质属性。人民、民族的先锋队是对本质属性的补充和展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是说我们党要代表人民、民族的利益,把这种利益集中起来为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斗争。历史上,我们党也用

11、过“两个先锋队”的提法。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说过,中国共产党不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争取解放的先锋队。但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却没有用“两个先锋队”的提法,一直到 2001 年以后,党章中又使用了“两个先锋队”的提法。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构成发生了变化,社会构成除了原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外,又出现了所谓的新阶层人士,就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民营企业家、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等,这些都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的产物。他们不但在经济上有利于国计民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党章在党的性质的

12、表述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加上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也是有助于我们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一方面要巩固阶级基础,另一方面是扩大群众基础。因此,这“两个先锋队”也是统一的,它表明我们在党的性质的问题上,一方面坚持了党建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与时俱进。“两个先锋队”不是“全民党” 。 “全民党”是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的立论根据是苏联已经在建设共产主义,但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共产主义就不能有党了,就要消灭国家、消灭党。但是共产党又需要存在,怎么办?赫鲁晓夫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即共产党由工人阶级的党变成全体人民的党。他这个立论的根据是错误的,是一种“左”的思想,超越了苏

13、联历史发展的阶段。 “全民党”在理论上不周延,实际上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后果。 我们的立论的根据是什么?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范围内还有阶级斗争。所以,我们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不是“全民党” 。这个界线是可以划清的。(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不能只讲“历史必然、人民选择” ,还要从当代世界政党制度比较和现实国情深入阐述。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说过:“在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多党制与高水平的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安定不能共存。在这些国家,多党制是软弱的政党制度。 ”亨廷顿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根据实证研究和理

14、论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发展中国家如果实现多党制是不利于稳定的。从我国来看,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而且也是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为什么说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呢?我用九个字来概括一下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最基本的思路:一是“活市场” ,市场对资源配置要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基础性作用,所以说市场要活;二是“强政府” ,政府要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三是“大党建” ,党要全面发挥领导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把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何时候都要求有党的领导,尤其今天更要强调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句话写在党章

15、上,份量也是非常重的。(四)为什么用“三个代表”概括党的性质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的活动贯穿着“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做的三件大事体现了“三个代表” 。民主革命,是救国救民;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利国利民;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所以,尽管具体工作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尤其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个代表”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全部实践中。所以说,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活动、我们党的经验的一个非常集中的概括。那么,我们党靠什么

16、完成的这三件大事?靠的是群众路线。党章总纲专门讲了群众路线。我觉得群众路线可以简单地用八个字来概括:“两个一切” “一来一去” 。 “两个一切” ,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目的;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方法。目的决定方法,方法保证目的。 “一来一去” ,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路线、政策、办法、经验都是从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然后又回到群众中去,让人民群众所掌握,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它有两个支点,一个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一个是党是先锋队的理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斗争需要一个先进的力量来领导。否则,这个斗争就会是自发的,不会取得成功。党作为先锋队,要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斗争。这两个理论支点支撑了群众路线。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斗争,靠的就是群众路线。所以,群众路线这“两个一切” “一来一去” ,其目的和实质就是让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接受党的主张,在党的领导下为自己的利益奋斗。这一条,蕴藏着共产党最根本的成功之道。人民群众决定历史,但需要一个先进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