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14672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15课 说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学科第 15 课 说屏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3、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4、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好重点朗读课文,积累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难点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从口技中的屏导入。 生背诵相关文字自主感知整体感知:1、 “问学生最想听谁朗读”的方式推选一学生配乐朗读。2、正音释义,积累词语:wi cng tu q帷 伧 忒:太 文化休憩:

2、文化享受,身心休息。韶光:美丽的春光。韶:美诚:这里是“果真”的意思。3、多媒体展示古代的、现代的屏风的图片。4、介绍屏风的知识。屏风历来是我国室内的主要器具之一。古代称之为“ (y) ”,亦写作“依” ,即设在户牖之间的屏风。 辞海上载有“黼(f) ” “斧 ” “斧依” ,都是一个意思,指的是古代帝王使用的屏风,因上有斧形花纹,故名。加强识记 注意连词造句生勾画 小组交流屏风有插屏和围屏之分。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二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作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

3、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四、研读与赏析:1、导读课文,梳理文中关于屏的知识,用以下的形式说话。假如时光倒流 500 年,你是屏风店的老板,a、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屏风这种器具?b、你将如何向顾客介绍摆放屏风的注意点?c、你将进购什么特点的屏风,使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明确要点:a、向顾客介绍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即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使用人可根据不同的

4、经济与文化水平选购所需的屏风。b、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c、屏的主要特点:功能与美感相结合,造型轻巧,色彩不伧俗,绘画富有诗意。2、选读课文,给屏风下定义。引用原文:屏者,障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屏风是一种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可挡风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生活器具。研赏析语言师:朗读这篇介绍器物的知识性小品文,我们都觉得它结构灵巧,文笔优雅,文味十足,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生先找出喜欢的句子 体会其妙处 然后全班交流读赏析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诗文的化用与点缀,得体而优雅“银烛秋

5、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无限地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与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传统器具是相称的。抒情味浓郁的词语运用,感染力极强。“富有诗意” 、 “心生向往之情” 、 “令人销魂” 、 “神秘” 、“微妙” 、 “称道” 、 “真够吸引人” 、 “闲滋味”等。这些词语也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拓展延

6、伸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每一件传统器物里都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屏风只是一个例子,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小小的器物里都有一个迷人的世界。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国人民的智慧。提示:扇子、中国结、陶器、木雕、剪纸等。生交流所知知识达标测评见检测题小结及作业本文我们结识了古代时候的特色屏风,稳文中的语言典雅,引用丰富,希望大家好好借鉴。教后反思字词虽然比较少,但是在造句时明显感觉语言乏味,以后务必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也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达标测评题(时间约 5 分钟)(要与同步结合起来使用,题目、题型要根据本节内容灵活把握)一、给加粗字注音韶光( )

7、 伧俗( ) 休憩( ) 相称( )曲屏( ) 锦屏( )(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无益地耗费劳力。_2创作出来的物体形象。_3恰当,恰如其分。_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三、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A美丽 B秀丽 C美观 D华丽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色彩又觉伧俗。A精巧 B轻便 C轻巧 D精密四、阅读(一)“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

8、读到诗词中咏屏的诗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健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在括号内。(1)( ) ( ) (2)( ) ( )2解释加粗字:令人销魂( ) 齐声称道( )3为什么作者认为“屏风”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4屏风有什么特点?5起初作者对屏风有什么感情?后来因为研究古代建筑,又对屏风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二)楼“重屋曰楼”,这是古人常说的一句话,从古代建筑实例来看,这“重”字不限于两

9、重,二层以上的就可称之为“楼”。楼有很广泛的用途,在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作为商业建筑的茶楼酒肆;在明、清的住宅和园林中有作为卧室、书房和观赏风景的楼,如“见山楼”“明瑟楼”“听橹楼”等等。古代建筑中还有许多不同于前者的楼,如汉画像石所刻的大住宅旁的“望楼”,北宋在汴梁城中所建监视火警用的“望火楼”,古代城防工程中的敌楼、城楼,许多古城中的钟楼、鼓楼。它们虽然很高,但多数不是“重屋”,下半部有的以木构架支撑,有的是夯土台或城墙。楼的体型繁简不一,人们常见的钟楼、鼓楼、城楼是较简单的型式,历史上曾出现过体型非常复杂的楼,如宋画中的黄鹤楼。类似这样的建筑今天已不多见,仅山西省还幸存有明、清所建的万泉

10、飞云楼和介体玄神楼,是极宝贵的遗构。阁阁在古代往往是对收藏贵重文献的建筑的称呼。历代的寺院中常可见到“藏经阁”这样的名字;汉代曾建有藏书的“天禄阁”“石渠阁”;清代乾隆皇帝为收藏四库全书,专门修建类似国家图书馆性质的“内廷四阁”,即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四阁的建筑形式均仿宁波私人藏书的“天一阁”,做成长方形平面,两坡硬山顶,二层楼,阁的正面满开山窗。其余三面都是实墙。阁在园林中是作观赏风景用的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命名用了“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意思,表明建它是为了欣赏荷花。在一些宗教建筑群中,供奉高大佛像的多层建

11、筑也被称为阁,如辽代建筑的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明代建筑的广西容县“真武阁”,清代建筑的承德普宁寺“大乘阁”、颐和园“佛香阁”等。它们的平面有长方形、凸字形、八角形,立面造型挺拔庄重,是中国多层木构建筑的代表。其中“大乘阁”在现存木构建筑中高度居第二位(39 米多),“佛香阁”高度居第三位。亭亭是我国园林中几乎不可缺少的建筑,无论公园、私园,大园、小园、古园、今园,都可找到亭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名篇描写了亭子,至今脍炙人口。亭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的“补园”,本来是另一家的园子,园内小山上有一座“宜两亭”,这个亭名据说

12、寓意是“一亭宜作两家春”。登上这个亭子,就可以饱览两园春色。由于亭子是点景建筑,人们对它们的体型推敲得更为细致,总是力求完美。匠师们依据它们所处的不同自然环境,常把它们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供人们欣赏。轩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的,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这是和亭不同的地方。轩可以露在水边,也可以隐于半山,建筑布局较为自由,风格也多轻盈疏朗。网狮园的“竹外一支轩”和颐和园的“写秋轩”,代表了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轩的不同形式。1文中作者是如何介绍说明每种建筑的?2阁与楼彼此相近,作者怎样抓住阁的特征

13、,将阁与楼区分清楚的?3作者是如何比较轩和亭的特征的?(用原文语句回答)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第 15 课参考答案(三号宋体字加粗)【参考答案】一、sho;cng;q;chn;q;jn;png二、1徒劳 2造型 3得体 4因地制宜三、1 D 2C四、(一)1(1)善 擅 (2)健 键 2销:离散,消失。称:称赞。3因为小时候受到古诗词中有关绘屏或咏屏的佳句的影响,就觉得屏风充满了诗意。 4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的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5起初作者对屏风充满喜爱与向往之情,后来对屏风的认识加深了,认为它实在是微妙,对它的感情也加深了。 (二)1首先从楼的名称的意义、用途和体型来介绍楼的建筑特征;然后从阁的功用特点来介绍阁的建筑特征;接着从亭的功用和体型、轩的用途和风格介绍其建筑特征。 2作者介绍阁的特征,抓住了它功用上的特点来说明,这也是与楼最明显不同的地方,这样就把阁与楼区分清楚了。 3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这是和亭不同的地方。 4文中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来讲述几种古代建筑特征;介绍亭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的补园” ;介绍阁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中大乘阁在现存木构建筑中高度居第二位(39 米多), 佛香阁高度居第三位。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