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2095435 上传时间:2020-1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比较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自主 与 :自学 2017 初中复 指 九文言文 ,重点研 近五年来( 12-16 年)徐州中考 卷文言文 目 ( 所 文段参照 p112p115p116p117p119)(一) 1、解 下列句中加点的 (4 分)( 2012 年徐州中考)( 1)傅 于版筑之 (2)征于色 于声而后 ( 3)入 无法家拂士(4) 自古所希2、解 下列句中加点的 。(4 分)( 2013 年徐州中考)( 1)念无与 者()(2)相与步于中庭()( 3)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4)故名之曰“放 亭”()3、解 下列句中加点的 。(4 分) (2014 年徐州

2、中考)(1) 上下一白白: _(2) 从武林 而西西: _(3) 即棹小舟入湖即:_(4) 取道石径塘而 :_4. 解 下列加点的 。( 4 分)( 2015 年徐州中考)凄神寒骨 而适 于余 而善 万 而不能去也5解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 4 分)( 2016 年徐州中考)( 1)志 忠 志: _( 2)悉以咨之咨 _( 3) 人异焉异: _ _ (4)益州既定既: _我的 :( 5 年的出 特点)我的 策略:(二) 1. 下列句中加点 意 和用法相同的一 是(3 分)(2015 年徐州中考)A. 潭中 可百 先生不知何 人也B. 以其境 清,不可久居面山而居C. 于是作八愚 属予作文以

3、之D. 寂寥而莫我知也知之 知之,不知 不知,是知也2下列句中加点 意 和用法相同的一 是(3 分)( 2016 年徐州中考)A有所广益益慕圣 之道B性行淑均大道之行也C 得用与武帝交 所 乏者得我与D江南悉平悉如外人我的 :我的 策略:(三)翻 句子( 2016 年徐州中考)(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我的发现:我的应试策略:(四)甲文表现了诸葛亮的 ,而乙文则表现了诸葛亮的 。( 2016 年徐州中考)我的发现:我的应试策略:(五)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016 年徐州中考)A 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是以先

4、帝 简拔以遗陛下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我的发现:我的应试策略:二、实战演练(一)、(甲)王曰: “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 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

5、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 r n):丰收。译文:贞观九年的时候。唐太宗对周围的大臣说: “以前隋炀帝刚刚平定了京城。 (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宫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满满的。隋炀帝仍旧不满足,搜刮不停,并且东西讨伐,用尽兵力发动战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导致了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这使得天下平安无事。于是就能不兴徭役,谷物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理国家就像种树

6、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1)时时而间进 _(2)故夙夜 孜孜 _2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 分)(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 分)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二)(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7、)(二)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 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 ;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膏 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节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注释】 茹:吃。 膏:用油脂涂抹。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 谈笑有鸿儒()( 3)居民鲜少()2.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不同 的一项是( 2)无案牍之劳 形()(4)与之酒而为之

8、歌()( 3 分)A. 泉甘而土肥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B. 濯清泉以 自洁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C. 太行之阳有盘谷花之隐逸者也D. 钓于水,鲜可食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不必为己3.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 处)( 2 分)是 谷 也 宅 幽 而 势 阻 隐 者 之 所 盘 旋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5.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篇文章在主旨上的相似之处。( 3 分)我的考试技巧:三、命题展示【甲】忽一人大呼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

9、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乙】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注释】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 年。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生人:活人

10、;亟( q):屡次,不断地。请按以下要求出题:紧扣徐州市中考要求1、可出朗读停顿的题目。2、解释词语 4 个。3、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选择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课内外各一。5、分析评价人物形象。或选择题选择肢分别从文段内容,作者观点,作者情感,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一) 九年的 候。唐太宗 周 的大臣 :“以前隋 帝 平定了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 (今 西西安市), 中的美女和珍奇玩物,没有一个院子不是 的。隋 帝仍旧不 足,搜刮不停,并且 西 伐,用尽兵力 争,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 致了 亡。 些都是我 眼所 。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 使得

11、天下平安无事。 于是就能不 徭役, 谷物丰收, 百姓安居 。治理国家就像种 一 ,根基不 ,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 呢?”1. (1 :供然 . ( 2) 夙夜:早瞍, 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 分 准:(2分)每个 解 准确得1 分。 12.(1) 就是人 所 的在朝廷上 人。 (2)帝王能做到淸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 呢? 分 准:( 4 分)毎小 2 分,要求翻 准确, 言流 。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 )乙:治国以民 本,要 百姓安居 。(二)太行山的南面有个 谷, 谷中 ,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有人 :“因 山谷 在两山之 ,所以称作

12、 。”也有人 :“ 个山谷, 位置幽僻而地 阻塞,是 者 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 里。李愿 :“ 困家居,住在山野,登上高 眺望 方,在繁茂的 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 ,保持自身的 。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 来的 , 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定 ,只要感到舒适就安于如此。昌黎 愈听了李愿的 , 他 得豪壮。 他斟上酒,并 他作一首歌:“用油抹我的 啊,用粮草喂我的 ,随着你到 谷啊, 生在那里 游徜徉。”1. ( 4 分)( 1 )博学的人( 2 )使 累( 3 )少 ( 4) 2. ( 3 分) B3. ( 2分)是谷 也 /宅 幽 而 势阻 / 隐 者 之 所 盘 旋 4.( 4 分)(1) 是 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 陋了)。(关 “斯”“惟”“吾”“馨”)在繁茂的 下整日悠然静坐,在清澈的泉水里洗 ,保持自身的 。(关 “濯”“自 ”,注意 序 整)5. ( 3 分)两文都表达了寄情山水, 离世俗,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材料一刘禹 ,通 陋室 境的幽静,来往友人的学 渊博,交往之 粹,表达了自己高尚的 操。材料二 愈通 描写 古的清幽,生活的舒适,以及 李愿 居 古的肯定来表达 种生活的向往之情。(相似之 ,1分; 合内容,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