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52095423 上传时间:2020-11-2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精选广东省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含配套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2015?广东)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图,完成13 题 1 (2 分)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划分东 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 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 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 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北美洲,乙是印度洋,丙是南极洲,丁是太平洋,其中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印度洋跨

2、南北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 (2 分)乙点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 A (30S,105E)B (30S,105W )C (30S,75E)D (30S,75 W )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 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

3、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 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乙点的纬度是30S;其所在经线与150 W组成经线圈,根据经 线圈的特点可知,乙点的经度为75E根据题意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3 (2 分)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 甲南美洲B 乙太平洋C 丙南极洲D 丁印度洋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

4、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 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 . (2)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 冰洋 解答:解: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以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中甲是北美洲;乙是被亚洲、非洲、 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印度洋;丙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丁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 (2015?广东)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 45

5、题 4 (2 分)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 A B C D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 转轨道平面成66.5 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解:北半球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日期为3 月 21 日左右,与图中的点相符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5 (2 分)当地球运行至时() A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 北半球昼夜平分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

6、体没有影子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 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 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 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 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6 (2015?广东

7、)如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 A 3 月 21 日B 6 月 22 日C 9 月 23 日D 12 月 22 日 . .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 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日月星辰每 天东升西落读图可得,广州的昼长为13 小时 27 分,广州昼长夜短, 结合选项, AC昼夜平分, D昼短夜长 故 选项 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属于基础题 (2015?广东)

8、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如图),完成 78 题 7 (2 分)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 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 C 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考点: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 ,陆地面积29% ,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 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 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解答:解: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和南半球,故A错误; 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错误; 地球表面七

9、分海洋,三分陆地,故C错误; 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牢记即可 8 (2 分)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 C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D 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 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地球上广阔的海

10、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 冰洋 . . 解答:解:根据图中大洲的分布可知,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位于南极点附近的南极洲,故A不正确; 太平洋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故B正确;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C不正确; 由图可知,赤道穿过大洋洲北部的岛屿,因此可知,大洋洲跨南北两半球,故D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情况,属基础题 (2015?广东)读图,完成911 题 9 (2 分) M观景台的海拔是() A 400 450 米B 450 500 米C 500 550 米D 550

11、 600 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 米 解答:解:图中的等高距是50 米,图中M观景台的海拔在550600 米之间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0 ( 2 分) M 、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 厘米,实地距离是() A 1 千米B 10 千米C 100 千米 D 1000 千米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可推出,实地距离=250000=100000 厘米 =1 千米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

12、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11 ( 2 分) 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 A . 仰望飞瀑B . 俯瞰奇峰C 近观云雾D . 远眺群山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 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 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得,N观景台处于山谷,附近有陡崖,其主要作用仰望飞瀑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15?广东)读图,完成1213 题 . . 12 ( 2 分)今年4 月

13、,尼泊尔发生的8.1 级地震对我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 青海B 西藏C 新疆D 云南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 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尼泊尔北部与我国的西藏自治区相邻,今年4 月,尼泊尔发生的8.1 级地震对我国西藏自治 区影响很大 故选: B 点评: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要理解记忆 13 ( 2 分)关于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季风气候显著B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C 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D 恒河自东向西流向海洋 考点

14、: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印度半岛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中部平原区是由印度河、恒河 冲积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渊地带南部德干高原区略成三角形 的德干高原,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古老地块 解答:解:印度半岛季风气候显著,受夏季风的强弱的影响,洪涝灾害严重;印度半岛印度地形分为三 部分:北部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 低;半岛南部东、西高止山对峙;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该题考查印度半岛自然地理特征 14 ( 2015?广东)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

15、与发展的是() A 河流三角洲地区B 河流上游地区 C 热带雨林地区D 热带沙漠地区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 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 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解答:解: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 源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 成和发展;河流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交

16、通 便利),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河流上游地区,一般地形崎岖,是人口稀疏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太湿 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贫瘠,水源缺乏,不适合人类居住;故选项A 符合 题意 故选: A . . 点评:该题考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2015?广东)读图,完成1517 题 15 (2分)以下地区全部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是() A 东亚、东南亚、西亚、西部欧洲 B 东亚、南亚、西亚、东部欧洲 C 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 D 西亚、东南亚、东部非洲、西部欧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 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 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解答:解: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新丝绸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