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0888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指导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本课程讲授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讲授绪论、语音、文字、语汇四部分内容,第二学期讲授语法、修辞、语言运用三章。使用教材为现代汉语 (张斌主编)及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 。以上两本书均由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这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的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要学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平时学习一定要充分重视。为了便于同学们复习,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复习内容提示、期末试题情况,并提供一些综合练习给同学们参考。复习内容提示根据教学要求按重点掌握、一般掌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介绍。其中重点内容要求

2、全面掌握,既要掌握基本知识,又能分析运用;一般掌握部分着重基本知识内容;一般了解部分不作复习要求,不纳入期末考试范围。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复习提示重点掌握一、 什么是语言二、 口语和书面语1、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2、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三、 普通话和方言1、 什么是普通话2、 现代汉语方言:各个方言区的代表城市以及分布的大致情况应比较熟悉。3、 北方话作为基础方言的条件四、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1、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不等于北京音;语汇方面以北方话作为基础,不过也不是全盘吸收,同时还要吸收其他方言中的有用成分;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化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 为什么

3、要推广普通话一般掌握一、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二、 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般了解一、 语言学二、 现代汉语课的任务第一章 语音第一节 语音概说重点掌握一、 语音及其性质二、 语音的基本概念1、音节和音素:2、音素和音位:3、元音和辅音:4、元音和韵母、辅音和声母的关系:元音和辅音是从普通语音学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只适用于人类所有的语言;声母和韵母是从汉语语音学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只适应于分析汉语语音。由于划分角度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对应关系。一般掌握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注音的一套音标方案,是记录汉字字音、推广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语音工具。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

4、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一般了解国际音标第二节 声母重点掌握一、 声母的发音部位二、 声母的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特点分析描写要求将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结合起来,例如 s 是舌尖前、清、擦音,k 是舌根、送气、清、塞音。第三节 韵母重点掌握一、 元音的发音可通过熟悉教材上的元音舌位图来掌握,进行对比分析。二、 韵母的分类按内部成分分类:按内部成分,韵母可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三类。按韵头情况分类:按韵头情况,韵母可分四类。要特别注意的是,单韵母-i(前) 、-i(后)属开口呼不归齐齿呼韵母,ong 归合口呼不归齐齿呼韵母,iong 归撮口呼不归齐齿呼韵母。一般掌握一、 韵母的性质二、

5、 押韵第四节 声调重点掌握一、 声调的性质及作用二、 调值和调类一般掌握平仄:平仄是声调的两大类别,现代汉语中的平声主要指阴平、阳平调,仄指上声、去声调。第五节 音节重点掌握一、 普通话音节结构分析普通话音节可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分析音节结构,注意一定要把按拼写规则变化了的音节还原,才能正确分析。例如 yan 的声母是零声母,不是 y,韵母是ian,不是 an。wei 的声母是零声母,韵母是 uei,不是 ei,韵腹是 e。gun、zhui 的韵母是 uen、uei,韵腹是 e,不是 u 或 i。二、 章节的拼写章节的拼写规则涉及到汉语拼音方案的运

6、用问题,因此要求熟练掌握,自如运用。一般掌握一、 现代汉语章节的特点二、 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三、 章节的拼读话声韵调的配合关系第六节 音变一般掌握一、 什么是音变二、 轻声1、轻声的读音2、轻声的作用三、 儿化1、儿化的音变规律2、儿化的作用四、 变调1、上声的变调:2、 “一、不、七、八、 ”的变调。五、 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 方音辩正本节内容均作一般掌握,要求结合个人方音实际情况学习。第八节 语调 一般掌握语调是指说话时语流的平曲升降、词语的轻重快慢和语句的停顿等,包括音调的升降、语流速度、词的轻重、语句停顿。本节内容要求结合交际或具体的语句学习,加深对语调在表达中的作用的认

7、识,从而正确运用语调表情达意。第二章 文字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重点掌握一、 什么是文字1、 文字的作用2、 文字的符号性二、 汉字的特点一般掌握一、 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二、 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第二节 汉字的字体重点掌握一、 汉字字体的演变1、 汉字字体演变大致可分四个阶段2、 隶书的地位二、 繁体字和简体字一般了解一、 汉字的起源二、 现代汉字印刷体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重点掌握一、 汉字的造字方法二、 汉字的结构单位1、 笔画2、 偏旁:注意偏旁不同于部首,偏旁的范围比部首要大得多,一个汉字由多个偏旁组成,一般只有其中一个是部首。如“灯”由“火、丁”构成,但只有:“火”是部首, “丁”不是部首。3、

8、 根据偏旁在字中的意义作用,现代汉字的偏旁可分三种三、 独体字和合体字1、 独体字:以笔画为单位组合而成,笔画组合方式有离散关系、连接关系、交叉关系、综合关系四种。2、 合体字:是以偏旁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偏旁组合方式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三种。一般了解汉字的笔顺第四节 形声字重点掌握一、 形旁与声旁:形旁与声旁的搭配方式二、 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与局限第五节 汉字的检字法本节内容一般掌握。第六节 汉字的规范化重点掌握一、汉字的标准化1、汉字的标准化的意义。2、汉字标准化的基本内容:弄清四定的内涵。一般掌握纠正错别字: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正确使用汉字,要求能够结合具体的文章段落纠正错别

9、字。第三章 语汇第一节 语汇的概说一般掌握一、 什么是语汇二、 语汇的构成:语汇由语素、词、熟语三部分构成。三、 语汇规范的原则:普遍、需要、明确。第三节 语素重点掌握一、 语素的切分二、 语素的分类语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从语音角度可分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从功能看可分成词语素与非成词语素,从位置看可分定位语素与非定位语素。每个语素都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分类,如“手”是单音节语素、成词语素、非定位语素, “哎哟”的多音节语素、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一般掌握一、 什么是语素二、 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第三节 词的构造重点掌握一、 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1、 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发展的原因2、 单音节词与多音

10、节词的配合使用二、 单纯词与合成词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包括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象声词、感叹词。2、合成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可分组合式和附和式两类,前者包括并列式、限定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种,后者包括前附式、后附式两种。要求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分析。3、单纯词、合成词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之间的关系。由于划分角度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单音节词一般都是单纯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因为有些单纯词是多音节词;合成词一般都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不一定就是合成词,因为有些多音节词是单纯词。一般掌握1、 什么是简称2、 简称的作用第四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重点掌握基本词及特点:

11、三个特点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要求能举例说明,展开阐述。一般掌握一、 一般词二、 新词三、 古语词四、 方言词五、 外来词第五节 词义重点掌握一、 词义的特点二、 词义的派生1、 本义和派生义2、 词义的派生方式: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要求能结合词义进行分析。3、 多义词:要求能结合句子中的词语分析多义词的具体含义。一般掌握一、 词义同语素义的关系1、词义同语素义一致2、词义同语素义不一致二、 词义的发展变化: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第六节 同义词和反义词重点掌握一、 同义词1、 同义词的形成原因2、 同义词的辨析:A、 同义词的差别主要是概念意义(范围大小不同,词义轻重不同

12、,词义着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不同) 、附加意义(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形象色彩不同) 、使用功能(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搭配功能不同)这三个方面,要求能从九个小方面来辨析同义词。B、 能结合句子选择同义词并能纠正使用不当的同义词。三、 反义词1、 反义词的类别及用法特点2、 反义词的作用第七节 熟语重点掌握成语及其运用1, 成语的特点:形式整齐、音律和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要熟悉各特点的内涵。2, 成语的结构3, 成语的运用:弄清意义,注意读音,注意字形,正确使用。一般掌握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注意这三种熟语的特点,能加以辨认,能正确运用。第二部分 期末试题情况介绍本期试题有以下一些特点:

13、第一,以考查基本知识为主,所以试题难度不是很大,纯粹的理论问题很少,问答题的解答也基本上是围绕着主教材和指导书设计的,答案也可以直接在两本教材中获得。第二,试题以分析运用为主,要求同学们要以理解应用为主,学会灵活运用基本的知识理论。第三,试题还注重考查同学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试题内容不都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涉及到日常的运用问题,例如纠正错别字,运用成语,运用同义词等等。二、试题题型及分数比例(1)填空题:20 分,主要考查基本知识,涉及面较广,以分析性填空题为主,既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分析运用能力。(2)单项选择题:20 分。(3)综合分析题:20 分。主要涉及语音、语汇两部

14、分内容。语音部分,以给诗歌注汉语拼音为主,评分较严,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及拼写规则任错一处均不给分。语汇部分,合成词类别分析是重点,此外还有同义词辨析。(4)问答题:20 分。以简答题为主,要求列出要点,并且略有阐述。(5)改错题:20 分。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改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应用题改错,二是同教学内容没有特别直接的联系内容,主要涉及到语汇文字的应用性改错题。两个层次的内容实际上都是考查同学们的基本功,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还有一定难度的。第三部分 期末综合练习一、 填空1、语言是 和 的综合体。2、从本源看,口语是 ,书面语是 。3、海南岛属于 方言,吴方言以

15、 为代表。4、普通话以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以 作为语法规范。5、语音具有 、 、 三种属性,其中 是语音的本质属性。6、语音的社会属性可以从 和 两个方面反映出来。7、根据不同的发音性质,音素可以分为 和 两类。8、b 和 p 的区别是 ,t 和 k 的区别主要是 不同。9、e 和 o 的区别是 ,u 和 的区别是 不同。10、文字是代表 的符号。11、所以文字可分为 和 两大类,汉字是 。12、汉字在语音上代表 ,在意义上代表 。13、汉字字体可分为 、 、 、 四个阶段。14、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的产物。15、 是汉字发展的转折点。16、篆书包括 、 、 和 四种。17、 是汉字发展的趋势18、从造字法看, “林” 、 “众”是 , “爸” 、 “牲”是 。19、偏旁可以分为 、 和 三类。20、由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