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20738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畏自然说课稿一、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二)教学目标一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二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

2、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四)教学难点: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二、说教法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所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本课以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 ,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采用小组合作学

3、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资料交流法、比较法、及讨论法,针对文章难点,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说学法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重点放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仿写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按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创设情景整体感悟。

4、一、导语: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一段短片,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二、自主研习,整体感知。学生默读两遍课文,积累优美字词,完成字词练习。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简要写出对每一段的读书感受与理解,并小声播放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

5、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三、互动探究。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 对于文章的整体感知,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可以老师回答,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第 1 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 2 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 3 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 4 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 5 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 6 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 7 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

6、组成部分。 第 8 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 9 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 10 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 11 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在这环节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鼓励学生质疑解惑,从而理清文章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结构,完成教学重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第二步:强化理解、能力延伸。请学生展示提前从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到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资料。1、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哪些

7、值得骄傲的成绩,举例说明。2、 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有哪些破坏自然的行为,举例说明。3、 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径,你的态度如何?作者的态度如何?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这一环节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只要学生谈的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然后根据学生找出的文章中富有哲理性和思辨色彩的语句进行分析,体会文章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老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请学生做环保小记者,为这些图片配上简洁的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同时培养学生检索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以教材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结合专题开展阅读,拓宽阅读视野。最后的整理、汇报、交流。 创意说明: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