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202115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模板之蔡荣julia(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设计(论文)题目:Die menschliche SchwcheDie Analyse der Scham der Personen im Vorleser人性的弱点对朗读者人物羞耻感的浅析 学 院 名 称: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德语 班 级: 082 姓 名:蔡荣 学 号 08407070204指 导 教 师:俞丽艳 职 称 讲师 定稿日期:2011 年 11 月 6 日0. 引言本哈德施林克( Bernhard Schlink 1944- )是 德 国 著 名 推 理 小 说 家 、 法 学 家 。 他擅 于 充 满 激 情 地 描 写 稀 奇 古

2、 怪 而 又 精 致 巧 妙 的 故 事 , 背 景 环 境 是 人 们 熟 知 的 街道 和 建 筑 , 其 作 品 主 要 向 我 们 展 示 过 去 的 德 国 及 当 前 的 政 治 。 施 林 克 作 品 的基 本 主 题 是 对 社 会 的 现 实 批 判 和 复 杂 的 公 平 与 正 义本论文中将重点研究其代表作朗读者 。该作品著于 1995 年,回顾了男女主人公米歇尔伯格与汉娜爱情关系,同时用米歇尔见证汉娜法庭受审这一场景激起一些关于战后德国怎样面对对犹太人所犯下的罪孽,尊严重要还是道德重要等问题。该作品出版后已经被译成 35 种语言,并成为第一部登上纽约时代杂志(New Y

3、our Times)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书籍,并先后获得了汉斯法拉达奖 Hans-Fallada-Preis (1997), 一个意大利文学奖( 1997) ,Prix Laure Bataillon 奖(翻译著作大奖) (1997)以及“世界报”文学奖(1999) 。同一时期,钱定平的译作也进入台湾及中国大陆读者的视野,并由此引发了热评。该作品在获得亿万读者的赞誉和推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对本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对小说主题的研究,对小说内容及主要人物的研究以及对小说叙述风格的研究。1.对小说主题的研究1.1战后德国人的反思译者钱定平(2009)从这部作品中看到了德国人不认

4、同纳粹并认为自己对此负有责任,他们视纳粹问题为整个民族的问题。钱定平认为这本书是在向读者展示:德国人是怎样反省自己的。评论家克利斯托夫施扎纳茨这样阐释:战后德国人之间不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书评家卫西谛(2006)称,它是一部“直面历史”的作品,是它的种种谜团引发读者感性与理性的沉思。学者冯亚琳(2007)认为朗读者提出了当代文明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把对历史的清算作为存在的自我审视和自我理解,告诫我们应当严肃对待历史,并保持历史的生动性和现实性。本书的作者在接受采访(2009)中指出,他想通过这部作品表现第三帝国是如何在那些一起参与了建设和维护它的人身上打上烙印,如何给世界和

5、战后一代留下印记,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罪责感。如今,罪责感一代代在变轻。今天的年轻一代所思考的是,第三帝国当时给犹太人和他们的邻居、吉普赛人、精神病患者以及同性恋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和伤害,应该如何以尊重和得体的态度面对受难者的后代等等。殷倩(2009)则探讨了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对纳粹第三帝国及犹太屠杀 的历史谴责,促使汉娜学会认字的尊严,惊世骇俗的忘年之恋与战后德国的代沟问题,文盲的悲哀与尊严。1.2人性、道德与尊严范金龙,张雪梅(2009)从关键词这个角度解读朗读者,发现其中包含的四重含义:“反思” , “成长” , “朗读”及“尊严” 。作家徐则臣(2009)看到了米歇尔伯格从和汉娜的爱侣关系

6、中所获得的尊严,以及后来汉娜在面对公众道德毅然选择掩饰自己是文盲的事实,承认不属于她的罪行,从而维护了她的尊严。米歇尔被汉娜专注维护尊严以及公众道德坚持审判而感动,指出没有哪一种道德与尊严能够代表绝对的真理和正义。作家盛文沁(2009)对朗读者的尊严、知识及道德进行了研究,提出西方的古老命题知识即道德。以此为依据,汉娜犯罪及最终入狱的原因是她是文盲,不会读写,没有知识。继而他又以大屠杀的双重驱动现代官僚体系和现代化技术推翻了这个观点,指出汉娜只是遵守了纳粹的法律,完成自己应完成的工作。廖峻澜(2008)称它既是一部完全个人化的作品,关于个体生存、自由、尊严的作品,又是一个日耳曼民族的反思自救历

7、史的文学读本,更给与全人类一个对人性、存在的深刻思考。洪堡大学德国文化柏林研究所的 Claudia Benthie 博士(2005)分析了朗读者中主人公的罪责感及羞耻感,指出在战国德国羞耻文化的大背景下,这种羞耻感伴随着汉娜一生及是这种羞耻感造成后半生入狱,而米歇尔背负着罪责感和羞耻感度过了充满梦魇的 30 年。2. 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研究作家张国龙(2007)称朗读者是包含着历史寓言的成长小说,而其中米歇尔和汉娜都是受害的成长者,各自承担着沉重的罪与罚。作家詹春花(2007)从汉娜形象的反思意义中看到了汉娜对文学的审美体验,以及渴望被理解包容的心灵。 (跟人物有关)2.1.对米歇尔和汉娜的爱

8、情研究作家柳已青(2006)看到了“真实的爱情” ,它是“隐秘的心灵,灵魂的私语,爱情的罪与罚,占有的欲望,尖锐的挫败感,对爱情天长地久的迷恋” 。同时指出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爱情还是不能拯救应逝去的灵魂。2.2.对主要人物代表性的研究作家肖曼丽(2010)对米歇尔这年轻的一代,法官及公众对汉娜的审判者身份提出了质疑。她指出:曾经的法官,村民在经历纳粹是同样采取漠然的态度而没有挺身而出救出教堂里的犹太人,他们同汉娜一样也曾经是纳粹秩序的良好公民。年轻的一代以战争的审视者来看待已有的历史, 以为只要通过追溯过往就能获得真相。但是,可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那本面目和轮廓都很朦胧模糊的回忆录也并不完全

9、真实。作家肖复兴(2006)把这部小说称之为一个在为了不能够忘却的记忆中,战后新一代人如何成长的寓言。在这里,女主人公作为上一辈出现,男主人公的爱成了下一代对上一代爱的一种极端的象征。在调节记忆与现实以及两代人的关系中,他们表现出的不是我们所说的成长小说中所常见的代沟,而是突然发现上一代人的罪恶,又如何处理对他们的爱,面对这种交错的纠缠、刺痛,如何以更健康的心态成长,而不是回避或视而不见那种集体记忆留给我们今天所有人的影子。 德国作家Juliane Kster对朗读者进行了解读,认为处于青春期的米歇尔伯格与自己年长21岁的汉娜发生关系是因为年龄上的不成熟,作为文盲的汉娜惧于承认自己是文盲是其心

10、理上的的不成熟。米歇尔通过这段关系逐渐获得自信,逐步成熟,而汉娜通过学习读书写字,了解纳粹的过去而走向成熟。3.对小说叙述风格的研究作家曹文轩(2010)将朗读者的叙述风格总结为:庄重严肃的风格,认为其具有文学具有的主流风气,赞赏它“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作家李敬泽(2006)就这部小说把中国作家同施林克先生进行比照,认为施林克有一种沉默的力量,而这种沉默把确定无疑的事物变得含混不清,是它使读者对人的境遇和疑难重新满怀疑问、满怀好奇之心。这也是中国小说家应该学习的地方。廖峻澜(2008)从爱和朗读、罪和朗读以及爱和罪的三重关系向我们剖析了朗读者的隐喻结构。殷倩(2009)认为其体现了德语特有

11、的缜密和严格的逻辑感。4.对作品的负面解读英国日尔曼学教授杰阿德勒指责这里的“爱情与群体屠杀,情感与野蛮之纠合”,而尤其令他更感到可悲的是编造者“又偏偏是一个德国法官”。南德意志报用几个整版篇幅刊登了包括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批评文章,并发表评论家温克勒的文章,把施林克的小说定格为“豪劳一虚情”(指豪劳考斯特集中营)。他指责法学家施林克“以为自己有权利,用这样一个典型范例来解释对犹太人的屠杀”,认为生死朗读玷污了文学神圣的殿堂。一批出身犹太的学者认为,小说强调了汉娜是环境的牺牲品,伯格是汉娜的牺牲品,而真正的牺牲者犹太人却在小说中成了“第三者”,被忽视,其形象甚至被丑化。而对于本作品的真正意图,施林

12、克先生在接受采访中就说过,他只是将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展现给展现给大家,并不是为了开脱他们的罪责,对于读者从此作品中看到的其他主题就只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研究朗读者的主题。本论文将首先站在肯定其作品的立场上,以负面解读为鉴从人物形象表现的“羞耻感”为主题进行研究。从人物着手,以人物语言行为中的羞耻感为切入点,从历史及社会背景出发探讨人物身上的羞耻感产生的原因及这种心理对他们命运走向的影响作用。参考文献:1Benthien Claudia.Eine Analyse der Scham-und schuldproblematik in Bernhard Schlinks de

13、r Vorleser D 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Institut fr deutsche Literatur,2005 2Wuest,Karl-Heinz.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M. Peking:FLTRP , 20073Im Gesprch: Bernhard SchlinkEB/OL.http:/ 4Der VorleserEB/OL.http:/de.wikipedia.org/wiki/Der_Vorleser2011-10-10/2011-10-13 5Juliane Kster.Intepretation.Der VorleserM.Oldenbourg: Oldenbourg Schulbuchverlag ,20006倾听朗读者EB/OL.http:/ (7)卫西谛.朗读者:理性与感性的沉思N.书评周刊文学中华读书报,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