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5201537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意义内容摘要: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我国中小学教育如何向这一目标去靠拢,最终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思。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目标及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刘茂森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

2、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然而很多地区和学校在这 个概念的实践与探索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和偏差。一、 课程整合的涵义 广 义 课 程 整 合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是指将两种、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 广义课程整合: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 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

3、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狭义课程整合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 狭 义 课 程 整 合 : 对 教 师 、 学 生 、 教 学 本 身 都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综 合 性 要 求 。 这 种 要 求并 非 面 向 知 识 , 而 是 强 调 把 知 识 作 为 一 种 工 具 、 媒 介 和 方 法 融 入 到 教 学 的 各 个 层 面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 观 念 和 综 合 实 践 能 力 。二、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

4、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

5、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 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 算机扩2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即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相整合对教学过程具有五种宝贵的特性:1 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6、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 .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组织与管理4 .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合作式学习5 .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研究性学习 四、实施信息技术与课 程整合的目标以及方向 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大课题,而且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进行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 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所以认识并遵循信息技

7、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条件。根据我们所提出的目标我认为我们应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 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比如:Microsoft Word 文字处理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一份班级小报的形式进行教学。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通讯录的形式进行教学等等,

8、因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识要比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和精彩的多,学生们喜欢贴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说事半功倍。第二步,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目前,在中小学信息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好学生以为上信息课是在耽搁他们的学习时间,差点的学生以为信息课是休息课,是玩的课。所以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谈自主性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在高中信息课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现在的学生要求更宽更广的知识面,但从课本

9、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语文方面从作者的生平,写作历史的背景,文章的意境等多能用多媒体的形式去表现其效果不言而喻。数学方面通过直观的线、面、图形的运动会加深学生对几何的理解,拓宽他们对解题的思路,枯燥的数学就活了起来。其他的课程就不用再说了我就以我上的一节信息课为例,浅淡一下我在整合方面的一些体会。我讲的这节课是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信息。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对 Internet 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对相关信息快速搜索,并能制作简单网页的基础上学习的。考虑到大部分同学都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到了如何将找到的信息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中,目的 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

10、的习惯,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从这一方面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完成任务相结合。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设置几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是如下。31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搜索相关信息,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纳的定位;化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

11、污染的研究。2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同学,每个成员选择一科,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在网络上检索信息,下载下来,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扩充到资源库中,每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3各组互相交换成果,互相点评。4老师总结点评: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找到的内容很新颖、丰富,极大的扩充了大家的知识容量,丰富了学习网站的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同学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添加到自己的网站,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找一些更多的相关内容,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在组织的这节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

12、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 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驱使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象这样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

13、践中。第三步,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

14、。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 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这一步的教学就更加的开放与灵活更会激发学生求知表现的欲望,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缺的就是这一点,可以说能改变整个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学生和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 21 世纪学校教育教学 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 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4参考文献何克抗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北京师范大学 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刘茂森 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