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196883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案例题目: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学期教材,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族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的心情。教学重点: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前倚音。教师准备:筷子、课件、录音机、头饰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简单的节奏并能熟练的按节奏读歌词,也会为歌曲伴舞,教师可大胆放手的培养学生自主性,给学生想象的空

2、间,自由发挥。但是还要进一步的教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使他们对音乐更加喜欢,更加了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并能为歌曲编排舞蹈。3、情感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法我会利用带大家去郊游,一路唱着歌快乐的来到大草原上,让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族的音乐风格,激发着他们的兴趣,为后面的歌曲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2、教唱法 用教唱的方式,让他们能更准确的去学习这首歌曲,又通过师师接唱、师生接唱和分组演唱等多种形式,更加巩固

3、了对新歌的学习,也对课堂增加了许多色彩而变得不乏味。3、拓展延伸法 新课标指出,不能仅仅单一的去学习书上的知识,要拓展延伸他们的课外知识,我利用让他们欣赏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马提琴表演,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又给课堂锦上添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1、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一起去郊游,你们想去吗?2、播放郊游 。【百度视频】 郊游http:/ 。【百度视频】http:/ 。板书课题。三、新授歌曲。1、歌曲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百度视频】http:/ | x x x | x x x | | x x | x x | | x - | x - |12、为歌曲打节拍伴奏。1

4、3、同学们,你们的歌词背下来了吗?好,下面我们随着歌曲伴奏,背诵一下歌词。出示我是草原小牧民伴奏。【百度视频】http:/ 唱的好听,节奏打的也好,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草原上,你们真的就像一个个可爱、自豪的小牧民 ,如果戴上帽子唱就更像了,你们准备帽子了吗 ?那么就戴上你的帽子,随小牧民们一起跳起来吧。 (自制帽子,可以拿桌套和围巾带在头上) 。13、分组表演。一组唱歌,一组跳舞,一组伴奏。出示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百度视频】http:/ 【百度图片】http:/ ,感受马提琴悠远而动听的声音。 【百度视频】http:/ 省份及学校全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学校真实姓名 佟明珠 通讯地址 吉林省通榆县边昭学校邮编、 1372 联系电话 18943794376参赛教案的访问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