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1779810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付高中历史选择题难题的几种方法做对选择题的前提条件是历史基础知识一定要过硬。这也是一切方法和技巧能够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其次不管做什么样的选择题都要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认真审题。先找出题干中的各个限定条件,再据此通读四个选项,选择符合要求的项作为答案。切忌程式化思维,也就是一看这个题好像以前做过,然后就不假思索地选了当初选的答案,殊不知出题者有时稍微改动一个字或是一个词,答案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做选择题的方法。(一)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

2、样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题,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大力士空间和阶段特镇,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在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住”的思

3、考和把握。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第五,明确理论要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在进行论证和分析。第六,明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二)解题方法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1

4、、 最佳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辨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例: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解析:新文化运动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而不

5、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正是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D项。答案:D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

6、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是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答案:C解题方法:此

7、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云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例: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解放战争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

8、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以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答案:A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4、推理选择题推理选择题是指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地。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

9、选出正确答案A。答案:A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5、排序选择题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议会组建“新模范军”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克论威尔建立独裁统治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A B、C D、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D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D两

10、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克论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答案:A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打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6、组合选择题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根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11、。例:唐中期以后,藩镇割据的特点是藩镇不向中央缴纳赋税节度使自己委派官吏节度使死后,由儿子或部将继任藩镇可铸造货币A B、C D、解析:如果考生能断定藩镇可铸造货币不符合题意,便可排除含的备选项A、C两项。然后,比较B、D项,发现B、D、项均含,即一定是藩镇割据的特点,然后只要能确定符合题干要求,便可得出正确答案B项。答案:B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考查点判断法。此方法几乎适用所有的题目,因为每一道选择题

12、都有自己的考查点,能准确判断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和要考查什么,就很容易做对题目了。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发生的重大变化不包括( )A分封制的大力推行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井田制的瓦解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很明显本题的考查点是社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劳动工具相结合所形成的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最能标志生产力水平的是生产工具。B项属于生产力范畴。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C项和D项属于生产关系范畴。A项是上层建筑,既不是生产力也

13、不是生产关系,答案为A。直接(排除)法。直接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准确掌握知识的前提下直接选择,不需要拐弯抹角。这类题目在考试中是属于送分的题目。当然要求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例如: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这类题目考查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答案B。排除法实际上是变相的直接选择,适用于题干或选项中出现了全新说法或观点的题目。 例如: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 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独立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南北战争本题中题干的说法

14、显然是全新的,历史课本中也没有提过艾森豪威尔这个人物。睡觉、喝咖啡、香烟、三明治显然都不是有效的信息。所以三年的战争岁月就成了做题的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四年,其中美国参战是在1917年;独立战争(17751783)八年;南北战争(18611865)四年。均可排除,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六年,美国参战是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后,所以美国实际参战三年,答案是C。比较分析法。很多考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即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选哪个更合适。实际上对这种那个题目我们可以结合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

15、从而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例如:两税法体现出杨炎的理财思想是( )A轻徭薄赋 B无夺农时 C平均负担D开源节流本题可以明显排除A、B两项。课本上说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所以很多考生都会选择D项。但我们仔细分析,两税法确实开源了,但节流是没有体现的。而两税法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改变了自战国秦汉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开始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主要的征税标准。而地主地多财产多,自然交税就多,农民地少财产少,相应交税也就少,所以是一种地主和农民负担的相对平均。答案是C。常识判断法。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考生平时除了学好本学科的知识外,对本学科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及相关学科,包括一些社会生活常识都要有积累。2007年高考全国卷一套中选择题12题关于皇帝年号、庙号和谥号的考查就难倒了好多考生。再比如:中国汉字起源于图画,经过三千多年的演变,在形体上逐渐由图画变为笔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