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1778811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实与效:低段综合实践师生交流的追求【摘要】“返璞归真”是时代的趋势,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化的综合课程,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上低段的孩子年龄又比较小。这时,师生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交流必须讲究实,才能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实的主题是创造师生有效交流的前提,实的运行是落实师生有效交流的过程,实的评点是促进师生有效交流的运用。实践证明,师生交流只有讲求实,才能让低段综合实践活动高效。【关键词】实 效 师生交流 实与效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实指的

2、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质朴实在而不浮华。切合当今教学目标“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效指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在这个浮躁的教育背景里,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执行的过程中比较虚和浮,或过于简单,草草了事,或过于浮华,不重实效。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是:第一,现在许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活动,甚至认为让低段学生玩玩说说,动手制作即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放任自由,过分“民主”,对学生的“自主”成了“自由”,让学生的“合作”成了“分组”,要学生的“探究”成了“模仿”,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使活动过于简

3、单,最后草草了事。第二,有许多教师,片面理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活”的课程。把自然、社会、劳动、生活融为一体,只要一开展一个活动,就串连出许多别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每个活动都要过问,样样重视。认为这样做,就是综合各门学科的目的。其实这样只做了“表面文章”,过于浮华,不注重实效。以下就来探讨低段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实与效。一实的主题创造有效交流的前提,铺“高效”低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相对不足,虽然好奇心强, 善于提出问题,但不善于自主探究,不善于设计实验来探究,师生间有效沟通极为重要。交流必然也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否则就无法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是围绕主题活动展开的,因此,进行综

4、合实践活动,选题朴实无华至关重要。教师要找准突破点,跟学生有效的沟通。明确选题时要着眼于切口的大小,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关注学生的兴趣,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才能铺就高效的活动。案例1:一年级的孩子生活能力低,一遇到困难就求助父母,教师甲为了培养他们具有生活的本领,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在教学中确定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就布置了一个主题回家帮助妈妈做家务,可以帮妈妈洗衣服,也可以帮妈妈扫地等。案例2:而教师乙在生活中发现,一年级孩子每天都有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们总是把书包随手一扔,父母就跟在后面整体书包。一些孩子穿了有鞋带的鞋,早上父母帮忙系好,可

5、到学校一旦散开了,就不知道怎么办?教师乙问学生:“每天回家自己整理书包的举手?平时自己会系鞋带的举手?”只有寥寥几个,师再问:“我们来自己整理书包和系鞋带,好吗?”孩子们不由得欢呼雀跃,于是班级里就开展了整理书包和系鞋带两个主题任选一个的实践活动。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有效指导,确定一个朴实无华的活动主题。从两个层面要求:1.斟酌选题的切口活动主题太大,学生的活动难以落到实处;活动主题太小,学生的活动形式又会受到限制。案例1的主题就太大了,能帮助妈妈做的家务有很多,孩子们可能每一样都是蜻蜓点水。案例2的主题切口就刚好,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自己切身体验的事

6、情中提高生活的本领。2.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坚持不懈,勇往直前。选择合适的主题,就能够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巨大兴趣。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要在选题时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及时加以引导,对活动主题进行论证,以便确立合理可行的活动主题。案例1帮妈妈做家务,提高的生活能力,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直接的帮助。在确定主题时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实施起来学生就会拖拉。案例2整体书包和系鞋带这两个主题学生也感兴趣。而任选一个又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空间,关注了学生的个体的兴趣。二实的运行落实有效交流的过程,塑“高效”平日里低段教师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

7、的主观感受和已有经验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所以,教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教师身份,善于运用朴实的技巧,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选择合适的形式,寻找适恰的时机,使综合实践活动更高效。1.平等的关系师生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不是真理的占有者,更不能拥有“话语霸权”。低段教师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年龄段和学生“同步思维”。 活动中,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而应沉下心,跟学生们一起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教的指导作用绝不是指手划脚:你应该怎样怎样,而应视学生为朋友,以商量建议的口气来建议:“这样做也许会好一些。”在活动中,教师应有耐心等待学生的结果,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犯知识错误,有错才

8、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学,有学才有果。所以,平等是有效交流的重要基础。2.适合的形式综合实践活动中,师生交流的方式很多,每种交流方式都有它特有的功效。一是语言交流,它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语言的艺术性,感染着学生;语言的启发性,诱导着学生;语言的趣味性,吸引着学生;语言的教育性,熏陶着学生。二是体态交流,教师一丝善意的微笑,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倾听的姿态,一个宽容的举动,恰当的运用体态语言进行交流,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功效。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维活跃和兴奋的主动状态,并徜徉在精神愉悦的情境中。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只有将其优化组合,综合运用,就能进一步增强交流的实效性。3.适恰的时机时机就是教

9、育点,就是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把握好时机,促成飞跃,就会事半功倍,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引导要适时、有效,教师要注意倾听和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教师的引导是穿针引线和随机应变,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经常亲自动手做,才能形成劳动技能,才会动脑筋想,才能有所创新。案例1:在开展学“系红领巾”活动时,教师甲自己给孩子们展示了怎样系系红领巾的全过程,然后让孩子们观察,再自己动手学着去做。如果还不会的,让旁边的同学帮助他。回家作业是做个妈妈看。最后,全班一部分孩子学会了系红领巾。案例2:在开展学“系红领巾”活动时,为

10、了让学生了解“系红领巾”的过程,教师乙在活动前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解,师再重点讲解系红领巾。然后进行分工:左尖压右尖,右尖绕一圈,圈里抽出尖最后,每一个学生将自己亲手系的红领巾,分别回家做给妈妈看。老师做了一个表格,进行跟踪的调查,一个星期后,全班的孩子都学会了系红领巾。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参与活动不是与学生一样去探究、去实践,而是有针对性地及时点拨,跟踪了解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确保活动不脱离计划。案例2教师乙在活动前请一位同学进行讲解,这就是教学的第一个有效时机,孩子们对同伴的讲解往往观察得更仔细。师再重点讲解系红领巾。这又是教学的第二个有效时机。最后做了一个表格,进行

11、跟踪的调查,这又是教学的第三个有效时机。最后,全班的孩子都高效的学会了这个本领。而案例1教师甲没有把握好教学的这三个有效的时机,最后班级只有一部分孩子学会了系红领巾。三实的评点促进有效交流的运用,激“高效”教育是一门艺术,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低段的孩子,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句你真棒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都是最好的评点。孩子们会乐得发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及时性的朴实无华的评点,更能激进低段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案例1:在二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甲给学生上了一课电话,教师设计了许多

12、打电话的场景,同桌之间选择你喜欢的场景进行打电话。愿意展示的孩子出来展示一下,回家后跟你的亲戚或朋友打个电话,最后孩子们只是草草了事。案例2:在二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乙给学生上了一课电话,教师以“喂!你好,你是谁?”开头,让学生接着回答;然后,要求学生对听到过的各种电话的形式进行模仿,学生情绪高昂,发言积极,模仿性特强;老师对全班孩子都进行了表扬。师让学生自己设计题目。学生1说:“过新年了,给外婆打个电话?”师说:“你真有自己的想法!谁也跟他一样有独到的想法呢?”马上就有更多的人举手了,学生2说:“邻居家着火了,怎样打?”学生3说:“公路上发生车祸,怎样打?”然后小组内同学进行打电话,组

13、内同学互相学习,互相鼓励。选出一个代表来,在全班面前展示。回家试试给你的好朋友打个电话,妈妈评价,本课堂表扬过同学和妈妈的评价加起来作为本课题的成绩。孩子们积极性很高,回家后还真的试着给不同的人打电话。从以上两个案例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评点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最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同。所以朴实有效的评点要做到以下三点:1注意整体评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求在评价过程中把课程、教学和评点进行统整,使他们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意把评点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于教学。案例2

14、最后把本课堂表扬过同学和妈妈的评价加起来作为本课题的成绩.就体现了整体评点。而案例1没有注意整体的评点,只是让孩子回家跟亲戚或朋友打个电话。2重视过程评点过程评点重视学生的过程而不在于结论。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种种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自身的一种关注;注重低段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意识。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的结果展现,不要迷醉于出了什么样的成果,而应着眼于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提高,体验是否真实,反思是否有效,只有这一点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15、。案例2师说:“你真有自己的想法!谁也跟他一样有独到的想法呢?”这个过程点评非常到位,马上就有更多的人举手了,学生2说:“邻居家着火了,怎样打?”学生3说:“公路上发生车祸,怎样打?”,这个过程评价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内动力。而案例1教师甲只是主观的设计了打电话的场景,让同桌之间选择你喜欢的场景进行打电话,没有对孩子一个很好的过程评价,没有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3.及时鼓励互相评点师者“解惑,天经地义”,然而生有惑能自解,何不让学习过程自主?综合实践活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参与活动,所以,学生之间要学会评价,及时鼓励。案例2教师乙在让小组内同学进行打电话这一环节,让组内同学互相学习,互相

16、鼓励。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会倾听同伴的孩子的想法,学会赞美别人。同时推荐出一个代表。这样,小组内每个孩子在互相评价中,增进友谊,发展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而案例1教师甲没有运用孩子间的互相点评来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总之,一定意义上讲,教学就是交流,是一个复杂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而要达到有效交流,不仅仅是让学生大胆充分表达自己的单向传输,而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师生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合的互动过程,最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综上所述,学生只有在实的主题中才能活跃思维,在实的运行中才能增值知识,在实的评点中才能智慧闪耀,教学由此而高效。参考文献:1.伍茂国徐丽君人际交流.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版2.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