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1772790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去探究【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实践,正力求按这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普遍不高,好多活动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一样,由于四十分钟一节的时间限制,严重制约着学生进行有效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教师无谓的多次讲解和演示,还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间,力求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

2、关键词】观察思考动手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当前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实践,正力求按这些新的理念组织教学,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普遍不高,好多活动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一样,由于四十分钟一节的时间限制,严重制约着学生进行有效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教师无谓的多次讲解和演示,还学生以充分的探究时间,力求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一、给予充分的观察时间课标指出

3、:“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主要是教给方法,而关键是从指导观察入手。1、科学探究中,观察很重要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四下看看,是有目的、有计划,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例如:在教学三上动物这一单元中,从本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到蜗牛(一)、蜗牛(二),再到蚯蚓、蚂蚁、金鱼,乃至该单元的最后一课动物有哪些相同特点,其中没有一节课不安排观察:蜗牛(一)中

4、,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部身体构造如何?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蜗牛(二)中,观察蜗牛如何吃食物,怎样排泄及呼吸的。蚯蚓中,观察蚯蚓的身体构造和遇到刺激时的反应。蚂蚁中,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金鱼中,观察金鱼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长着什么?怎样运动?如何捕食?又是如何呼吸的?诸如这样的科学观察课,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知道它们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惯等。2、科学观察中,方法更重要由于孩子们受知识水平,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等局限,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无意性、情绪性比较明显,而观察的选择性方面较差。他们只看到或注意到表面现象,而不能有目

5、的、有顺序,仔细地观察。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结合观察的具体内容,给孩子们提出观察的要求,让他们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些内容?重点观察什么?在观察时,观察的方法更重要。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教师应先准备鼓、皮筋、塑料尺、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可知:它们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但发出声音时都会振动。进而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所指向,有所侧重。如果有一件事情、一个现象引起他们的注意,这个时候他们就由一般的感觉和观看进入到观察的层次。有了观察孩子们才可以发现、提出问题,发现、提出问题才有

6、可能进入到研究的阶段。二、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1、 科学课堂要动手,需先动脑。没有先动脑的实验是没有灵魂的,做不成。科学家们就是从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中在寻找答案,在动脑思考。因为我们都知道,在科学实验过程里,设计出一个新颖的实验要比做一次实验更重要,更有效。因为设计一个实验则体现出一种思维的创造性,体现出思维的周密性,更体现出科学的一种独创性,一种独特的科学探究的魅力。我发现在许多的课例中,实验仪器、材料的出现会紧紧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学生们真正带着问题进行动脑思考的愿望并不那么强烈,我特别担心,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表面的热闹,缺少的是思维含量的实验过程。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7、强调要求一定是要先动脑再动手!在坚持的过程中,我明白学生的思维品质是需要老师培养的,实验要先动脑的要求,学生越来越赞同,而且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例如:六年级抵抗弯曲一课,当学生认识了立柱、横梁,而后知道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问题,接着猜测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研究?到这一环节时,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动脑热情,认识了实验用的纸梁这种材料,马上就去思考怎样做实验?而且设计对比实验对问题研究很有必要。所以当他们投入地动脑想办法,这就是学生实验前的周密规划,这就是实验的灵魂。2、科学课堂探究中应少学习,多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起孩子的未知欲;疑,能促进孩

8、子的积极动脑思考、探索,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小学科学的教育就注重对孩子们思考能力的培养,只要是言之有理,对问题认识不全面,也能得到认同和赏识,充分发扬他们的思考天性。例如:教学四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中设计一杯50ML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其中引导学生思考:1、如何知道加入多少食盐。2、如果用小勺取食盐,怎样做才能知道每次盛取的量是一样的?盛取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3、分批加入食盐的原则是什么?4、若最后一次加入的食盐未溶解完全,应该怎么计算?5、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稍等一下再观察呢?6、前面可以快点加,后面几勺为什么需要慢慢加才行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培养

9、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科学课堂探究中应放开思维鼓励孩子异想天开课标指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科学学习,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得出多种多样的结论,不一定追求什么“标准答案”或“终极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敏捷性和变通性。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许多科学领域的探索活动往往都是他们在已有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猜想是学习科学的翅膀,让猜想贯穿于科学探索之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体验受阻时的失败和成功的兴奋,这样便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使科学素养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如我在给学生

10、上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向杯里放多少颗回形针,水才会从杯子里溢出来?让全班56位同学进行猜测。统计结果:要放110颗的有39人,要放11-20颗的有14人,要20-30颗的话 3人,没有人认为要放30颗以上,实验结果出乎所有学生意料,放了138颗回形针水才溢出来,学生个个都非常惊讶,目瞪口呆。设计这个猜想的目的是要鼓励每一个孩子都要参与猜想,并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实验科学探究,证实猜测是否准确,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其实,在平时孩子们的探究活动中,我们不难听到部分学生出现的种种异想天开的想法。有时,我们总是急于否定或纠正它们,而事实上,有了与众不同的想法,不管其想

11、法对或不对,都足以给“探究者”自己一个强烈的思考过程。这不正是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强劲动力吗?我们要把诸多可贵的思考机会留给学生自己。我们要坚信: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异想天开的时候,这种时候,特别需要被鼓舞,被激励,特别是我们的孩子!特别是在我们的科学课上!三、给予充分的动手时间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像人们常说:“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顺

12、应了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点又可激发其学习兴趣。新课标也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其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1、放开孩子多种器官活动,增强探究效果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最好让孩子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探究活动: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尝尝、做做、写写,亲自实际操作,以增强探究效果。比如听听声音,听一听水流声,鸟叫声,听听飞机的远近,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摸一摸,不同岩石的表面是粗糙或是光滑?教学水时,尝一尝不同液体的味道有何不同?教学植物单元时,做一做,种些花草树木,教学动物单元时,养些小动物如蚕,鱼等。教师指导孩子们留心观察;种子是先长根还是先长茎叶?花蕾怎样结果

13、?虫儿怎样吃食最后写写观察日记:植物栽培日记、动物成长日记、天气变化日记、气温变化日记等等。2、放开教师繁琐讲解,稍加提醒,直奔主题如果教师在动手前,把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则只需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特别是在探究实验中,学生更是在教师的统一号令下进行实验,如:“跟着老师一起来,现在小心地拿起试管,装入小岩石,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放下试管”诸如此类现象在探究课中常有出现,探究课变成实验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那么探究是否就失去了其探究的滋味了呢?

14、所以有时,教师要放开来,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只需为学生做一些咨询指导服务,了解学生探究动向,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例如:在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水、食用油、洗洁精中,谁流得更快一些呢?用什么方法去证明自己的猜测呢?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工具呢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杯子,吸管,滴管,小凹槽等,学生可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实验,给予其充分的时间,在探究中,倘若发现材料不适合,可重新选择。重新选择不行,教师可在一旁适当点拨,这样不就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时间,放开他们的思维了吗?在科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敢于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动性、使学生会学。只有为学生创设亲历探究过程的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时间,放开他们的思维,放开他们的多种器官活动,顺利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与探究学习,才能真正提高科学探究课的实效,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科学课堂。参考文献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喻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2005.6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注:论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