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51764128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某养殖案例分析与模型构建,目录提纲,二、养成结果分析,三、养殖模型构建,一、环境背景值概况,四、总结与讨论,养殖过程中温度相对保持平稳,维持在25.828.96之间,从8月下旬开始温度逐渐降低。,氨氮和亚硝氮浓度在养殖过程中变化趋势类似,8月初到8月中下旬,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骤增,后期逐渐降低。,水体中总菌含量维持在7.51034.96107cfu/mL之间,8月中下旬细菌数量达到高峰。 水体中黄弧菌数量在1103cfu/mL上下波动,绿弧菌数量在1102 cfu/mL上下波动,弧菌数量相对较低。,目录提纲,二、养成结果分析,三、养殖模型构建,一、环境背景值概况,四、总结与讨论

2、,1.北海虾车间,两餐,一餐,不投,五餐,(尾/m2),两餐,一餐,不投,五餐,(1).与不添加酵素的池塘相比,添加酵素的池塘对虾特定生长率相对较高,但饵料系数相对较高。 (2).特定生长率与放苗密度之间存在关系,相同处理条件下,随着放苗密度的增大,特定生长率会降低。 (3).与投喂五餐酵素相比,其它组的对虾成活率相对较高。,2.北海饵料车间,2.北海饵料车间,(1).饵料车间放苗密度较均匀,20#池放苗密度最低。 (2).5# 19#池的特定生长率普遍高于21# #32 #池。 (3).投饵系数无明显规律,但9# 、12# 、20# 、21#池投饵系数明显高于其它各池。 (4).各池塘对虾成

3、活率相对较均匀,20#和32#池对虾成活率最高。,3.南海车间,(1).从南4池、南26池、南27池分出的对虾成活率相对较低,其中南26池最低,仅为58.55%。 (2).从南28、南29、南4池、南26池分出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较低。 (3).从南4池、南26池分出的对虾饵料系数较高,其中南26池最高,为2.11。 (4).综合来看,标苗池南4池、南26池虾苗可能存在问题,在养殖过程中特定生长率低、饵料系数高、成活率低,最终造成产量较低。,3.南海车间,(1).本次养成所用苗种共有8种不同规格。(2).通过特定生长率指标可以看出,规格为2223尾/斤的虾苗特定生长率最高、规格为616尾/斤的虾

4、苗最低。 (3).规格为1370尾/斤的虾苗在养殖过程中的饵料系数最高,规格为671尾/斤的虾苗饵料系数最低。 (4).对虾养殖成活率随着虾苗规格的增大而呈现升高的趋势。 (5).产量随着虾苗规格的增大基本上呈现增加的趋势,规格为671尾/斤的虾苗的产量最高,平均每池达到116.93kg。 (6).综合以上结论,放养规格为671尾/斤的虾苗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录提纲,二、养成结果分析,三、养殖模型构建,一、环境背景值概况,四、总结与讨论,1.体长、全长、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1.体长、全长、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对虾的全长和体长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经研究发现: OL=0.8871L-0.076

5、6 R2=0.9941。 其中,OL表示对虾全长(cm) L表示对虾体长(cm),对虾体重与体长,体重与全长之间都符合幂函数关系。相较于体重与体长之间的函数关系,体重与全长之间的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公式为: W=0.0075OL3.0306 R2=0.9964。 其中,W表示体重(g) OL表示全长(cm),2. 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单尾对虾),2. 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单尾对虾),北海虾车间与饵料车间养殖对虾的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都既符合二次函数关系又符合幂函数关系。 通过比较发现,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幂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且饵料车间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R2要高于虾

6、车间。,2. 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单尾对虾),南海养殖对虾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符合三次函数关系,公式为: F=810-5W3-0.0035W2+0.0725W-0.0023 R2=0.9762 其中,F表示日投饵量(g) W表示体重(g) 由于南海养殖对虾数据分布较均匀,相较于北海养殖数据,可信度更高。,2. 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函数关系(单尾对虾),以南海车间对虾日投饵量与体重之间的三次函数关系为模式函数关系,与北海饵料车间进行对比发现,两条曲线几乎重合。,但与北海虾车间的投饵量与体重二次函数关系对比发现,两条曲线拟合度较差,随着体重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3. 产量与最后日投饵总量

7、之间的函数关系(单池对虾),3. 产量与最后日投饵总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单池对虾),每池对虾产量可以通过最后日投饵总量大体反映出来,研究发现,产量与投饵量之间既符合三次函数关系,又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经过对比发现,两条曲线基本吻合,但通过R2比较发现,产量与投饵量之间的三次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公式为: O= -210-6F3 + 0.0223F2 35.677F + 43925 R2=0.9573 其中,O表示最终总产量(g) F表示最后日投饵量(g),目录提纲,二、养成结果分析,三、养殖模型构建,一、环境背景值概况,四、总结与讨论,1.养殖过程中放苗密度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2

8、.苗种质量很关键,标粗结束后,要对苗种进行质量检测后再分池养殖,南海养殖结果中发现,从南4、南26池中分出的虾质量都较差,产量很低; 3.放养不同规格的对虾苗种对养殖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经数据分析发现,当苗种规格为671尾/斤时,对虾的存活率较高、饵料系数较低、最终产量较高; 4.对虾全长与体长之间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可根据公式:OL=0.8871L-0.0766 进行全长与体长之间的互相准换; 5.对虾体重与全长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且拟合度很高,公式为:W=0.0075OL3.0306 ; 6.单尾对虾的日投饵量与对虾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三次函数关系,知道对虾体重后可根据公式: F=810-5W3-0.0035W2+0.0725W-0.0023 计划投饵量; 7.出池前的最大投饵量对池塘对虾总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二者符合三次函数关系,公式为: O= -210-6F3 + 0.0223F2 35.677F + 43925 可根据投饵量大体估算产量; 8.在做投饵模型时,应考虑温度及其它水质条件的影响,但由于计算太过复杂,在本次模型构建时未将其考虑在内; 9.本次投饵模型构建的是单尾对虾体重与投饵量的关系,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知道虾池中对虾的数量或密度; 10.不同养殖条件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养殖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套用各种模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