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51762105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是凌海市公安局沈家台派出所民警*,今天应学校领导的热情邀请来和大家共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受沈家台派出所所长,镇政府相关领导的委托在此向辛勤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孜孜不倦学习的同学们道一句你们辛苦了!祖国的明天要靠你们的双手托起,所以你们的幸福和安全我们大家责无旁贷。萧军义校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一流、校园整洁美丽的学校,我们派出所民警在交通管理中感到萧军义校的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方面做的比较好,希望在座的各位继续遵守交通秩序,共建和谐平安校园。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在这里我要用枯燥的数字、血淋淋的案例、标准的定

2、义来给在座的各位以最大的震撼和刺激。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给在座的各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时刻牢记交通法规,让安全伴随大家一生。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交通事故的发生受害的不仅仅是死者、伤者同时也破坏了一个个幸福安宁的家庭,父母失去了孩子、儿女失去了爹娘、夫妻阴阳相隔、正常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就是“四二一”公式。一个人发生交通事故,涉及他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父亲、母亲和自己,同时

3、也让学校领导老师担心、担责。大家现在把眼睛闭上,可以在脑海中试着想一下,失去了一部分肢体后你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了解交通安全就不能不讲交通的历史。大家知道我国为什么实行驾驶车辆、行人、赶骑牲畜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吗?这是什么时候规定的?为什么这么规定?世界各国汽车行驶方向分两派:一派是以英国为首的海岛派,用左行制,一派是以法国、美国为首的大陆派,用右行制。因为古代法、美等大陆国家军人往往右手持矛或者持剑,为了避免两队军人路上迎面相遇时矛剑相碰伤人,要求把左边让给对方通过,公民仿效成了传统,凡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都靠右行延传至今,而美国用右行制后出口了大量的汽车影响了很多国家,形成了惯例便立法规定。

4、1945年以前,中国是左行与右行混合的国家。总的来说,在南方省份和城市,例如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由于受到英国的影响,左行规则的右舵车更为普及;而在山东、直隶等北方省份,由于俄国、德国、美国等国的影响,大多采用右行规则的左舵车。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全力支持中国抗日,随着大量美援左舵汽车运抵中国,靠右行驶逐渐成为大多数司机的习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8日修正,6月19日公布的违警罚法第五十八条第七款改成车马、行人,不按右侧前进,不听禁止者,处二十圆以下罚款或申诫。所以全国的车辆均靠右侧行驶。这一规则亦使得原属日本殖民地而采左行制的台湾,在主权移交中华民国后改为右行制。新中国延续了这个原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市交通规则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都规定右侧通行。而同学们你们在日常参与交通时是否做到这一原则?!自从189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交通事故压死了一个叫蓓丽思的妇女,至今全世界有统计的,已有约4000多万人死于车祸。基本相当于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在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受伤的人数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人口。全国的安全生产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到总数的3/4。大家在电视等媒体上看到煤矿透水一次死亡几十人、上百人,但是和交通事故相比只占极少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

6、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7759人死亡、27.5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2010年和2011年,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人数分别是65225和62387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小学生死亡4400余人,近3万名少年儿童受伤,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在交通事故伤亡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中学生自身特点和学校地理位置、节假日等有直接的关系,就此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一、中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 1、活泼好动,行为无常。这个无常是指同成人相比较即没有规律性,中学生精力充沛,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

7、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使他们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时,或蹦蹦跳跳,或做游戏,捉迷藏,行走路线变化无常,不理车辆和行人,任意穿行,极具突然性,因此发生车祸的概率极高。2、好奇心强,敢于冒险。中学生思维较简单,思想单纯,参与社会活动少,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弱,但求知欲望强烈,什么都想接触,什么都想尝试,这些心理特点易于产生盲目冲动和冒险行为,如会引起攀登险径,穿越隔离障碍,与车辆比赛,追车扒车,骑车追逐,胡钻乱窜,截头猛拐,骑车撒把等行为,从而诱发交通事故。案例:我市某镇一名学生在开学第一天骑自行车时双手撒把,正在得意时发现迎面来了一辆拖拉机,道路又窄且迎面会车,这名同学手脚忙乱,骑上路边石头上倒入

8、车底被压身亡,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母亲只能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终日以泪洗面。3、交通活动频繁。中学生交通活动的路线虽不复杂,但是每日需数趟往返通行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街道和公路,另外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还经常上路嬉戏,是参与交通活动比较频繁的群体。就一天而言,几次交通高峰都与中学生上学放学息息相关,这在城市尤其突出。可见交通安全时刻与大家相伴。 4、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淡漠。中学生正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较面窄,加之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缺少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不懂得机动车辆的行驶特点,不明确行人的行走规则,不知道自已违反交通规则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对违章的危险性没有足够的

9、预料,在交通活动中,往往充满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过马路就横穿,令正常行驶的车辆防不胜防,因此,中学生是交通活动中非常危险的一个群体。例如:一些同学常常过公路或行走时不注意避让汽车,认为汽车不敢撞他。但是真正了解汽车性能和驾驶人队伍现状后,这些同学会改变观点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的机动车迅速增长,道路状况更加优化,车速也大幅度提高。机动车的特点是高速运动,这就决定制动过程有三个阶段:一是驾驶人发现行人、自行车,二是驾驶人做出判断,三是采取制动措施,整个过程约0.75秒。以汽车为例,时速60公里(也就是速度为:16.67米每秒的汽车) 0.75 秒x 16.67米每秒 =1

10、2.5米,完成制动过程需要的距离是。12.5米。再例如,人眨眼的时间在0.2到0.4秒之间,也就是说,你以时速60公里的速度驾驶汽车,不经意的一眨眼,车子已经行驶出3.33米到6.66米。这还不考虑开车打哈欠,开车接电话的情形。所以我请在座的各位,当你开车或乘坐别人的车辆时,请避免疲劳驾驶以及开车接打电话。也请在座的各位同学,监督你们的爸爸妈妈杜绝疲劳驾驶。再者发生交通事故中三年以下驾龄的新驾驶人占到43,驾龄20年以上的驾驶人交通事故率只占到0.2。如果那位行人、自行车(电动车)驾驶人认为汽车等机动车真的不敢撞他,万一你遇到的是新手司机,或者新手女司机或者无证驾驶的,被撞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交

11、通事故就像买彩票一样是一个概率事件,但我相信对于这个概率事件,你们谁也不希望中奖。5、交通活动具有群体性和时间性强的特点。中学生上学和放学时间性强,且基本上都是集体行动。放学是峰涌而出,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迅速充斥特定路段,上学时,怕迟到而抢时间,三五成群,你追我赶,行走匆忙,甚至走快捷方式,中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又正逢机关单位上下班,是车辆行人最高峰期,机动车流、自行车流、人流和学生迅速交汇,交通环境立刻复杂起来。近几年来,中小学生骑车上学的人数急剧上升,他们骑车技术参差不齐,上路晃晃悠悠,往往还三俩成群并排行走或追赶赛车,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二、中学校的交通环境特点:中学校园大多建设在

12、城市乡镇人口稠密区、交通便利的路段。因而决定了学校附近交通流量大,机动车、非机动穿流不息,商店、小吃集中,行人来来往往,交通环境十分复杂,造成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大。三、中学生寒暑假及节日交通特点:每到节假日期间,中学生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也是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时期,在节假期间,中学生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现象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在街上我们可以时常看到这种行为,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和假期,这种行为更是常见,例如有些孩子乱横穿马路,有的乱跨越护栏,有的强闯红灯,有的与机动车争道,也有的骑车带着人还速度飞快;还有的几个学生并排而骑,说说笑笑;个别孩子不仅逆向行驶甚至在马路上

13、追逐打闹等等,也许他们不知道这种看似很小的举动,就可能危害他们的一生。在节假日前后孩子们的心情都非常高兴,心理也很放松,所以有很多孩子不会注意交通安全,也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中学生的交通安全学习教育的重点:一是交通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二是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标志、标线)的认识;三是学会如何安全走路;四是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交通险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我们上道路参与交通首先要认识交通信号。大家都知道文明城市离不开文明交通,文明交通即道路交通有序、畅通、安全,公民、学生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红绿灯路口、城市主干道的交通代表着一个城市交通形象。红绿灯主要是控制交通流,

14、规范行车秩序,提高通行效率,安全行车。闯红灯的违法行为扰乱了红绿灯路上的正常交通秩序,违反了交通安全法,降低城市和人民的文明水平。交通信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就象哑语指导交通参与者行车、走路。它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红绿灯只是交通信号的一种。交通信号灯组成有许多种类,有普通信号灯和多相位信号灯即带箭头的信号灯、人行横道灯等,都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红灯亮时,所有在红灯所指示的车道或者人行道的车辆和行人,都要停止通行,等候红灯灭后在通行。绿灯亮时,所有在绿灯所指示的车道或者人行道的车辆和行人,都可以通行,待绿灯灭时要立即停止通行。黄灯是警告

15、性信号黄灯亮时,所有在黄灯所指示的车道或者人行道的车辆和行人,都要停止通行,等待黄灯变为红灯(继续停止通行,等待转为绿灯)或者绿灯(可以通行);但是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绿灯路口右行方向有一个停止线,遇红灯时应当在线内停车。2.、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行驶应遵守有关交通安全规定。道路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专用车道等;机动车分为:客车、货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三轮摩托车、普通两轮摩托车、轻便两轮摩托车等。非机动车分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车等。一是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通过交叉路口时须遵守

16、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二是它要求非机动车应当在道路划分的规定的范围里的,一般地,非机动车从道路(不含路肩)右侧边缘线算起,通行路面宽度自行车不能超过1.5米、三轮车不能超过2.2米、畜力车不得超过2.6米、残疾人机动轮椅不得超过1.6米、电动自行车不得能超过1.5米。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1、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2、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3、不得醉酒驾驶;4、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车辆行驶;5、不得牵引、攀附车辆或者其它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6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7、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8、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