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挑日月写史诗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1728552 上传时间:2020-1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肩挑日月写史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肩挑日月写史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挑日月写史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肩挑日月写史诗杜甫诗歌专题阅读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孙卫华引子杜甫( 712 770 ),字子美,盛唐大诗人。祖籍襄阳。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传世。他的诗社会内容丰富、时代色彩强烈、政治倾向鲜明,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风 “沉郁顿挫 ”,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创作了不少新题乐府名篇,如“三吏 ”、 “三别 ”等,

2、对后来产生了积极影响。阅读1 :方家眼中的杜甫杜甫一个真正的诗人我们常常夸耀古代中国有那么多的诗人, 在我看来中国真正的诗人并不多, 六朝文人诗风淫糜, 王维寄情山水, 但接触不到社会实质, 可以把他看成画家。 白居易接触到社会实质,可是文笔不见特佳,也算不上诗人。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我把他们看成政治家。真正的诗人只有一个,哪一个?杜甫。我们常把李白与杜甫并称, 的确,他们的艺术成就都是相当高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人能敌。可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只有杜甫才配得上中国唯一的诗人。下面我来说说为什么。杜甫是神童,李白也是。可要说才华,杜甫要远胜于李白。杜甫少年时能写出上千字的赋文,李白根本写不出。但

3、是就因此而说杜甫强于李白,也太过牵强。杜甫对古代诗歌发展,尤其是律诗的发展贡献极大。 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至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再至苏轼,诗里都能看出明显的杜甫的影子:音调铿锵,沉郁顿挫的诗句,故意而为之的拗体 (杜甫可能并不是故意的,到了韩柳苏那里就是故意的了) ,或是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杜甫有一个 “不落窠穴 ”的创作谈, 他自己也如是为之, 我很喜欢他的这句话: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可见他是杂糅各家,自成一体,有独立精神。可惜后人多落了他的窠穴。可是李白的浪漫主义对后世也影响很大,这样说也好像很牵强。杜甫的生世坎坷。他年轻时才华横溢,可惜遇上李林甫。屡试不第,寄人篱下。

4、生活很窘迫,好不容易当上一个小官(左拾遗),又遇上了安史之乱,与其他百姓一样经历了深重的灾难。其间辗转到了成都,又寄人篱下,之后严武又死了,便在一叶小舟上漂泊(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最后逝于舟上,其一生可谓惨矣。但是,李白生活也很坎坷啊。真正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于民族苦难的态度。安史之乱非常奇怪:安史叛乱, 人民 来深重灾 ,可唐政府的无能,不 使得叛 利, 而且其残酷剥削,征伐 人民 来的苦 不 于安史叛 。李白、杜甫及其他一些 人正 于 暴的中心。 于杜甫 的封建文人,他 自要站在国家 ,反抗叛 。而站在国家 (在杜甫看来就是站在君主 )便是默 国家 加在人民 上的苦 。如果他不站在国家

5、 , 反 横征暴 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那么就是默 安史 能在中央政府和人民百姓 上作威作福。在他的三吏三 中能清楚地看到 种矛盾的痛苦 扎的心情:他一方面 人民而流泪,一方面又安慰被 征入伍的 士,其用心是苦的。我 不必指 他思想的局限性, 那个 代每个文人都如此。我 其表示敬意,因 在此 ,其他 人到哪里去了呢?杜甫是唐朝唯一一个在 暴中心歌唱的夜 ,唱的是 血的歌, 他一生漂泊, 一生都在写 ,写 乱中的苦 , 乱 束的 他写自己,其 就是在写所有人的苦 。博 赫斯 惠特曼草叶集中的“我 ”代表的是一切美国人,并 是 大的文学 。那么可以 杜少陵就是天下一切受苦 者,你看,他可以在八月茅屋

6、中想到天下寒士,他就是天下寒士,他就是。杜甫真正 大之 , 在于他在 个荒 的社会 境下一个人勇敢地承担了一个民族的苦 ,一个人 行精神的苦行, 找出路。他的求索并没有成功, 没找到出路就死了。李白此 在哪里?王 此 在哪里?他才是那个 代唯一的良知。他的求索没有成功, 可他 写了一部 史, 的 史,一个 代的苦 史练习: 下面一首杜 ,完成后面各 :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 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 自照,水宿 相呼。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 自照,水宿 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 、 首 的前六句全是写景, 在写景上的特点。2 、 的的尾 在全 中起什么作用, 合全 要分析

7、。3 、在首 、 、 中任 一 ,将其改写成写景的文字(每句不少于20 字)。4 、前人 价杜 “情融乎内而深且 ,景耀乎外而 且大”, 合全 你的理解。答案解析:1 、 道 主要是考 学生 歌常 写景方法的理解。答案示例: 前六句写景,由近及 ,由粗 ,用空 的 暗示 的推移,画面 幻多姿,情采步步 人。 由“卧内”、“庭隅” 写到“稀星”“ ”“宿 ” 是由近及 ; 由“凉侵卧内”“野月 庭” 种概写到“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是由粗 。而六句 中所明写的空 的 化,暗含 的推移:清秋之夜,月亮升起月照中天,小星失色月亮西沉, 火点点,宿 睡醒,呼 着,准 伴起 ,迎接新的一天2 、 道

8、 主要是考 学生 歌中重要句子分析 。答案示例: 的最后两句, 全篇起了“点睛 ”的作用。 了 两句,我 回 来再看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仿佛 出一 新的光彩,无一不寄寓着 人 国 的感情,与 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 人 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 “竹凉侵卧内 ”;由于 人 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 故 那如泪珠 般的“重露成涓滴 ”之声特 敏感; 那光 万里的“野月 ”,使人会 想到 人思 的广 和遥 ;那乍 乍 、 有气无力的 “稀星 ”,似乎 示出 人 当 政局 不定的担心; 至于那暗 自照的流 , 相呼 伴的水 , 更明 地 托出 人的孤寂心情。3 、 道 考 的是考生在 歌理解基 上的

9、改写(表达)能力。首 示例: 夜 吹 ,竹叶 ,入耳分外生凉;郊野茫茫,一望无 ,月光普照,更 得秋空明 ,秋月皓 。 示例: 夜越来越凉, 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 多小水珠儿,不 地滴滴答答地 落下来;此 月照中天,映 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 ,忽而 。 已 是深夜了。尾 示例: 月亮已 西沉,大地 暗下来,只看到 火虫提着小灯 , 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 儿,已 睡醒,它 互相呼 着,准 伴起 ,迎接新的一天 4 、 是一道探究性 ,考 考生 歌的深 思考。答案示例: 首 中由于 人以 “情眼 ” 景、 景,融情于景,故 的字面 不露声色,只写“夜”,

10、不言 “倦”,只写 “耀乎外 ”的景,不写 “融乎内 ”的情,但 人的 孤老倦之 , 国 之情,已从 特定的 “情中之景 ”里 明地流露出来。在 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 之令人一咏三 ,味之无尽。阅读 2 :学生眼中的杜诗挥不尽一江秋愁读杜甫的两首登临诗登高杜甫 急天高猿 哀, 渚清沙白 回。无 落木 下, 不尽 江 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苦恨繁霜 , 潦倒新停 酒杯。登岳阳楼杜甫昔 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吴楚 南坼 , 乾坤日夜浮。 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戎 关山北 , 凭 涕泗流。初读登高,也许自己会被诗中的意境所吸引, “猿啸哀” “鸟

11、飞回”“无边落木” “万里悲秋”,带给我的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感伤,力度感十足。细品登岳阳楼,也许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有的, 透过字眼, 震撼人心的呼喊, “洞庭水” “东南坼”“无一字”“关山北”“涕泗流”,带给我的是一种柔美细腻的内涵,没有尺度,却有深度。登高中的一切震撼心扉,萧萧下的落木无边无垠,滚滚来的长江水源源不尽,万里悲秋的陪伴,景不尽,情不尽,愁不尽,乡思不尽,尽的仅是蹉跎的岁月,斑白的双鬓,银丝般的眼角和多病佝偻的身躯。 酾酒独饮, 自己品尝白己的人生, 可谓大风大浪后的宁静,撕心裂肺。颠沛流离,客居他乡之人已是不幸,偏偏又是在深秋时节,万里之外,归乡之日遥遥无期。年老多病,孑然一身,

12、形影相吊,偏偏此时登高远眺,自然是悲从中来,挥之不去。大风大浪的人生遭遇后,即使觅得短暂的宁静,痛定思痛,更是撕心裂肺。登岳阳楼中的一切苦叹无边,洞庭水的犹在,岳阳楼的如今,日夜浮的乾坤,东南坼的吴楚,景不灭,人不灭,愁不灭,灵魂不灭,灭的尽是它往日的繁华,过去的光辉,相依为伴的亲人飘泊零丁,孤独的小舟陪伴孤独的作者,慨叹“戎马关山北”的当年,依着昨日的栏杆,不尽“涕泗流” ,流尽人生的印迹,可谓大风大浪的无依,撼人心弦。两首诗, 两个意境, 一种心情, 一种悲哀。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有着太多的无奈和艰辛,他的悲哀不仅是因为个人的苦难,更是因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的破灭,是他“

13、心系天下苍生”的满腹愁怀无法排遣,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美好愿望在那个不幸的时代终究难以实现。所以杜甫诗歌虽然有着不同的意境,但他诗歌里所体现出来的悲哀心情是一脉相通的。愁,愁是当年勇;怒,怒是曾经梦;离,离是昨日情;叹,叹是万户侯。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谁没有那意兴勃发、热血沸腾、 豪气干云的青年时代?谁没有那搏击风浪、扬帆远航、 谱写辉煌的远大梦想?谁都有一个充满幻想的过去,谁都有一个梦,但是,很多人的梦却又特别容易破灭,杜甫也不例外。昨日情终究成了今日恨,建功立业,大展宏图,封万户侯的梦想终究变成了无尽的哀叹。自己乘着孤舟,在风起云涌中寻求依靠,可是战争的摧残,梦已破灭,在物是人非中寻找寄托。 可是时代的变迁,人己憔悴,只好倚着长江水,在无垠的江水与天际中寻找天地的伟岸,大自然会给自己一种寄托,但却是缥缈的,只可化作愁,却永远挥之不去。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 4 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解: 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洛城:洛阳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闻道两句: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上元元年三月, 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