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51703511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10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3合同段昌凌路站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地铁10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3合同段昌凌路站项目经理部2016年8月10日1目 录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4四、预防与预警 -5五、信息报告程序 -5六、应急处理 -6七、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八、培训与演习 -11 九、奖励与责任-11十、预案管理-11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车站结构工程危险性分析昌凌路站位于昌凌路与丽江道交口西侧,沿丽江道东西向布置。车站站址

2、东北角为悦雅花园高层住宅楼,北侧为梦溪园小区,车站东南侧为悦雅国际办公楼,车站西南侧为涵溪园小区,南侧为在建凌口村综合用地。本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3m。车站主体结构尺寸为:长150.31m,结构标准段宽22.3m,端头井加宽段宽26.5m,车站埋深约25.527.9m,顶板覆土厚度约3.0m。车站小里程端按盾构接收井预留,车站大里程端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土建工程由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两部分组成。本车站共设两组风亭,四个出入口和一个连接通道,风亭布置于车站主体结构北侧两端并考虑与A、B号出入口合建,C、D号出入口设于车站南侧两端,现阶段按独立出入口考虑。连接通道位于车站东侧,与5号线昌

3、凌路站相连。车站主体结构标准段基坑深度为25.51 m,宽度22.30m,端头井深度为27.91m,宽度26.50m。车站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方案。维护结构均采用1000mm厚地连墙+内支撑支护体系;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半包防水层。昌凌路站平面图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如地连墙、SMW工法、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站体围护施工,基坑的开挖和支护施工,站体的防水施工,以及车站的站体施工等。施工过程中有些工序需要交叉施工,不同的作业队伍需要交叉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施工机械如:特种设备有龙门吊、履带吊、汽车吊等。大型设备有成槽机、搅拌桩机、挖掘机、翻

4、斗车等。施工机具有弯曲机、切断机、电焊机、圆盘锯、平刨、压刨、水泵等等。在施工场地狭小,工序的交叉施工、人员的交叉作业、人机的配合施工的状况下,由于机械设备的非正常状态和操作人员的失误操作、指挥人员的违章指挥等不安全因素,可能会发生人员的人身伤亡事故。对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能够辨识、发现,再进行量化和数理分析,知道了危险源地存在和程度,才能有效地进行预防和制定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各单位、各作业队、各班组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影响大。工程施工危险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原制定的应急措施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这样才能在防患于未然。施工主要的危险源有:坍塌、涌水涌沙、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

5、火灾、高空坠落、等危险源的存在。上述分析的危险源为目前预知、预测的危险,随着施工的进展,新的危险还会不断出现,因此要不断的进行分析、预测、发现危险,进行分析、量化、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落实在施工过程中,才能实现生产安全,才能做到减少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对突发事故及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与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在事故发生的前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应急救护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危害,尽可能的减轻伤亡的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2危险源辨识及风险分析序号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伤害后果控制措施1电源线绝缘层破损、用电设备接线

6、点外漏、漏电保护器失效或缺少、无接地保护触电事故人身伤亡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培训教育, 制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2基坑降水、减压缺陷、支撑系统失稳、雨季施工无措施、基坑淹泡或堆积重物管涌、坍塌事故人身伤亡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培训教育,加强现场监督检查3高处作业无防护意外坠落高处坠落、溺水人身伤亡培训教育,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4高处坠物、防护不严物体打击人身伤亡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培训教育,制定应急预案与响应,加强现场监督检查5严重违章、起重机保护安全装置失灵、卡具或钢丝绳损坏或断开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人身伤亡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培训教育,制定应急

7、预案与响应,保持现有措施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二次伤害,随后安全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责任人。同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自救,向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施工现场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现场抢救。有序地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三、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防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项目经理:安全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技术负责人后勤保障负责人医院急救负责人救援器材负责人事故现场负责人事故报告负责人应急救援负责人项目部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并做到“分

8、工明确、临阵不乱、指挥有效、层层落实”。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组 长: 负责组织人员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总指挥副组长: 协助组长做好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协调、调度工作成 员 负责与医院联系并向公司汇报 负责伤员送出施工现场的急救及协调 负责现场检查防止再次发生事故,并负责保护现场 负责调动现场人员协助进行抢险及技术支持 负责伤员急救所需的后勤保障 负责驾驶急救专用车运送伤员 负责组织人员利用应急药物抢救伤员 负责抢救受伤人员,做人工呼吸等,确保抢救的及时准确。其他人员在指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采取抢救工作。为保证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对伤员进行抢救,指挥组应急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积极救治

9、,调动机械车辆,以最快速度进行抢救,同时与项目最近的医院取得联系,争取时间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人员汇报事故情况。四、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基坑支撑系统要安排专人全天后进行检测,发现变化及时汇报处理。预警行动:1、快速反应原则:事故处置要坚持一个“快”字,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事故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向项目部办公室或向项目部领导直接报告,同时迅速报警,指挥中心领导要尽快到达事故

10、地点。2、先期处置原则: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先期处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的控制事态发展,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统一指挥原则: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指挥中心全面负责内部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并配合、服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重、特大事故的统一指挥,保证处置工作的统一高效。4、协调作战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在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指挥下,按照各自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工作。五、信息报告程序:建立安全值班制度,设值班电话并保证24小时轮流值班。如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安全

11、生产领导小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织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现场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组织组员进行现场急救,组织车辆保证道路畅通,送往 医院。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准确时间、准确地点、单位全称;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和现场的控制情况。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6、需要上级机关、部门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六、应急处理:1、响应分级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行

12、动分为三级。级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有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事故或重伤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级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重伤5人以上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级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如机械设备存在严重缺陷和故障、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且造成事故险兆等安全事故险兆。2、响应程序级响应程序由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立即到达事故现场启动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进行救援。项目经理部计财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物资部门紧急调拨所需物资;项目部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项目部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