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1703378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课文整合阅读之浅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整合类关于课内阅读整合之几点浅见育才路小学廖雪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小学语文高段语文课中的重中之重。这一阶段的孩子两极分化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喜欢读书的孩子是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从“四大名著 ”读到“百科全书”,从安徒生童话读到上下五千年。不喜欢读书的孩子抱着书就头疼,读上三五遍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三百条建议中谈到“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 ”课内整合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一课文整合阅读的目

2、的课内整合阅读,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记的课堂模式,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给学生更多自读自悟的时间, 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从而“激起他对世界和自己的深思”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读、学生思考、学生汇报、学生展示。课文整合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从文章结构、表达方式、情感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学方法。二课文整合阅读的方法首先,重视预。个人认为预千万不要流于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预才是有效的预。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先教给学生预课文的方法。我要求学生的预要养成三个惯:不动笔墨不预。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圈点勾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或者自己喜欢的词句、能

3、引起自己共鸣的地方,一定要动笔勾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点滴体会、感受批注在课文中相应的文段旁边。带着工具书预。孩子们在读课文的时候, 总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这时候,就要借助工具书来帮忙。孩子们现在已经养成惯,每人手里都有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有了疑难都知道找“哑巴老师”。每次上课汇报预成果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许多想展示的内容。边思考边读书。 读完一篇课文, 要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相似的经历?读了一组课文, 就要思考这一组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养成了这样的惯,孩子其实就已经学会了观察和思考,学会了把课文与自己的生活

4、结合起来。所以,要做到有效的预,及时的检查和反馈是非常必要的。检查的方式要多样化, 才能激发学生认真预的兴趣。 如:听写字词、感情朗读表演、读后问题的探讨、完成教师精心准备的预导学案等。其次,给学生充足的读书的时间。学生对文字的领悟,来源于他对文段反复地阅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文字的把握是一个反复阅读、反复咀嚼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急着去给学生讲解,不要用分析课文来大量地占用学生的时间, 而应该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 但是,这时的教师就一定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 千万不要只是一味地带着学生枯燥地读了又读,而应该使“读”变成有意思、有收获的“读” 。对于“读”的要求

5、,要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比如:初读要读通读顺,再读要思考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三遍读的时候去找出文字背后藏着的东西,观察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等。每读一次课文,都有目的,都有发现,都有收获,这样的读才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阅读,才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第三,课文整合阅读要注重拓展延伸。许多文章写作的背后,都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要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 就要注重拓展延伸。比如,在学林海音、季羡林等名家关于读书的故事之前,我先找了一些鲁迅、冰心等读书的故事给孩子们读。 学林海音的窃读记时,我就特意给孩子们推荐了她的城南旧事 ,给他们讲英子小时候的故事,有意识地“吊胃口” 。 在学本组课文之后,孩子们写自己读书的感受时,都写得非常真实。对课文的内容也理解了,更有了自己的共鸣。当自学还没有在少年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时, 有关如何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的一切争论和想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想通过课文整合阅读,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思考的惯,教会学生自学,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