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1702360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确立规范的语文教学目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确立 范的 文教学目 一、从学生的角度 行描述,指示要明确。制 教学目 一定要注意目 的 范表述。 很多教 在表述教学目 , 往往描述的是教 的行 , 而不是 期的学生学 果。 特 是在制定情感 度和价 一 度的目 , 避免从教 “教”的角度来叙述( 如用“培养” “教育”之 的 ),因 是教 要去做的,只是做了“培养”的工作,未必就达到了目的。因此, 从情感 度、培养 果的 面来描述目 ,可采用 程 准中的有关 ,如: “喜 、 、 、憎恨、 得的体 ”等等。 描述教学目 , 即在某种程度上体 了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 在教学 会更加明确努力方向, 随机 控教学 程, 教学目 教学 程、

2、方法的 向作用。用学 目 置 和修 教学目 , 种置 和修 活 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 的“ ”性 ,学 目 是 学生通 教学以后 达到的行 状 ( 化)的一种明确而具体的表述。操作 我 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通 教学以后 达到的行 状 ” 是指学生的学 果, 而并没有 定教 在教学 程 做些什么;其次, “明确而具体的表述”要求 于学 目 的表述 达到可以 察和 量的程度,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不切 的 言。下面 两例不当的目 行病因分析:例 1、春的教学目 : 会 文准确生 的 言,学 抓住景物特征 致描写的方法;培养准确、 生 地用 造句能力, 引 学生划分文章的 构, 用两

3、个字的 概括每部分大意;培养 大自然的情 ,教育学生珍惜 ,刻苦学 。例 2、中国石拱 的教学目 :学 生字 ,理解部分 的含 ;整体感知 文的大概内容;了解中国石拱 的特征。案例 1 中,后两条目 的行 主体全都是教 , 而不是学生, 它 只表明了教 的教育意 ,而不是 “学生通 教学 达到的行 状 ”的表述。案例 2 中,在 述目 所使用的是一般 的 言, “理解部分 的含 ”中的“理解”可能是指:(1)能用自己的 言解 的含 ;(2)能根据 文的 境解 的含 ;(3)能正确地使用 些 来造句。 有“整体感知 文的大概内容”,怎 才算是“整体感知”,怎 将“整体感知”与“部分感知”区 开来

4、?再有“了解中国石拱 的特征”,如何知道学生是否“了解”? 些都是模糊不清、无法 定的,因此也 以在 堂教学中落 。教学目 的表述 范明确,才有利于 堂落 , 后 ;用 明确,易于把握,才有利于切 提高教学 量。否 只能流于形式, 堂 来随意性, 学 和 来盲目性。二、用完整的句式去描述,要有可操作性。表述教学目 是指用 面 言明确指出 堂教学中学生具体的学 果, 即 某一教学事件 束 学生确定的学 行 做出具体 明。 种教学目 的表述方式就是具体行 目 , 它具有可操作、 可 察和可 量的特点, 能 避免 堂教学行 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一般 来表述 范、 明确的具体行 目 包含行 主体、 行

5、、行 象、行 情境、 行 准五个部分, 通常把它 叫做具体行 目 的五个要素。一个 范而完整的行 目 的 述如下:学生(行 主体)在通 完全文后(行 情境),找出(行 )至少找出三种(行 准) 文中所运用的修辞(行 象)手法。1. 行 主体。行 主体指 教学目 学 行 的 行者, 它 是学生而不是教 ,因 学生的学 行 才是具体行 目 述的内容。 多教参中的目 述通常表 “教 学生 . ”或“培养学生”的范式,其 种 述方式描述的是教 的行 , 但教 并不是学 行 的 行者, 而是教学行 的 施者。 范的行 目 的开 是“学生”的模式。2. 行 。行 用来描述学生在 教学目 的确定行 , 它可

6、以分 含 明确的 和含 含糊的 两种。 含 明确的 如: “写出、背出、列出、辨 、比 ”等,具有可操作、可 察、可 的特点;含 含糊的 如知道、了解、欣 、喜 等, 前者 于操作和 价。 了有效提高教学目 的客 性和可操作性, 尽可能 用那些意 明确、 易于 察的行 , 避免使用“懂得”“了解”等 以 察的行 。3. 行 象。行 象是指确定的学 行 所涉及的内容, 相当于行 的 ,主要具体 明教学 程中学生确定的学 事件。 例如“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4. 行 情境。行 情境指影响学生 生学 果的特定限制或范 , 主要 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学 行 , 例如“ 完全文后” ,“新 学

7、 前” “ 堂 中”等。5. 行 准。行 准指学生 教学目 所达到的最低表 水准, 准的 明可以定量或定性, 也可以二者都有。 行 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用完成行 的 来衡量行 的 量,例如“三分 内完成”;用完成行 的准确率来衡量行 的 量,例如“完全无 ”;用完成行 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 的 量,例如“ 80的学生”。 ,通 具体行 目 的 述来 范学生的学 行 , 可以避免 堂教学事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 堂教学效率。 范表述教学目 的原 1表述 准确教学目 的文字表述与 教意 (即 学生学 果的 期) 完全吻合。语文教学相 其他学科教学而言, 教意 往往容易 得 泛, 目 表述

8、也就容易模糊, 也是 文 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承 文 堂教学的内容确 很丰富, 但是作 目 必 突出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 目 表述必 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在本 上的接受能力, 反映出大多数学生 展的可能性。 目 表述 准确、易于落 ,教学操作就可以奔目 而去,如果目 表述疲 模糊,教学操作就会失去重心。如有位教 在表述 一 的教学目 写道:能理解 花高 的品 而另一位教 教同一 确立的教学目 是: 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在 一 中, 然托“ 花” 个物可以言“高 ”之志,但是教 的意 不 是 学生懂得“ 花”与“高 ”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懂得“物与志”之 的关系,要能 一反三学会

9、采用 “托物言志” 手法的文章的正确 。因此,“ 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能表述托物言志的含 和特点并能用 知 行正确的 ”才是 准确和全面的表述。2. 句式 范采用 准的表示学 果的句式来表述教学目 ,最好使用“能”、“有”、“会”和“有能力”“有技能”、“有品 ”等句式。因 文教学目 本身就是指 文教学 学生的 期 展状 的 , 没必要用“使学生 学生” 等 表明 象的 言; 同 文教学目 也 将学生 展状 ( 果)用 言直接描述出来, 也就没必要使用 “通 ”等 明 程的 言。 如果 多地使用了 些多余或含糊的 不 会使 言表述 得不 , 更重要的是反映出 者 “教学目 ” 一概念本

10、身的不明了,使教学目标的本质不能很好的突出。如“能有感情的朗读”、 “会写 800 字左右的立意新颖并运用两种以上表达方式的文章” 、“能用数轴的方式整理出 荷塘月色 中作者的情感线索” 、“有对北国风光之美的惊喜感并产生欣赏祖国山河美的欲望”等这类目标表述的句式,就是相对规范和科学的。3. 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表述要尽可能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上, 使之可观察、可言传、可训练。应该多采用确定的可以测量的语词表述教学目标,如用“勾画、记忆、说出、吟诵、整理、比较、运用”等表示学生行为的语词来说明学生学习后的状态,尽量少用了解、揣摩、掌握、体验等这类不便学生操作和教师观察测量的语词,即使必须使用时,也要

11、尽量与可操作的语词结合起来。教学目标常用行为动词展学习常用行为动词举例水平语文了解说出、背诵、辨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知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把握、了解、写下、熟记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识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理解解释、说明、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下文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应用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技能模拟、重复、再讲述、表达、阅读、复述、诵读、技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写出、倾听、观察、朗读

12、、推想、揣摩、能等想像、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独立操作完成、 表现、 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修改制、测量、尝试、试验等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经历、感受、参加、参与、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过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见、提出问题、讨论、积累、体验、策程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划、交流、制定计划、收藏、分享、合与接触、体验等作、探讨、沟通、组织方法情反映遵守、拒绝、认喜欢、有 的愿望、体会、乐于、感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敢于、抵制、有兴趣、欣赏、感受、愿态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意、体味、尊重、理解(别人)、抵制、度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辨别(是非)、品位、关心与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养成、领悟价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值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观帮助等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