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1693748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上《10谈语言》word教案(4)(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谈语言教学目标:1能够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教学重点: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掌握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教学难点: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教学方法:默读、讨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1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读准下列字词的字音并掌握词义。1 解推敲斟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以 定俗成一 永逸二、 入新 听故事找毛病:小 在外地工作的 写信:“ 的 ,好久不 了,真是一日不 ,如隔三秋啊! 在我的成 是日新月异,老 我的关 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 ,永垂不朽!”你 得哪些 使用不当?找出来。(学生很快能 找出其中的 。)那么,我 如何

2、正确地使用 言呢?(停 )今天,我 就一起来看看 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怎 看待 个 的。三、 要介 作者。 料如下: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 歧山村人,早年家境 寒,十四 的 候, 念完初小的王力就失学了。此后十年,他克服了常人 以想象的困 ,刻苦自学, 他今后在学 界的 横 打下了 的基 。凭着自学打下的基 ,王力二十六 考入清 研究院, 从梁启超、 寅恪、王国 、 元任四位学 大 。二十七 自 留学法国攻 言学,1931年 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从此开始致力于中国 代 言学科大厦的构建工作。从那 起直到1986年去世的五十多年 ,无 是在烽火 天的抗 年代里 是在人妖 倒的“”中,

3、无 条件怎 苦、 境怎 ,先生的学 研究从未停止 。 1954年,王力教授从广州中山大学奉 北京大学。他先后写作了 史稿中国 言史同源字典 格律 律余 中国 代 法中国 法理 音韵学等大量著作和 文。五十多年来,他以渊博的学 , 人的才 ,拓荒者的气魄和 忍不拔的精神,在 言学 域里辛勤耕耘, 得了 世瞩目的成就,他自己也成 我国20世 最卓越的 言学家之一,当之无愧的一代学 大 。四、 1听写【字 累】中 22 抽查学生读课文情况。五、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教师: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要求:动笔画出各段中的关键句,并

4、在书上写出各段的大意。(学生默读课文,5分钟后,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明确:课文可分成三部分。全文的结构提纲如下:第一部分( 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第二部分( 2 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一层( 2自然段),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二层( 3 4自然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第三层( 5自然段),朱自清的文章做作的不好,朴实的好。第三部分( 6 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一层( 6、 7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第二层( 8、 9自然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第三层( 10自然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第四层( 11自然段)

5、,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第五层( 12自然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六、合作探究,归纳中心论点教师: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学生前后桌之间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10分钟后派代表发言)明确:中心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注意:纠正学生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的做法,使学生明确以下3内容:作者谈论的是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又可分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6、这是由本文的形式决定的,因为谈话必须平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是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往往先把最主要的观点说出来,然后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七、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研讨题目:为了能以理服人,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明确:本文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1 第 3段: 本篇报道中的不准确的句子“故作姿态”;2 第 4段中对“七月流火”的误用;3 朱自清晚年作品与早年作品的比较;(以上三例证明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4 第 6段:发言与记录的区别;5 对“最好水平”的病因分析;6 第 9段:对“不以为然”意思的误解。(

7、以上三例说明书面语应规范化)八、学生提问质疑(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一定要鼓励,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尽量让其他同学参与进来,将师生的一元对话变成多元对话。)九、课堂小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章要注意用语要口语化、规范化。这个论点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来的。作者举了反面例子,如一些脱离口语弄巧成拙的例子,说明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又举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的例子,证明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才受读者的欢迎。作者通过讲脱离口语4的危害性及举正反两面的例子,说明了文章评议口语化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提出文章评议要在口语化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化。为了论证这个观点,

8、作者举了报刊中的两个语病,说明书面语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能以讹传讹。作者还特别指出口语上升的书面语既要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十、作业1将下列词语恢复其本来面貌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其乐无穷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一鸣惊人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刻不容缓地酒天尝(白酒广告)地久天长2找出下面故事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小张的朋友小胡结婚,小张去参加婚礼,婚礼上,小张对打扮得很漂亮的新娘说:“哟,你今天真漂亮真是面目全非呀!”新娘听了很不高兴。小张意识到自己说得不好,赶紧弥补,走到新郎面前,举起酒杯说:“小胡,你知道我不会说话,请多包涵。我们是铁哥们儿,来,喝!我们同归于尽!”小胡听了差点晕过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