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151693568 上传时间:2020-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说课稿:4.1说课稿:发展生产满足消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整个说课分为六个部分: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说教材1、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本框所学习的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决定性环节, 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能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之间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重点2:为

3、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怎样发展生产力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确立理由: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其关系不易理解。关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具体说明。4、教材的处理 充分利用书上的漫画,坚持“一图多用”的原则。理由是:这样既直观,又体现例子典型性、精练性。 有选择性的利用书中的4个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阅读材料,进行讨论,并能联系初中已学知识,提炼观点。理由是: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懂得知识迁移,使教学更具启发性。二、说教法常言道“教无定法”,这更是新课改形势下不变的真

4、理。针对本框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将采用如下方法:1、探究讨论法理由:这体现新课改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案例分析法理由: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3、多媒体演示法理由:利用多媒体设备,能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三、说学生总体上,高一年学生面临“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转折”,尤其要注重初高中知识及学法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学生素质整体上呈现“两头尖、中间大”的多层次特点,要求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有关消费的知识,对消费的作用有初步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问题他们在初三也初步接触

5、过,但对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的几个层面、如何发展生产力等问题他们并未深入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四、说学法教与学是相通的,教师的教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学法:1、案例分析法理由: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有效阅读法理由:这是为了克服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不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巧妙记忆、巧妙阅读。3、知识迁移法理由:初高中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活 动 内 容引 出 话 题使 用 手 段预 期 效 果教师: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人们消

6、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幻灯片现场实物(课桌、多媒体设备、风扇等)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学生小结:(略)教师总结:商品和服务不能凭空想象,必须通过生产创造出来。学生:分类说明2. 实施教学任务一:活 动 内 容引 出 话 题使 用 手 段预 期 效 果学生:多角度解读标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一目内容)幻灯片(展示漫画、图片)a.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生产

7、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b.通过形象比喻及相关图片的展示,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讨论分析:(略)教师提问: 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为得出“生产决定消费是质量和水平”) 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为得出“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教师:侧重于标

8、题的逻辑关系学生思考解答:(略)附加:回答后,教师给出形象比喻:种瓜得瓜吃瓜。回答后,展示一组说明消费方式变化的对比图片。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师生共同分析探究活动2: “以上消费观念,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结:(略)c.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探究活动的问题,可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教师总结:生产力水平落后,消费水平低,说明生产决定消费。3. 实施教学任务二:活 动 内 容引 出 话 题使 用 手 段预 期 效 果学生:解读探究活动3:(见p29)“消费对生产有什么影响?”消费对生产

9、具有反作用幻灯片(展示文字材料)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分析案例,掌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再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分析:(略)教师总结:(演绎法)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人们消费黑白电视时,希望能看彩色图象,刺激生产者调整生产,并实现升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彩电消费成为热点时,带动了彩电业的发展)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为生产

10、离不开人的作用,要发挥人的生产作用就必须让其进行消费,提高各方面素质)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两层含义:科学合理的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不合理的消费对生产起着阻碍作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分析4、 实施教学任务三活 动 内 容引 出 话 题使 用 手 段预 期 效 果教师提问: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社会再生产”的概念及其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幻灯片(展示问题、图示)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小结:(略)教师总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是决定性环节,消费是最终目

11、的和动力,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这组关系用图示表示)学生思考5、 实施教学任务四活 动 内 容引 出 话 题使 用 手 段预 期 效 果(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教师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目内容)幻灯片(展示图片、 播放视频)a.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并能用政治语言分析问题,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突出这一重点。b.小组抢答、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感受“快乐式学习”。教师提示: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12、学生阅读抢答: (略)教师归纳: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d.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如何发展(要求):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该中心。b.通过改革,调整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培养人才,尊重知识。a.学生讨论并解读思考探究活动5:(p30)b.实施小组抢答6、 课堂小结(用图示方式展现)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大力发展生产力 (要求)决 定反作用生产 消费 设计意图:直观明了,高度概括。7、 课后作业:探究活动4(参见教材p30)(要求: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必要调查,以小论文形式展现)六、说板书设计一、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1.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2.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必要性(2)如何发展/要求(板书设计追求结构清晰,内容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